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福瑟告訴我們的現實:來自死亡的聲音,也是抗拒死亡的|2023諾貝爾文學獎

我們的現實生活其實就像福瑟筆下的角色,句子說得越來越短,卻有越來越多的有口難言。

2023年10月6日,挪威作家福瑟(Jon Fosse) 。攝:Helge Skodvin/Getty Images

2023年10月6日,挪威作家福瑟(Jon Fosse) 。攝:Helge Skodvin/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 羅仕龍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3-10-15

#Jon Fosse#諾貝爾文學獎

羅仕龍: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法國巴黎新索邦大學戲劇博士

一個多星期以前,現年64歲的福瑟(Jon Fosse, 1959- )得知自己獲得2023年諾貝爾文學獎時,正好在鄉間開車前往峽灣的路上。這或許只是個巧合,但福瑟的作品確乎給人一種疏離的美感,就像峽灣一樣,如此高聳迫切,卻又流露出遙不可及的淡然。

福瑟出生在挪威西部小城海于格松(Haugesund),鄉村氣息十足。1983年,年僅24歲的他出版第一本小說《紅,黑》(Rouge, Noir)。後因經濟需求開始寫劇本,1994年出版第一部劇作《而我們將永不分離》(Et jamais nous ne serons séparés)。福瑟寫得多,被翻譯的作品也多,世紀之交已廣被挪威文化圈譽為「新時代的易卜生」。其實兩者之間的作品並不見得有多麼相似,但文學的桂冠早已屬於這位早慧的作家。

1999年,法國《世界報》(Le Monde)專訪福瑟。這位外表沉著冷靜的作家,早早就先抵達咖啡館等候,沉浸在周遭鼎沸人聲之中。看似冷眼旁觀,但或許福瑟內心有其熱切,否則《世界報》的讀者如我,很難想像他在15歲時毅然離家,一頭長髮,肩上背著吉他,手中抱著樂譜,義無反顧面向著詩和遠方。然而接受《世界報》專訪時的福瑟表示,他已經不彈也不聽音樂,因為一碰就要眼眶泛淚,只有巴哈的音樂方能入耳。

於是他開始著力於文學的音樂性。節奏、斷句、沉默、猶疑、重複等等,在詩行的結構之中譜寫成聲音的浪潮。像是面對峽灣的孤寂,既召喚心中的讚嘆,卻又是徹底的距離感。是一種對於美感的敏銳感受,卻又極力克制,不越雷池一步。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