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人社會中,每每出現對主流灌輸式教育(亦經常被稱作「填鴨式教育」)的批評聲音時,論者往往會訴諸「歐美」,認為「歐美」教育模式是解決現行灌輸式教育問題的靈丹妙藥。
還記得《虎媽的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 2011)這部曾經風行全球的育兒暢銷書嗎?作者蔡美兒是美藉華人,她在書中講述自己運用儒家育兒技巧,嚴厲管教兩名女兒。此書暢銷,不只因為書裡所灌輸的「虎媽」育兒理念,也在於作者背景:蔡美兒是一名優秀的法學教授、畢業和任教於美國名牌大學,卻嚴格地以一般被視華人或東亞式的權威育兒方法,對兩名混血女兒進行長時間而苛刻的教育。
這種姑且稱為「東西方育兒文化差異」所造成的衝擊,蔡美兒十分清楚,她在書中曾指出:「西方家長試著尊重孩子的個體性,鼓勵孩子多去追求自己的夢想,支持他們的選擇,並且給予他們一個非常溫暖的環境。而東方家長則認為保護孩子最好的做法是替他們的未來做準備,讓他們看到自己的能力,並且替他們裝備才幹和努力不懈的精神,以及沒有人能奪走的自信心。」
此書出版後,一時洛陽紙貴,也飽受批評。最典型的批評是,書中宣揚的是一種一刀切式教育理念,既不管孩子的能力和個性,亦漠視孩子的意願和情緒反應,一切皆以家長堅持的教育目標為依歸。這無疑有違西方社會崇尚個性自由發展的教育觀念,可是,不論在華人社會或歐美社會,像《虎媽的戰歌》這種育兒論調一直都有廣大的支持者。
一方面,它滿足了傳統華人「望子成龍」的思維,蔡美兒本人就是成功人士,而在書出版後,她的兩名女兒也成功入讀美國著名大學,儼如「證實」了虎媽育兒之法無比正確;另一方面,歐美不少家長抱著東方主義式的眼光, 對這種所謂東亞教學模式充滿好奇,原因是在他們的認知裡,東亞學生的學術表現向來優於歐美學生。他們很想知道,東亞家長到底有什麼「秘密」呢?
台灣熱議:以馬內利兄妹事件
「以馬內利兄妹事件」的發酵,正是對這種育兒觀念抱認同和懷疑兩種態度之間的矛盾激化:兄妹的日程是父母為了催逼孩子學習而不惜一切的表現;網民的批評則源於對傳統灌輸式教育的反感,將此類相對苛刻的學習方式視作不人道行為。
這個脈絡,很適合作為討論台灣近日熱話「以馬內利兄妹事件」的切入點。一間台灣的美語(美式英語)補習班「以馬內利」近日在社交網站發帖,分享一名「虎媽」為兩名國小兄妹的學習日程,令人嘩然。兩名兄妹每天只睡六小時,清晨5:50就起床,整天日程就是上課、補習和練琴。日程中沒有休息和玩耍時間,連功課和午晚餐也要在車上完成,一星期七天無休。
網民對此口誅筆伐,最常見到是指摘這名母親「虐兒」;亦有網民對兄妹進行起底,揭發兄妹的母親原來是一名著名的前主播,其父則是一名富商。補習社對沸騰的網民反應沒有正面回應,反而批評網民侵犯兄妹私隱,聲言要訴諸法律行動。
事件最值得討論的,並不是這名「虎媽」的育兒理念,而是補習社的做法和網民的反應。「以馬內利」的帖文本來是一篇宣傳文案,文中雖列出被坊間程為「魔鬼課表」的學習日程,卻反覆強調兄妹倆的學科和音樂成績都極為優秀,並且,兄妹倆是「樂在其中」的。帖文亦表示,這是發帖者「目前看過最滿的Schedlue (Schedule)了」,看完後「下跪了」,語調充滿讚嘆溢美之情。
可以想像,此帖的目標讀者是補習社專頁的追蹤者,即其學生家長、以及認同其教育理念的人,而不是普羅大眾。至網絡上的急速反彈,正好說明了台灣社會上不少人並不接受這種教育觀念。但進一步說,很多人很可能只不過看到這個「魔鬼課表」,就覺得不可思議,卻未有深入認識背後的理念。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很多網民看到日程中有「寫公文」一項,都一頭霧水。其實那是指一間日本的教育專利機構「公文式」(Kumon),它發展出一套操練數學及語文的教學法,主張將各學習課題分拆成無可再分拆的程度,然後由淺入深編排,讓孩子自幼兒開始,循序漸進地完成作業,直至大學。
公文式在中、台、港都有相當的知名度,在歐美地區亦廣泛流傳,然而比較了解箇中理念和實踐方式的,通常只有家長,尤其是對操練式學習模式比較接受的家長,才會有興趣了解更多,幫助他們日常的育兒工作。
反觀在家長群體以外的人,或對這類學習模式抱懷疑態度的家長,會傾向「聞操練而色變」。「以馬內利兄妹事件」的發酵,正是對這種育兒觀念抱認同和懷疑兩種態度之間的矛盾激化:兄妹的日程是將操練邏輯發揮到極致,也是《虎媽的戰歌》經常強調、父母為了催逼孩子學習而不惜一切的表現;而網民的批評則是源於對傳統灌輸式教育的反感,將此類相對苛刻的學習方式視作不人道的行為。
歐美還是東亞:二元又矛盾的想法
歐美現代教育觀念承自啟蒙運動,強調個人自由選擇,尊重個性差異及對知識的探索;東亞文化則深受中國傳統儒家思想和集體主義影響,認為個人學習目標是要在群體中脫穎而出,終而成為社會集體的「棟樑」和「未來主人翁」。
可以將事件放在更廣闊的背景去考察:華人社會是怎樣看「教養」(parenting)這一回事?一個流行於華人社會的說法是:
「歐美」跟「東亞」是兩種截然不同(甚至對立)的教育模式,歐美著重孩子的自我探索、尊重孩子的能力和個性、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不追求單一學習目標和標準;東亞則強調知識灌輸和重複操練,主張用分數和名次這類單一量化的標準,判斷孩子的能力優劣和學習水平,因此亦強調透過互相競爭來引發學習動機。
在華人社會中,每每出現對主流灌輸式教育(亦經常被稱作「填鴨式教育」)的批評聲音時,論者往往會訴諸「歐美」,認為「歐美」教育模式是解決現行灌輸式教育問題的靈丹妙藥。
可是,在同一時間,華人社會中根深柢固的傳統教育觀念,又令華人家長對所謂「歐美」教育模式抱有懷疑態度。他們經常認為,歐美學生一般的學業成績(尤其是數理)不及華人學生,正正反映了「歐美」教育模式的有其缺陷。於是,當家長產生這種疑問時,他們又會轉而接受像《虎媽的戰歌》這類說法,即將「東亞」教育模式發揮得極致,孩子就能勝過歐美學生,從而獲得進入世界一流學府的機會。
這種既二元又矛盾的想法,問題很多。其中之一是我們很難單靠統計數據、或只是一些個人印象,就能證明採取「東亞」模式是較易在學業上獲得成功。不過,一般沒機會讓孩子接受歐美國家基礎教育的家長,往往傾向接受這種說法,因而合理化他們催逼孩子操練的行為,「以馬內利」補習社一類補習業務,就應運而生。
另一方面,有些家長受上述二元觀念影響,會以「讓孩子逃離填鴨式教育」為目標。例如在香港,很多家長對「國際預科文憑」(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俗稱IB課程)趨之若鶩,認為只要孩子選讀IB課程,就能避過香港主流教育裡「中學文憑考試」(簡稱DSE)的「蹂躪」;另有一些香港家長更會選擇其他來自歐美的「另類教育」,像蒙台梭利(Montessori)、華德福(Waldorf)等的教育系統,希望孩子能在全無「填鴨陰影」的環境下完成學業。
若追塑西方和東亞的文化源流,我們可以為這組教育模式上的「二元對立」提供一些簡單的歷史解釋。歐美現代教育觀念承襲自啟蒙運動,強調個人的自由選擇,尊重個性差異,以及對知識的探索。而現代心理學的出現,亦使歐美社會愈漸重視教育對兒童心理和個性發展的影響;東亞文化則深受中國傳統儒家思想和集體主義影響,認為個人學習的目標是要在群體中脫穎而出,終而成為社會集體的「棟樑」和「未來主人翁」。
而封建時代科舉制度所遺下觀念,亦令人們相信「讀書」是為「考取功名」,置換到現代社會的語境,則是在學業上名列前茅,這才能出人頭地。華人社會經常以「狀元」稱呼公開試或全國性比賽中的第一名,並會在媒體上大肆報導。類似做法在歐美社會中是很罕見的。
移歐美港人家長:缺乏應試訓練怎麼辦?
移居歐美國家給予香港家長一種最普遍的集體經驗,他們終於不用逼迫孩子應付沒完沒了的功課和考試。然而又產生另一個疑問:孩子在如此「自由」的環境下,是否能夠有效學習?
近年香港出現移民潮,亦引發了香港家長對「逃避填鴨教育」的另一種想像。他們帶著孩子舉家移居歐美國家,在孩子教育問題上所面對的衝擊,並不限於「香港(東亞)vs. 歐美」在教育制度上的差異,更是關於對教養問題的再反思。在這裡,「教養」的英文「parenting」揭示了討論焦點不應放在教育的「制度」上,而是應該放在家長如何因應所在地的教育制度,籌劃孩子漫長成長歷程中的學習方式。
填鴨式教育真正最值得為人垢病的一點,其實是這種「教育制度」大大限制了家長在「教養模式」上的自由度。移居歐美國家(這次移民潮的移居地主要是英國、其次是加拿大)給予香港家長一種最普遍的集體經驗,是他們終於不用逼迫孩子應付沒完沒了的功課和考試。然而,它同時又產生另一個疑問:孩子在如此「自由」的環境下,是否能夠有效學習?
我是一名兩年前移居英國的香港家長,以下就以我對英國教育制度的印象。英國的小學一般功課很少,少則一個學期(一年三個學期)一兩份,多則一星期一兩份;另外亦沒有測驗考試,更沒有名次,只有學期末老師撰寫的評估報告。一般情況下,由於沒有課本、功課和考試,期末評估報告也並非十分詳盡,家長對孩子實際上學了什麼,往往掌握不足。香港家長很容易會對此產生焦慮,正正源於上述的二元教育觀念,他們覺得英國教育制度過度自由放任,難於保證孩子能在十多年的中小學基礎教育裡,能完全掌握所需獲得的學科知識。
但香港家長同時又接收著另一種支持「歐美」模式的說法,指英國教育制度的目標是培養孩子發掘自己的興趣,而不是盲目灌溉知識。問題來了:香港的教育制度框架其實沿襲自英國,殖民地時期的香港就是參照英國高中的公開試GCSE和A-Level,而運作多年的「香港中學會考」及「高級程度會考」。換言之,在英國教育制度裡,學生最終也得面對公開試的評核和篩選。香港家長通常會憂慮,在長期缺乏「東亞」式應試操練的情況下,孩子將來怎樣面對公開試呢?
在這裡,必須指出一個歐美已發展國家的社會脈絡。在英國,乃至台灣輿論經常視作「教育制度典範」 的北歐國家,也有類似情況,就是學生從高中升入大學的過程中,會進行分流,一部份入讀學術性或專業性的文法大學,另一部份則入職業訓練學院。在華人社會對「歐美」模式的認知裡,分流是為了因應不同學生的條件和能力,讓他們繼續接受適合自己的高等教育。
直接地說,學術能力較強(香港人俗稱「讀得書」)的學生在公開試和大學入學評核中獲得較佳成績,因而能入讀學術性大學;對於學術能力不佳(香港人俗稱「唔讀得書」)的學生,則只能學習一門職業性技能。
在華人觀念裡,兩類學生明顯有品流上的差別,前者才是成功者,後者則是失敗者。可是,在歐美國家的脈絡裡,哪怕這種品流高下的觀念同樣存在,但對家長在選擇教養方式時,影響相對較少,原因之一是跟社會階級結構有關。一般而言,第一種學生將來會成為白領和中產階級,而第二種學生則會成為藍領。
但藍領並不代表基層和貧窮,例如在英國,很多藍領技術工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並不遜於白領,對很多英國人來說,若以未來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計算,除非你的孩子是最頂尖的一小撮精英學生,否則選擇成為白領或藍領,其實差別不是太明顯。因此,他們才更願意按照孩子的能力、個性和意願,釐定孩子的學業目標。
「教養」核心三因素:虎寶的逆襲
虎媽式教養的最根本缺陷,是由於其性質上的極端和堅執,在執行過程中嚴重缺乏彈性和修正空間。當到了發現問題之時,往往已是很久以後,或無可回頭之時。
由此,我們可以逐步逼近「教養」問題的核心了:對於教養模式的選擇,主要牽涉三點因素,第一點是孩子所身處的教育制度模式;第二點是孩子的能力和性格;第三點是家長的性格特質。
第一點在上文已詳述,暫不再論。關於第二點,我們可以回到「以馬內利兄妹事件」的例子。補習社因為兄妹的整體表現優秀,才能藉此吹捧這種「虎媽」模式;同樣地,《虎媽的戰歌》之所以「具說明力」,也是因為不論蔡美兒本人還是她的兩名女兒,都能入讀美國頂尖大學,成為成功的「人版」。但輿論卻鮮少論及,造就這些孩子學業上的成功的主因,到底是這種教養方法,還是孩子自身的能力和性格?
不難想像的是,要熬過種學習生涯而最終獲得「成功」,孩子不只要學習能力高,性格上的抗壓能力亦要很強:另一方面,要妥善並持續地執行這種教養模式,家長亦必須有「成為虎媽」的強大心臟,這就涉及到上述的第三個因素了。
現在我們往往只看到兄妹的日程課表是如何的「魔鬼」,卻難以得知這名母親跟兄妹倆的在能力和性格上的具體狀況。一些育兒專家和兒童心理學家會因此而指出,過度高壓的教養方式是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的,而《虎媽的戰歌》一事亦出現兩個逆轉後續:
其一是在此書出版九年後,一名自稱「虎寶」(Tiger Baby)的作者Kim Wong Keltner 出版了一本名為《虎寶的逆襲》(Tiger Babies Strike Back)的著作,她同樣是在虎媽式高壓教養下成長,自己也終能在頂尖大學畢業,但她卻在書中力陳,這種虎媽式教養對她留下很多壞影響,最終令她決心要對自己的下一代「放手」。
類似的例子和言論在《虎媽的戰歌》出版多年來經常出現,並為虎媽式教養提供一個很值得深思的註腳:即使這種(或任何一種)教養方式的效用,能在孩子的學業終點上得到驗證(多數是以「在世界頂尖大學畢業」為標準),但這仍然是教養上的一個短期成果,孩子成長後的人生為何,則仍有待觀察。
去年,蔡美兒接受傳媒訪問,意外地告訴記者第二個逆轉後續:她雖然很欣賞兩名女兒長大後的成就,依然認為她的管教方式有其正面意義,卻同時覺得自己在跟女兒的親子關係上「犯了很多錯」,令她們的關係一度瀕臨破裂。
因此,教養其實是帶有賭博成份的:你不會知道,孩子是怎樣承受你的教養的;你也不會知道,孩子最終會否成為你心目中希望成為的人。我們總能找到各式各樣的個案,指出孩子表面上是快樂的(例如「以馬內利兄妹」被描述為「樂在其中」),但種種情緒問題、性格缺陷和親子關係矛盾,都可能在成長之後才顯現——這場關於教養的賭博,並不僅只發生在這種虎媽式教養之上,而是任何一種教養方式都必須面對的。
但我最想指出的是,虎媽式教養的最根本缺陷,是由於其性質上的極端和堅執,在執行過程中嚴重缺乏彈性和修正空間。當到了發現問題之時,往往已是很久以後,或無可回頭之時。「虎寶的逆襲」正是很好的例子。
我們總能找到各式各樣的個案,指出孩子表面上是快樂的,例如「以馬內利兄妹」被描述為「樂在其中」,但種種情緒問題、性格缺陷和親子關係矛盾,都可能在成長之後才顯現。
虎媽課表缺乏的
在教育學上,會以兩組坐標區分不同的教養方式,分別是「回應/非回應」和「絕對化要求/非絕對化要求」,然後按此區分列出四組教養方式:
- 非回應+絕對化要求:專制式
- 非回應+非絕對化要求:忽略式
- 回應+絕對化要求:權威加民主式
- 回應+非絕對化要求:放任式
相對於「東亞」vs. 「歐美」的二元區分,這種區分更能呈現家長在教養問題上的抉擇空間。虎媽式教養算是第一種「專制式」:家長強制孩子服從,亦不容許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華人社會所流傳的「歐美教育模式」想像,則比較接近第四種「放任式」:不提供絕對化的強制學習日程(沒功課和考試),卻鼓勵孩子按自己的意願選擇。
可是,任何一個社會都不可能只有一種教養方式,有的只是主流傾向,即「歐美」偏向放任式,「東亞」偏向專制式。但到了個別家長手上,則往往是對各種模式典範的調和。調和過程中亦需要因應上述三大因素:即教育制度模式、孩子能力和個性、家長能力和個性,反複啄磨修正。
讓我再次以英國為例。香港家長可能對英國學校功課太少而感到憂慮,因而在課後替孩子補充一些操練式習作。像「公文式」一類的補習機構之所以能夠在英國社會立足,正反映了當地家長也有跟香港家長類似的心態:為了填補教育制度上的潛在問題,就得在家長教養層面予以修補。
不過,當中的心態跟華人社會中的補習文化仍有差異:華人家長讓孩子補習,多是為了應付學校裡的教育,就是一種「應試為本」的模式;但在英國的補習文化裡,「應試為本」的心態在應付公開試時也是有的,但大體上沒華人社會那麼鮮明和具壟斷性。更多時候,反而是家長注意到教育制度上未臻理想的部份,未能好好培養孩子某部份的能力時,就需要額外補充學習了。
虎媽們總是對孩子說:「我是為你好的,你將來一定會感激我。」問題不在虎媽的「預言」會否成真,而是這種教養方式沒有將「親子關係的發展」放入其「魔鬼課表」中。
這種我在英國所經歷的教養經驗,就成了第三種「權威加民主式」的範本。學校教育提供「非絕對化要求」,尊重孩子探索知識和發展個性的權利;而家長則提供學校教育所缺乏的知識灌輸和操練。但當然,真正巧妙的是如何讓兩種看似互相矛盾的教養方式共存呢?這才是最花家長心思的教養規劃。
而再進一步說,教養規劃不只是教育規劃,還包括親子關係的部份。虎媽式教養忽略了親子的情感互動和互涉。虎媽們總是對孩子說:「我是為你好的,你將來一定會感激我。」問題不在虎媽的「預言」會否成真,而是這種教養方式沒有將「親子關係的發展」放入其「魔鬼課表」中。
而對移民英國的香港家長來說,另一個關於教養的震撼經驗可能是:英國教育制度令親子時間大幅增加,不用逼迫孩子做功課直到睡前(這種情況在香港並不罕見)。 多了親子時間,自然也給予家長更多規劃教養的空間了。
@HaoChao 所以核心問題其實不在福利兜底,而是社會文化觀念。文化觀念和福利兜底我覺得是有點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台灣以馬內利家長展現的也是一種嚴格的菁英教育,確保階級複製的理念。這一點我相信歐美國家的菁英階級也是相同地擠滿各式補習課程
@EricChan 台灣或許福利比較好,但是認為藍領就是人生失敗組,和容錯率低,這點和中國 & 香港是一樣的
以國小小孩而言,睡眠時間只有六小時而非給予充足的時間,對發育造成的負面影響恐怕更大。但給予空餘時間是好好睡覺還是窩在棉被裡玩手機,恐怕又是另一回事了。
或者更準確來說應該是福利兜底不行,最後導致上下限差距極大吧。如果是US或者EU,即使是藍領勞工生活也不會太差,之前的網紅潤人流浪漢也展示了US那邊的福利餐是什麼水平。如果內地能像三四十年前一樣,無論是中專做工人、做大學生、做百貨售貨員都能有“光明的未來”,其實大家也沒有這樣卷的迫切性了。
家长本身也是一种强权,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像习近平,在我的情绪出现波动、或我的认知出现误解的时候,我就会阻止不了自己发脾气,孩子本身也会犯错,但如何处理可能与我情绪有很大关系。而且规则也是我定的,依法治家嘛!像中共似的,随意制定规则、选择性执法,都是经常出现。没有什么制约机制能把我作为家长的强权关进笼子里。
真的是主要因為福利兜底的原因嗎?其實論福利兜底,日本台灣真的會比美國的紅州差嗎?🤔更別說亞非拉各種沒啥福利兜底的發展中國家,也不是那麼多國家會有這種家庭/教育文化🤔
lckk的评论也很现实。现在内地说是要双减,要搞职业教育,看似想往欧美那边的理念靠拢,但底下的学生和家长马上都反应过来了是为了55分流。以前倒还是能根据频密的考试排位和作业判断自己的水平,现在砍了考试砍了日常作业你连判断的基准都没有了。有个比喻非常精辟——黑熊在追赶你和你的朋友,以前你只需要跑过你朋友就好了,现在你们都蒙上了双眼,结果只能玩命跑。在东亚这边根本不存在欧美式教育的土壤,这不单纯是教育理念的差异,还伴随着整个社会结构的不同。是社会结构的因,才生出了这样教育理念的果
就升学/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分配这件事情而言不觉得以英美为代表的模式优于东亚。东亚虽然学生压力大,但至少以考试为标准,小孩能不能上最终是各凭本事。英美表面公立学校放任自流,背地里家长却卷翻了天,能给小孩拉来什么样的社会资源-实习 社会活动 慈善项目 校友捐赠 名人推荐信,这些真的真的比逼你小孩上补习班压力大的多得多了。而且别说人家不卷学业,精英私校里都卷翻天。想上这种私校家长都要面试四五次,恨不得把你祖宗十八代都查清楚,这种所谓的教育就是在放任的表象下为上层阶级保证下一代的特权行方便罢了。身边好几个美国同事甚至跟我表达了“还是东亚好 大家拿考分说话清楚明白 没有这种不透明的劳什子”
本質還是在東亞這邊社福兜底差,容錯率也低,所以不得不這樣,這個是客觀現實。至於傳統觀念什麼考取功名做個人上人,這些是基於個人認知的,只要你人想開了就好,但所有東亞人仍要面對低容錯低福利的現實。
“英國教育制度令親子時間大幅增加”
對於移英港人家長而言都是幾大的挑戰,如何與子女度過有意義的親子時間是一個幾深的課題🤔
养育相当困难。在生孩子之前基于我小时候的经验,我觉得任何打骂孩子的行为都是不人道的。但是,当了父母才感觉,虽然跟我以前的受教育经验和现在周围的家庭比起来已经是天壤之别了,但是,在中国要做到零打骂,简直是不可能的。中国家长始终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没有办法逃离这种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