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人深度

ChatGPT與荷里活編劇大罷工:他們真的在害怕AI嗎?|工具人

AI不過將荷里活早就碎片化的編劇工作,變得更碎片而已。

製圖:Mantha Mok,由midjourney生成

特約撰稿人 徐凱鳴

刊登於 2023-08-11

#工具人#人工智能

「工具人」是端傳媒新開設的欄目。近年我們迎來了一波科技大爆發:人工智能﹑大數據和機械人似乎從科幻般的遙遠未來被拉到我們面前,眼看就要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巨大影響。都說人類站到食物鏈頂層是因為懂得使用工具,但這些工具會如何倒過來模塑人類社會?欄目不定期刊出探討科技﹑社會與人文的深度報道,請點擊訂閱。

五月上旬,一幅寫着「Pay the writers. You AI-holes!」的橫額在美國加州荷里活上空飛過。這架由編劇兼導演Jacob Reed租來的飛機,正式掀起美國編劇工會(Writers Guild of America,WGA)史上第八次罷工的序幕,同時亦點出了這次罷工的其中一個重點:荷里活編劇對人工智能的憂慮。現時荷里活製片商計劃於未來使用ChatGPT輸出劇本初稿,再聘用人類編劇對劇本進行修改,從而節省人力開支。故此,WGA希望對荷里活製片廠使用人工智能進行限制:要求他們的合約規定每個署名的編劇必須是人類,不得使用AI生成原始材料,也不能以編劇工會成員的作品為對AI進行訓練。

這次聚焦於AI和串流技術的大罷工,令人聯想到工業革命的盧德主義份子(Luddites):在工業革命後,家庭作業開始被工廠取代的年代,一些面對經濟衰退和失業問題部份英國紡織工人(盧德分子)常以破壞自動化紡織機作為抗議。自此「盧德主義」就多用來形容害怕技術變革的人。到了今天,荷里活的編劇看起來就像電影《The Matrix》的Neo一樣,害怕被人工智能支配,於是團結起來反抗。但事實上,編劇們真正反抗的卻未必是科技。

在美國荷里活,影視行業行工會制,勞方由各種類型的工會或協會等行業性組織代表,例如代表導演的美國導演工會(Director's Guild of America ,DGA);而資方則由電影和電視製片商聯盟(Alliance of Motion Picture and Television Producers,簡稱AMPTP)代表,包括如迪士尼(Walt Disney Studios)、環球影業(Universal Studios)等大型電影製片商、CBS、FOX等主要電視網絡,以及Netflix和Apple TV+等串流播放平台等超過350家公司。兩大陣營分別代表其會員或成員,就工資福利及僱傭標準等事宜進行磋商談判,並簽署類似於集體性勞資合同的基礎協議。

而這次罷工的編劇行業也不例外,美國編劇工會由其東部分會和西部分會,合共11,500名成員組成,代表美國的電影和電視編劇。每三年,美國編劇工會會與AMPTP進行一次新的合同談判。由於現階段的合約於5月1日到期,而雙方經過六星期談判後,仍未能就編劇改善薪酬和待遇的要求達成共識,美國編劇工會的成員便以壓倒性的票數投票,授權今年5月2日起展開罷工。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