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國際Whatsnew

紹伊古去職,引發俄國防部將領「清洗」|Whatsnew

俄羅斯需要一位像別洛烏索夫這樣的經濟學家坐鎮,遏制軍事系統內肆無忌憚的腐敗,提高國防支出的效率。

2024年5月26日,俄羅斯莫斯科,新上任的俄羅斯國防部長別洛烏索夫(Andrei Belousov)在教堂出席禮拜儀式。攝:Igor Palkin/Russian Orthodox Church Press Service via AP/達志影像

2024年5月26日,俄羅斯莫斯科,新上任的俄羅斯國防部長別洛烏索夫(Andrei Belousov)在教堂出席禮拜儀式。攝:Igor Palkin/Russian Orthodox Church Press Service via AP/達志影像

特約撰稿人 龔珏

刊登於 2024-05-28

#今日俄羅斯#俄羅斯

5月7日,普京又一次宣誓就職俄羅斯總統,正式開始其第五個總統任期。按照程序,俄羅斯隨之產生新一屆政府。在文職官員部分,新政府的組成沒有任何意外——多數部長得到繼續任命,為數不多的變動也幾乎都被觀察人士提前預測到。

然而,隨之而來的國防、安全系統官員洗牌卻讓所有人始料未及——擔任國防部長12年之久的紹伊古(Sergei Shoigu)被免去職務,由原第一副總理別洛烏索夫(Andrei Belousov)接任;紹伊古改任安全會議秘書,而原先擔任該職的老帕特魯舍夫(Nikolai Patrushev)則改任總統助理,負責「造船事務」。

自俄軍全面入侵烏克蘭卻並未如預期的那樣「72小時拿下基輔」,關於紹伊古將被解職的傳言就從未停止過。尤其在2023年夏天國防部與瓦格納僱傭軍矛盾公開化、親戰輿論普遍同情普里戈任之際,許多評論者認為普京將會處理紹伊古以平息衝突。然而隨着普里戈任兵變,並在兩個月後墜機身死,而俄軍又挺過了烏克蘭的夏季反攻,評論界又開始認為,普京決定不在戰爭結束前更換防長,紹伊古的地位又得到穩固。即使當4月23日,紹伊古的左右手、國防部副部長伊萬諾夫(Temur Ivanov)因「大額受賄」被捕,也幾乎沒人預見到紹伊古即將去職。

紹伊古的這次調動屬於明升暗降,他的新職務安全會議秘書負責協調軍警特檢偵等各個安全機構的行動,是一個高位虛職,雖個人安全得到保障且仍擁有當下俄羅斯最重要的政治資源——隨時面見普京的權限,但相比從前,紹伊古及其派系失去了兵權、錢袋子,以及可供安插親信的官僚結構。

老帕特魯舍夫常被視為俄羅斯頭號鷹派,甚至被一些媒體稱作俄羅斯實際二號人物。但這並非因為其職位使然,而是因為作為普京在列寧格勒克格勃的老同事以及經常發表奇特陰謀論的克格勃意識形態家,他與普京有着思想上的強烈親緣性,而這一點是作為忠實的執行官僚、救火隊長的紹伊古從未享有過的。

儘管如此,帕氏的這次調動仍有明顯的降職意味,尤其負責的造船方向甚至帶有些嘲弄色彩,讓人想到他在23歲被克格勃招募前畢業於造船學院。儘管其子德米特里(Dmitri Patrushev)此次從農業部長升到副總理,但綜合來看,帕特魯舍夫的派系亦嚴重受挫,此前盛傳的小帕特魯舍夫接班普京的可能性已有所降低。

2023年2月23日,俄羅斯莫斯科,俄羅斯總統普京(左)與時任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右)出席「祖國保衛者日」全國慶祝活動。攝:Mikhail Metzel, Sputnik/Kremlin Pool Photo via AP/達志影像
2023年2月23日,俄羅斯莫斯科,俄羅斯總統普京(左)與時任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右)出席「祖國保衛者日」全國慶祝活動。攝:Mikhail Metzel, Sputnik/Kremlin Pool Photo via AP/達志影像

但這輪人員調整中,最大的黑馬還是出任國防部長的別洛烏索夫。近兩週來,俄羅斯的調查記者根據各路克宮信源,以及他的履歷、著作,乃至泄漏的私人信件,為這位低調的經濟學家拼出了一幅更全面的肖像:1959年,他出生於莫斯科的一個經濟學家世家,父親是1965年蘇聯經濟改革的政策制定者之一。和父親一樣,他接受了全套蘇聯式經濟學教育,是一個強硬的凱恩斯主義者。在1998年出版的著作中,他承認蘇聯的經濟體系發展邏輯必然會導致崩潰,但又認為蘇聯解體並未改變由斯大林奠定的經濟基礎,當代俄羅斯不可能在其上建設自由的市場經濟,因此要想實現經濟增長,還是要依靠國家政策向重工業,乃至軍工產業傾斜。

此外,別洛烏索夫又經常強調創新與「技術主權」的重要性,數字化、人工智能、無人機都是他在戰前就重點關注的領域。他從政期間的一大政績是在2011年啓動旨在改善俄羅斯營商環境的「戰略倡議處」(ASI),並在幾年內把俄羅斯的營商便利度排名從世界第123位提升到第20位。但近年來,他開始不斷提出要向國內大企業徵收暴利稅,在導致商界輿論強烈反彈後,他又表示類似要求都是商界「主動提出」,與當局無關。

在政治層面,他也是堅定的國家主義者,和普京一樣相信俄羅斯正遭受全世界的圍堵,據信他是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時唯一支持這一決定的經濟官員。許多信源稱讚他清廉正直,但一些媒體仍然挖掘到了他以權謀私、曾在海外擁有房產的蛛絲馬跡。此外,他還是一名虔誠教徒,且據報參與一個由大量高級官員組成的神秘主義宗教團體。這些都讓他在主導俄羅斯財政、金融政策的西式自由派經濟官僚中顯得格格不入,甚至據傳他與總理米舒斯京也有矛盾。但另一方面,別洛烏索夫的這種立場和信念又讓他受到普京的格外認同與信賴。

綜合以上種種要素,可以推測任命他擔任國防部長的意圖:2024年,俄羅斯的國防與安全支出佔全部預算支出的近40%,如果再放任其無節制地增長,很可能重蹈蘇聯經濟崩潰的覆轍,因此需要一位像別洛烏索夫這樣的經濟學家坐鎮,遏制軍事系統內肆無忌憚的腐敗,提高國防支出的效率,更好地整合國民經濟與戰爭機器,並鼓勵國防工業開展各種技術創新,從而不僅應對眼下的戰爭,也為與西方的長期對抗做好準備。

問題在於,作為來自經濟系統的技術官僚,別洛烏索夫幾乎沒有自己的團隊。從一個完全異質的系統空降,孤身作戰的他能否撼動俄羅斯國防部這台龐大的腐敗機器。謝爾久科夫(Anatoli Serdyukov)的經歷或許能給出答案——這位同樣來自財政系統的技術官僚在2007年入主國防部後即着手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但是迅速得罪了盤根錯節的利益集團,最終在五年後被紹伊古取代,自己也身陷一連串的腐敗醜聞之中。

但這或許也是普京任命別洛烏索夫的另一重考慮:讓一個文職官員專心負責財政與生產問題,而他就能更方便地通過總參謀部親自指揮、親自部屬具體的戰爭進程。不少評論者指出,普京的這次人事調動是在刻意模仿二戰時斯大林親自出任蘇聯國防人民委員(即部長)的做法。

別洛烏索夫被任命後不久,俄國防部就發生規模史無前例的人員「清洗」——繼副部長伊萬諾夫被捕後,至少又有三名將軍因經濟罪名被拘留。目前尚不清楚這輪清洗是否還會持續下去,但由於偵查部門始終強調對這些落馬將領的調查已持續多年,可以推斷,促使他們出手的原因並非「別洛烏索夫來了」,而是「紹伊古走了」。

但在這些被捕高級將領中,波波夫(Ivan Popov)將軍屬異類。此前他曾任俄軍最有戰鬥力的第58軍司令,是去年夏天擊退烏克蘭反攻的重要功臣。此外,58軍擁有其他軍事單位所沒有政治地位,目前俄羅斯代表軍方利益的幾位議員,乃至俄軍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Valeri Gerasimov)都系58軍出身。然而,諸多俄羅斯親戰軍事博主都斷言,波波夫被捕的真實原因並非當局公布的「盜竊1700噸金屬製品」,而是因為他在去年夏天公開批評以格拉西莫夫為代表的俄軍最高指揮層「沉默、膽怯,掩蓋不想聽到的事情」,並強調他自己「以所有陣亡戰友的名義,沒有權利撒謊,必須實事求是」,所以把軍隊的所有問題都報告給普京。

別洛烏索夫在任職前的上議院磋商會上稱:「我始終遵循一個鐵一般的原則:可以犯錯,但不能撒謊。」此後俄羅斯的親戰軍事博主們爭相稱頌這句話,認定別洛烏索夫將會讓俄羅斯國防部煥然一新。然而,波波夫將軍的命運告訴我們,在這個系統內真要做到「不撒謊」,往往會付出異常慘重的代價。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