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英國大選國際數洞深度

數說2024 英國大選:為保守黨的14年「埋單」,英國經濟誰來救?

過去14年,英國人賺到錢嗎?答案:幾乎沒有。

特約撰稿人 謝達文

刊登於 2024-06-05

#英國政治

英國將於7月4日舉行大選,屆時下議院的全部650個席位都將改選,保守黨的14年執政也很可能在今夏告終。在未來一個月,端將刊出關於英國政經﹑民生政策的懶人包與梳理現況的數洞欄目,亦將刊出一系列專訪及其他相關專題。請按此追蹤「2024 英國大選」系列。

另外,端也推出了免費的英國大選新聞信,請按此訂閱。

2010-2024,失落的14年

5月22日,英國首相辛偉誠在唐寧街前,在沒拿傘也沒人撐傘的情況下,淋著雨宣布將於7月4日舉行下議院改選。在演說中,他強調只有自己有「足夠清晰的計劃」,能夠帶來經濟穩定。

經濟本來就是選舉「必答題」,民調公司YouGov最新的調查顯示,有半數的英國選民認為經濟是國家當前的前三大重要議題,是最多人選取的選項。但同一份調查也顯示,有將近7成的選民認為政府對經濟問題處理不佳。而面對長期落後於工黨兩成之多的民調,保守黨政府最近不斷強調經濟正在「逐漸轉好」、已經「度過難關」。確實有一些數字可以作為證據:比如通脹(通膨)率終於回到相對正常的2.3%,顯示物價漸趨平穩;2024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0.6%,雖然仍舊不高,但已是兩年來新高,更代表英國走出衰退期。

但對此,工黨的反擊其實非常簡單:這只不過代表最近稍微不那麼差,但保守黨執政這14年來,經濟真的有比以前好嗎?

而一旦採取這個中長期的觀點來看英國經濟,2010年至今的保守黨政府只能說是表現極差。自2010年保守黨取得執政權的14年以來,英國人均GDP成長率每年僅有0.8%,單就這項指標而言,是戰後歷史上最差的成績,更是唯一沒有達到1%大關的案例。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