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兩週年俄烏戰爭評論國際深度

俄烏戰爭兩週年,遇到困境的烏克蘭未來還能採用什麼戰略?

逐一拆分俄烏戰爭目前膠著的各個面向,並對烏克蘭與西方接下來可能的戰略和設想做出猜測。

2024年2月12日,烏克蘭基輔的公寓裡,妻子和兩名孩子等待爸爸、丈夫回來。攝:Evgeniy Maloletka/AP/達志影像

2024年2月12日,烏克蘭基輔的公寓裡,妻子和兩名孩子等待爸爸、丈夫回來。攝:Evgeniy Maloletka/AP/達志影像

麥克李

刊登於 2024-02-26

#俄烏戰爭兩週年#烏克蘭反攻#俄烏戰爭#軍事分析#俄羅斯#烏克蘭

俄烏戰爭兩週年專題】烏克蘭的戰事即將進入第三年。兩年之前爆發的那場戰爭,已經讓烏克蘭和世界都悄然改變了模樣。

與戰爭開始的第一年相比,戰場局勢更加激烈了。過去一年間,前線的形狀幾乎沒有變化,這意味着雙方陷入軍事上的僵持,意味着長期戰正在到來,也意味着將有越來越多的人會死去、以越來越快的速度死去。在烏克蘭,開戰初期的同仇敵愾也似乎開始受政治鬥爭所累。軍隊的腐敗問題日益凸顯,戰術的有效性也時常遭受質疑。澤連斯基剛剛解僱了頗受歡迎的軍隊統領扎盧日內,政府與軍方的分歧漸漸浮出水面。在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利內剛剛死於獄中。半年前,瓦格納軍團領袖普里戈任沒有成功「叛變」、最後只能落入墜機的結局。受烏克蘭戰爭所累,俄羅斯國內也正在發生大量的、或劇烈或悄聲的變化;與此同時,俄羅斯也正在變成一個外界越來越無法理解的國家。

世界局勢也更加複雜了。歐洲的邊界之爭愈演愈烈,歐盟內部出現了分化。戰爭第一年,難民涌入、能源飛漲、通貨膨脹,這些在戰爭第二年間都轉化成了直接的民生困擾,以至於在許多歐洲國家的大選中,民粹政黨都有抬頭跡象。與烏克蘭接壤的幾個歐盟國家,甚至還因為糧食出口的紛爭決定暫緩對烏的援助。美國作為烏克蘭最大的軍援來源,隨着巴以衝突的突然加劇,美國大選的到來,一切對外的軍援都變得更政治化、更艱難。在西方,「支持烏克蘭」儘管仍然是一個在道義上爭議不大的立場,但也同時變成一個需要精心計算的政治遊戲。

端傳媒推出俄烏戰爭兩週年專題。今天這篇分析文,將逐一拆分俄烏戰爭目前膠著的各個面向,並對烏克蘭與西方接下來可能的戰略和設想做出猜測。

俄烏戰爭全面爆發已逾兩年。從當初的舉世震驚到逐漸淡出媒體頭條,外界對這場二戰後歐洲最為血腥和龐大的衝突流露出越來越多的厭倦與疲憊。時間邁入到2024年,烏克蘭戰場局勢在看似膠着的表象下暗流洶涌,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看,當下局面對於基輔而言都算不上正面。

俄軍從去年年中的戰略守勢轉向戰略攻勢,接連攻城陷地。普京預計在今年3月俄羅斯大選後會進一步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與操作空間。烏克蘭內部政治團結隱有分裂之憂,美國支援的前景亦不甚樂觀。相比2023年夏季反攻前西方和烏克蘭本土普遍瀰漫的樂觀情緒,如今西方的公共輿論空間中更多呈現出的是懷疑與焦慮。本文將逐一拆分這些局面背後的脈絡,並對烏克蘭與西方接下來可能的戰略和設想做出猜測。

烏軍反攻受阻,專向戰略防守

俄軍在今年2月中旬實現對阿夫迪伊夫卡的包圍與火力控制。駐紮在該城的烏軍力量陷入極大困境,面臨被全殲的威脅。

筆者在去年夏天曾對烏克蘭反攻的前景做出偏向悲觀的分析與預測。戰場情況的發展也大致如該文所料。俄軍的作戰意志與防禦技巧讓烏克蘭在數月的攻勢中難有收穫,隨着烏克蘭的人力和物力都逐漸消耗空虛,俄軍進而轉入反擊。

自2023年10月開始,俄軍集結力量開始重點進攻頓涅斯克的阿夫迪伊夫卡(Avdiivka)。該城從2014年頓巴斯戰爭開始,就經歷了多年的要塞化建設,是烏克蘭掌握的通向該州首府頓涅斯克城的最後一個主要門徑。基輔當局保留對其的控制,象徵某種收復頓巴斯地區的可能性。換言之,在烏軍轉向戰略防守的大背景下,該城的符號價值大於其戰略價值。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