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完善」後區議會選舉:投票率27.54%為歷史新低;電腦故障半小時延1.5小時

有市民表示:「 今次政府谷得咁行,我希望會好咗啦。」亦有人表示:「不是我關心的事、我影響不到什麼。」

「完善」後區議會選舉:投票率27.54%為歷史新低;電腦故障半小時延1.5小時
2023年12月11日,行政長官李家超與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陸啟康法官在皇仁書院點票站巡視及開箱倒票。攝:Ryan Lai/端傳媒

報導最後更新時間為12月11日早上9時30分。

香港「完善選舉制度」後首屆區議會選舉於12月10日舉行。今屆選民登記人數為433萬人,投票時間較上屆遲1小時展開,又因電腦故障半小時延長1.5小時,最終累積投票率為27.54%,119萬人投票,為1982年區議會創始以來最低一屆;數字亦低於2021年立法會選舉總投票率30.2%。

新制度下,民主派絕跡、建制新面孔進場,行政長官李家超形容,今次區選是將愛國者治港原則落實到特區治理架構的「最後一塊拼圖」。以首十小時計,2015年有逾95萬人投票、2019年有233萬人投票,2023年則有99萬人投票。比較2019年區選,首四小時累計投票人數已過100萬人,今屆區選同期投票人數為約50萬人。

另外間接選舉、地區界別委員會的投票於下午2時半結束,投票率為96.92%,投票人數有2454人。

記者在荃灣、北區及天后至灣仔的幾個票站外所見,選民多為老年人及中年人,不用排隊便可進入票區,與上屆大排長龍的畫面成反差。對於投票率的差距,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陸啟康表示,今次選舉制度與過去不同,不宜與過去的選舉投票率作直接比較。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