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戰爭的陰影評論國際深度端對談

袁源x林垚 戰爭與責任對談(下):作為戰爭的旁觀者,我們能做些什麼?

當我們身處戰爭的範圍之外,「圍觀」這場戰爭時,又是否有自己可以盡到的責任?

2023年6月15日,烏克蘭扎波羅熱地區,一名烏克蘭軍人在訓練場附近的軍事演習期間在麥田中行走。攝:Stringer/Reuters/達志影像

2023年6月15日,烏克蘭扎波羅熱地區,一名烏克蘭軍人在訓練場附近的軍事演習期間在麥田中行走。攝:Stringer/Reuters/達志影像

端傳媒記者 苗碩 符雨欣 發自新加坡

刊登於 2023-07-20

#俄烏戰爭#對談#政治倫理#評論

面對俄烏戰爭的持續,當聯合國無法在國際法框架下進行干預時,其他願意支援的國家可以做些什麼,我們應當怎樣評判它們的行為?

當我們身處戰爭的範圍之外,「圍觀」這場戰爭時,又是否有自己可以盡到的責任?

在端傳媒與戰爭倫理研究者袁源、政治哲學學者林垚的訪談中,我們談到不同的角色與位態(positionality)面對俄烏戰爭時的三重責任:處於戰爭國家中的民眾該負什麼責任?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有什麼責任?反戰與旁觀者有什麼責任?

在訪談的上篇,兩位學者談到在一個缺乏合法性的政權下,普通民眾是否應該對戰爭的發動負有責任,又能如何負責。而在訪談的下篇,我們會繼續探討另外兩個角色在面對戰爭時的責任。

對國際社會來說,當聯合國的框架「失效」時,各個國家如何衡量自己的利益與責任做出不同的行動,道德的考量與現實的考量是分開的嗎?而對於什麼是「正義」的戰爭,基於各自歷史背景又有怎樣的不同看法?

對個人旁觀者來說,用什麼樣的「和平立場」來面對戰爭是比較合理而自洽的?並非完全不能理解左翼,但批判「北約東擴」的左翼論述為何有自相矛盾之處?而在批判左翼的同時,我們又會否落入另一種危險,即忽視了合法政體在對外關係上的劣跡?左與右的思維同時面臨哪些陷阱,侷限了人們對戰爭倫理的討論?知識份子在關於戰爭的公共討論中,是否比普通人有更多的義務去辨明是非?

討論「責任」,並非怪罪,而是思考怎樣的正義應該被主張,而責任可以如何指向行動與改變。

以下為訪談的下篇。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