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大陸深度

中國互聯網厭童症:我們不是厭童,而是正在失去兒童

人文主義、進步信念、民族訴求加諸於童年之上的濾鏡已然破碎。

2022年7月2日,中國北京,一對母子站在藝術裝置後。攝: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2022年7月2日,中國北京,一對母子站在藝術裝置後。攝: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李大貓

刊登於 2023-08-08

#李大貓#中國#評論

(李大貓,中國文化、互聯網研究者)

在日漸缺少活力,擠不出有實際意義的熱詞的中文互聯網上,2023年夏天「厭童」一詞綿延月餘的熱度確實罕見。當然,爭論的形式毫不新鮮:從麗江不歡迎兒童的咖啡館、高鐵兒童哭鬧被歧視、再到韓國無兒童區普及……擅長總結現象、診斷「病症」的媒體將零星的「輿情事件」串聯起來,再用一貫的「當代年輕人圖鑑」「這屆年輕人……」「那些xxx的年輕人現在都怎麼樣了」「北上廣的年輕人,現在正在……」等句式,總結出可供傳播的熱詞。2020年代,中國年輕人總是遭到反覆診斷,畢竟「這屆年輕人」貧乏的生活幾乎是當下簡中語言唯一被允許豐富的地方。

不出意外,厭童被診斷出的「病因」仍舊是「獨生子女經歷/邊界意識強/工作壓力大/生活空間小」。這些原因也被用來解釋恐婚恐育、斷親(不和親戚往來)、宅家、躺平、反內卷、算命、搬家去鶴崗等一系列現象。畢竟經濟緊縮的當下社會瀰漫着焦慮和悲觀的氛圍,被視為累贅的又何止是兒童。不過,除了幫工作和婚育雙重壓力下的年輕人哭慘,厭童的話題值得進一步發掘:是否想要生育子女更多取決於對較短時期內生存狀況的權衡和預期;但如果真的出現了對廣泛的兒童群體的厭棄,則意味着整套社會觀念的系統變化。

當然,我們難以精確統計人們對兒童態度的變化,但根據《澎湃新聞》最近發起的調查,已育和未育人群中表示可以忍受兒童吵鬧的均不到一半。進一步說,「能不能忍受孩子」會成為一個話題,本身就暗示了變化——在主流輿論渲染兒童是祖國的花朵、純潔的安琪兒的時代,這個問題根本不會被毫無顧忌地公開討論。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