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書摘|歸屬之儀:馬來西亞檳城華人社群的記憶、現代性與身分認同

海峽殖民地的華人社群主要是來自中國東南沿海的移民,其複雜程度超乎我們的想像。

書摘|歸屬之儀:馬來西亞檳城華人社群的記憶、現代性與身分認同
2019年1月23日,馬來西亞檳城一個村莊。攝:Oleksandr Rupeta/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本文節選自左岸出版社新書《歸屬之儀》,這是一本人類學家研究,從檳城華人的節慶與廟宇開始,探討華人在異地會長出什麼樣不一樣的果實。端傳媒獲授權轉載。

即使檳城的地位略遜於新加坡,但它依然繼續吸引來自亞洲與歐洲的移民與定居者,並保有海峽產品區域貿易中心的地位。許多來到檳城的人是找尋財富與名聲的旅居者,但檳城也吸引著其他希望享受天然美景、氣候、異國食物與悠閒生活風格的人們。一八一一年,有一位英國訪客描寫從升旗山向下俯瞰的美景:

我們穿越一大片濃密幾乎無法穿越的巨大森林,登上這座陡峭山巒,懷著愉悅的心情,將視線落在從山邊一路延伸到海濱的美麗平原上。美妙的山谷散布著漂亮別墅與風景如畫的小屋,交錯著令人心曠神怡的馬車路,山上流下的曲折溪水蜿蜒流入大海。這整個地方栽植濃密。園圃生產了最美味可口、保持在最佳等級的水果,胡椒園種植極為成功,儘管這是靠著園主投入大量照料與技術才得到的成果。在這個山谷裡有廣闊的胡椒園,也有許多稻米、棕櫚、檳榔與可可樹的園圃。向南眺望時,可看到喬治市與港口區。在這座小城裡,以各類建築風格所建成的住屋產生了一種奇特的視覺效果──歐洲人宅邸、印度人小屋、馬來人農舍、華人店屋,以及緬甸人簡陋小屋交錯在一起,沒有規則且顯然沒有規畫,最初定居者各自依據其家鄉習俗來建造房屋……有四位東印度人坐在一個船錨上……同時有華人的帆船、馬來船、小船與舢舨往各個方向移動,妝點著我們向南眺望的風景。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