中菲衝突、越南造島,中國或在爭議水域陷入戰略困境?|Whatsnew

中國對菲律賓補給船隻採取的日漸升級的行動反映出中國在該處礁石爭議中採用的策略被菲方破壞。
2023年4月18日,南中國海附近的菲律賓水域的漁船。攝:Aaron Favila/AP/達志影像

自2023年年底以來,中國和菲律賓圍繞著南中國海的雙方爭議島礁的海上衝突接連不斷發生。2024年6月更出現中國海警攜帶冷兵器登臨菲律賓海軍快艇收去武器和物資,過程中導致菲律賓軍人受傷的嚴重衝突事件。

事發6月17日,當時菲律賓海軍快艇試圖向在 The Second Thomas Shoal(中方稱「仁愛礁」,菲方稱「Ayungin」)中坐沉的「馬德雷山號」(BRP Sierra Madre)坦克登陸艦運輸物資,但被多艘中國海警船阻攔。根據菲律賓海軍事後公布的現場錄影,中國海警手持疑似長刀和斧頭一類的兵刃登臨菲方快艇,控制菲方軍人艇員讓他們「不要動」。菲律賓方面稱中國海警隨後砸壞快艇的導航儀器並收走物資,並指過程中有菲方人員被斬斷手指。

中國方面則稱菲律賓「未經允許」「非法侵闖仁愛礁海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6月2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稱中國海警採取了專業方式應對:「菲方船隻不僅夾帶建築材料,還偷運武器裝備,故意衝撞中方船隻,菲人員還對中方執法人員潑水、投擲物品等,有關做法明顯加劇海上緊張局勢、嚴重威脅中方人員和船隻安全。」中方還放出現場影片,其中菲方人員從「馬德雷山號」上向中國海警潑水,後者則舉起兵刃及執法記錄儀指向菲方人員。

這是連月來中菲海上衝突的一次升級。此前,雙方多次圍繞著正在鏽蝕、亟待維修的「馬德雷山號」的補給問題爆發衝突:中方認為菲方以駐守的軍人人道主義需求為名,在補給時運送水泥等建築材料,並多次在海上攔截菲律賓補給船。3月時,中方海警船就用水砲射擊和衝撞菲律賓船隻

此次中方登船攔截菲海軍快艇後,菲律賓持續表示抗議,菲律賓國防部6月24日表示中國採用了「侵略性的和非法的」武力,並稱將繼續對「馬德雷山」號開展補給。

看上去,中國在對菲律賓方面採取的行動日益具有壓制性。但一些分析認為,菲律賓其實通過一連串策略讓北京在島礁爭議中處於被動。

菲律賓鞏固軍艦,並成功營造道義形象

有分析認為,中國對菲律賓補給船隻採取的日漸升級的行動反映出中國在該處礁石爭議中採用的策略被菲方破壞。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分析認為,中國本期待在礁石瀉湖內坐底的「馬德雷山號」因船體老舊和腐蝕而逐漸解體、毀壞,及至不能再作為哨所使用。但有消息證明菲律賓通過補給在中國眼皮下運送了建築物資,加固了「馬德雷山號」,使之可以堅持的時間大幅延長。

而中國對菲律賓補給船隻採取的較為咄咄逼人的行為,包括登船和揮舞武器,也成為菲方在國際上指控中方行為惡劣的重要理據。

菲律賓地緣政治分析家 Don McLain Gill 在投書印度智庫「觀察家研究基金會」(ORF)時指出,在小馬科斯成為總統後,菲律賓推出了一項新的西菲律賓海(南中國海東部)維權策略。這項策略分為兩部分,一是爭取菲律賓人民的支持,即動員菲律賓人捍衛島嶼主權,支持菲律賓政府行為;二是在國際上利用美國「印太戰略」,動員盟國在爭議問題上支持菲律賓。

他指菲律賓戰略界認為中國正在從兩方面「日益擴張」,一是在爭議島礁附近部署大規模的海上力量和民兵,二是持續軍事化和填海製造人工島。菲律賓的行為是對中國這些部署的防禦性回應。

目前看來,菲律賓的相關策略頗為成功。在此前的香格里拉峰會上,中國代表曾質問馬科斯在南中國海問題上的立場,並質疑是否菲律賓想將東盟(ASEAN)架上戰車。但馬科斯的回覆則是相關海域在國際上是重要水域,因而衝突本身也是國際問題。

美國跨黨派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研究員波林(Poling)則分析指中國海警升級的行動或許說明中國在島嶼海洋爭端上被菲律賓等國的成功策略逼入了兩難處境。

波林認為,中國在2020年前後在和菲律賓的衝突中處於上風,成功阻止了菲方進一步加強在「仁愛礁」(「Ayungin」)和黃岩島等位置的存在。但2022年之後,儘管中國海警不斷攔截,但菲律賓仍多次向島礁運送補給,同時菲律賓開始邀請國際記者和觀察員隨船出海,紀錄中國海警和海軍的攔截與阻攔行為,為菲律賓的訴求爭取更多國際支持。

與此同時,被杜特爾特(台譯:杜特蒂)政府暫時凍結的2016年國際海洋法法庭仲裁也被馬科斯政府重新啟用,並以之換取更多道義地位。

2023年4月19日,南中國海附近的菲律賓水域的漁船。攝:Aaron Favila/AP/達志影像
2023年4月19日,南中國海附近的菲律賓水域的漁船。攝:Aaron Favila/AP/達志影像

中菲爭議外,其他國家低調鞏固島礁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2023年的一份報告,菲律賓可能是南中國海各爭議方中唯一還沒有在中國主張的「九段線」內開採石油的國家。這篇由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亞洲海事透明倡議」的報告提到,「幾乎每個國家都在九段線內開採」。

其中,越南和印度合作的「128」區塊油田項目、和日本合作的「05-1B」等區塊的天然氣田項目都在中國海警在當地巡邏的背景下持續進行;馬來西亞在沙勞越外海的勘探項目曾多次引發和中國海警對峙,但2023年當局很順利和法國道達爾能源公司(TotalEnergies Group)、英國殼牌公司簽署了相關油氣田的合作協議;印尼則在最北端領——納土納群島外的「吞拿魚」(Tuna)氣田持續開發。

在油氣開發之外,其他東南亞國家也在南海進一步鞏固控制。其中尤以越南最為典型。2023年底的一份報告指出,越南從2021年開始在南中國海的其控制的島礁上開展大規模的疏濬和人工島建設計畫,其中僅僅2022年到2023年之間就新造了約330英畝的土地,相比之下,中國在2013年至2016年期間在島礁上新造的土地面積約為3200英畝。

2024年6月初更新的報告則指越南在2024年大規模提升了造島速度,截至6月,越南在爭議海域總共建設的海上人工島已經達到了中國造島面積的一半。

報告指越南大量在新工程中使用大型挖泥船和工程機械,並有在島上修築軍事掩體的跡象同時越南大大擴充了多個島嶼的長度,猜測未來將修建可以容納大型飛機的島嶼機場。

無疑,越南的這些行為完全沒有遵守中國和東盟(ASEAN)各方仍在談判中的「南海行為準則」(COC),該準則力圖使各國「不在現無人居住的島、礁、灘、沙或其它自然構造上採取居住的行動」。

然而,越南的造島和石油開採行為,暫時也沒有影響中越關係的跡象。越南總理范明正目前安排在6月24日訪問中國。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研究員波林在分析中認為,南海其他國家的進展已經使得中國的「灰色地帶」戰術越來越難取得成果,而中國無法一邊不願意在主權和領土問題上達成妥協,一邊也不將海上衝突變為軍事衝突。

菲律賓則一再強調自己無意挑起戰爭。總統馬科斯在此前的香格里拉對話會上表示,戰爭的門檻是有菲律賓人在衝突中死亡。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