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日報|律政司就劉偉聰無罪上訴;台行政院覆議案;聯合國指以哈均犯戰爭罪

G7峰會;美國對俄新制裁;胡歌時隔六年再度赴台;2023港集會遊行數較2019跌逾六成

2024年6月12日,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議員們就阿根廷總統米萊推動的一項改革法案進行辯論,反政府示威者在國會外與警察發生衝突。攝:Gustavo Garello/AP/達志影像

2024年6月12日,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議員們就阿根廷總統米萊推動的一項改革法案進行辯論,反政府示威者在國會外與警察發生衝突。攝:Gustavo Garello/AP/達志影像

刊登於 2024-06-13

#每日簡報

讀者你好!你現在讀到是端傳媒每日新聞速讀「日報」。每逢週一到週五的東亞時間晚間,我們會在整理和篩選之後,將近期值得一讀的幾條新聞以簡短的方式呈現到你眼前。

端傳媒圖片編輯每天會為日報精選一張全球新聞攝影作品。今天的題圖來自美聯社攝影記者 Gustavo Garello:2024年6月12日,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議員們就阿根廷總統米萊推動的一項改革法案進行辯論,反政府示威者在國會外與警察發生衝突。

今天是2024年6月13日,以下是我們為你篩選的6條新聞:

港律政司就47人案無罪被告劉偉聰提出上訴

香港《法庭線》報導,香港律政司已於6月13日根據《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81DA條,就47人案中被判無罪的劉偉聰的無罪裁決提出上訴。

律政司又確認,未就另名無罪被告李予信的無罪裁決提出上訴。

香港「香港民主派47人初選案」審訊歷時118日,5月30日對16名不認罪被告作出裁決。早上約10時15分,法庭宣判劉偉聰、李予信罪名不成立。當時律政司指會就劉偉聰、李予信二人提出上訴,並申請撤銷李、劉原來的保釋,法庭最終決定維持兩人保釋,條件為每月到警署報告一次。

法庭接納前公民黨成員李予信的大部分證供,相信他原先並無打算參與初選,亦無參與任何協調會議;又信納他對公民黨在2020年3月25日召開記者會的準備會議與公民黨於6月11日以黨名義簽抗爭派發起的《墨落無悔》並不知情。

至於大律師劉偉聰,法官指他參與初選時未提倡五大訴求和否決預算案,就劉是否支持無差別否決預算案,認為有合理懷疑;法官認為不能從證據作出唯一合理推論,證明劉在國安法後認同案件中的謀劃,亦不肯定劉在任何階段有意圖顛覆國家政權,因此裁定他罪名不成立。

關於47人案的更多信息,請參閱端傳媒已經刊出的整理報導評論。〈/small〉

台立院朝野協商就行政院覆議案達成共識

6月13日,台灣立法院朝野黨團就國會職權修法覆議案相關事宜展開協商。

經過協商,朝野同意於6月19日及20日召開全院委員會,邀請行政院長卓榮泰說明,各黨團推派代表詢答,並於6月21日院會進行記名投票表決。

針對立法院會5月28日三讀修正通過的國會改革法案,行政院會6月6日通過覆議案呈請總統核可後,移請立法院覆議。據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3條第2項第2款規範,立法院對於行政院移請覆議案,應於送達15天內作成決議。覆議案逾期未議決者,原決議失效。覆議時,如經全體立法委員1/2以上(57人以上)決議維持原案,行政院長應即接受該決議。

關於國會改革法案相關爭議的更多信息,請參閱端傳媒的相關專題報導

聯合國一獨立調查委員會指以色列與哈馬斯犯下戰爭罪與危害人類罪

6月12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授權成立的一個獨立調查委員會指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和以色列在10月7日的襲擊及其隨後的軍事行動中都犯下了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

委員會指,10月7日的襲擊不僅給以色列猶太人,而且也給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帶來了與過去遭受迫害相類似的痛苦創傷;而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和襲擊是自1948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最血腥的一次,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和人員傷亡,並引發了許多巴勒斯坦人對「大災難」和其他以色列入侵的痛苦記憶。

委員會強調,「阻止暴力循環(包括雙方的侵略和報復)的唯一方法是確保嚴格遵守國際法。這包括結束以色列對巴勒斯坦領土的非法佔領;歧視、壓迫和否認巴勒斯坦人民的自決權,並保障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的和平與安全。」

這一結論是該委員會就關於包括東耶路撒冷在內的巴勒斯坦被佔領土和以色列人權狀況調查報告的一部分。該委員會是根據2021年5月27日人權理事會的一份決議成立的。人權理事會要求該委員會「調查2021年4月13日之前及之後在包括東耶路撒冷在內的巴勒斯坦被佔領土和以色列境內所有涉嫌違反國際人道主義法和踐踏國際人權法的行為」,並要求其每年向人權理事會和聯合國大會提交報告。

6月12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與卡塔爾首相兼外長出席聯合記者會時表示,哈馬斯已就停火協議提出了修改,其中部分「不可行」。哈馬斯官員在接受半島電視台採訪時表示,哈馬斯只是對以色列提出的提議進行了修改,並指責布林肯表現得就像以色列外長一樣。

G7峰會在義大利舉行

自6月13日起,七國集團(G7)峰會在G7主席國義大利普利亞(Puglia)舉行。

會議將持續兩天,期間將舉行六場工作會議,內容涵蓋烏克蘭、非洲、氣候變化與發展、中東、移民、印太與經濟安全、人工智能等。除 G7 元首和歐洲理事會主席及歐盟委員會主席外,義大利還邀請了12個國家和5個國際組織的領導人參加峰會期間的一些工作會議。

義大利指義大利擔任主席國期間的重點工作將是捍衛基於規則的國際體系、與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關係、移民問題,以及這個時代面臨的一些最大挑戰,包括氣候與能源關係、糧食安全和人工智能。

法國《世界報》引述法國官員報導,G7 領導人已就利用凍結的俄羅斯資產「向烏克蘭支付500 億美元」達成原則性共識,並將確保在2024年以前支付這筆款項。

美國再對俄制裁,對象包括中國公司

6月12日,美國財政部再對俄羅斯推出新一輪制裁措施。

美國財政部宣布其對俄羅斯境內外的300多個協助俄羅斯逃脫制裁的個人和實體進行制裁。新一輪制裁名單包括多家中國和香港的公司。本次制裁還首次列出了公司地址,以打擊在同一地址以不同名稱重新開業的公司。

美國財政部表示,「今天的行動打擊了俄羅斯獲得國際材料和設備的唯一途徑,包括他們對第三國關鍵供應的依賴。」

本輪制裁措施包括加大與俄羅斯戰爭經濟有業務往來的外國金融機構受到二級制裁的風險,與俄羅斯來往密切的中國金融機構將更有可能觸發二級制裁。此外,制裁還將限制俄羅斯軍工基地利用某些美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的能力。

胡歌時隔六年赴台,國台辦指「寶總」到寶島是「好事」

中國演員胡歌6月12日在上海市台辦主任隨行下飛抵台北展開24小時不到的旋風式訪台行程。

胡歌此行是受台北市影音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邀請出席「對話青年」活動,13日清晨從桃園國際機場離境。

陸委會6月12日以書面回應媒體詢問時表示,胡歌應邀來台參加影視經驗交流活動,是以短期專業交流事由提出專案申請,「政府相關單位也依既有專業交流法令規定與權責,通案性提醒」。台灣政府「樂見兩岸藉由影視作品相互增進瞭解,也歡迎中國大陸演藝人員來台分享影視從業經驗」。

中國國台辦新聞發言人陳斌華則在6月12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胡歌赴台這將為兩岸青年朋友提供一個難得的交流機會。他又稱,「寶總(胡歌在電視劇《繁花》中飾演主角阿寶)到寶島是兩岸同胞喜聞樂見的好事」。

胡歌上次赴台是2018年赴台擔任金馬影展頒獎典禮頒獎嘉賓,其後據《中國電影報》引述中國國家電影局報導,中國當局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金馬影展。

有關2018年金馬影展的更多信息,請參閱端傳媒2018年刊出的系列報導

有關電視劇《繁花》的更多信息,請參閱端傳媒已刊出的系列評論

2023年香港集會遊行數量較2019年跌逾六成

香港保安局局長6月12日回覆新思維立法會議員狄志遠書面質詢時指,2023年香港獲發不反對通知書的集會為71個。

狄志遠問及,過去五年,警方分別接獲、批准及拒絕多少宗有關集會、遊行和請願的不反對通知書申請的數量、申請團體的主要訴求、警方施加條件為何,是否有團體曾拒絕條件而遭拒絕發出不反對通知書及是否有團體因不同意條件而提出折衷方案等。

保安局局長回覆,「不獲發不反對通知書的原因是基於國家安全、公共秩序、公共安全以及保護他人的權利和自由的考慮,按個別個案的情況而定。」保安局局長又指警務處沒有備存該些公眾集會或公眾遊行所涉及的訴求,也沒有備存警方施加條件的分項統計數據。

依保安局提供數據可見,公眾集會及公眾遊行的數量自2019年起下降,2023年後數量有所回升但仍較2019年下跌逾六成。香港《獨立媒體》報導指記者翻查紀綠發現2023年獲批的71個集會多為與區議會選舉相關的政黨造勢和誓師大會。

關於反修例運動五週年的更多信息,請參閱端傳媒已刊出與即將刊出的報導。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