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台北當代2023觀察:藝術博覽會的弔詭角色,叛逆可能在此發生嗎?

當我們在一個場合面對上千作品,聆聽各種解說,很容易將所有實驗、叛逆、衝突當成已知美感的手段,藝術彷彿成為一個可知的標準

2023年5月12日,第四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3年5月12日,第四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汪正翔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3-05-16

#台北當代#當代藝術

特約撰稿人 汪正翔 發自台北

汪正翔,台灣當代攝影家,以攝影為媒材,主要探究觀念藝術之後,攝影與藝術之關係。 現從事攝影教學、評論與創作。

我常常偷聽藏家在說「藝術就是要源自生活」、「這個技法非常的強烈」,「我覺得這背後讓人觸動」。藝廊跟觀眾介紹也是如此⋯⋯

第四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剛在週日落幕,身為拍過三屆台北當代的攝影師,每次前去拍攝,我基本上都蠻開心的——畢竟可以看到很多書本中的經典大師。但是頭幾年拍台北當代,我還是有一種身在異地的感覺,或許是因為這些高價的作品跟我的生活階層距離太遙遠了。不只是作品價格問題,還包括人們的衣著。我記得每次要去拍照,我都思考自己到底要怎麼穿,才不會看起來像是一個很低階層的人。

另外一個原因是,我平常關心的藝術,在這裡並不重要,我只是一個龐大體系當中的一個環節,就跟那些在門口舉牌引導觀眾入場的人一樣。不過拍到今年,我可以比較平靜地看待這一切了。我發現台北當代有一些變化,這或許也可以解釋我心境的轉變。

2023年5月11日,第四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3年5月11日,第四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1.觀念攝影絕跡

最後能夠在藝博出現的,仍然是在畫面上直觀可以感受張力的作品,而致力於去除作品體驗的觀念攝影與行為,就幾乎在藝術博覽會之中絕跡。

第一個感覺是觀念藝術、攝影、錄像越來越少。我記得2019年第一屆台北當代,讓從事觀念攝影的我覺得我的時代要來了。因為現場非常多前衛的攝影、錄像作品,譬如白南準、Thomas Ruff、Andreas Gursky、Thomas Demand等人。還有ㄧ些早期現代主義攝影的經典之作,譬如Robert Mapplethorpe,雖然沒有那麼觀念,但是目睹真跡還是非常的振奮。另外有一些則是針對台灣口味的日本攝影大師,如杉本博司、荒木經惟。

但是到了最近今年這次台北當代,除了Wolfgang Tillmans仍然一支獨秀之外,Thomas Ruff的作品變成小小幾張。除此之外就沒有什麼前衛攝影大師的作品。這並不一定是攝影沒有市場的緣故,而是觀念藝術攝影沒有市場。致使最後能夠在藝博出現的,仍然是在畫面上直觀可以感受張力的作品,而致力於去除作品體驗的觀念攝影與行為,就幾乎在藝術博覽會之中絕跡。

2023年5月12日,第四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3年5月12日,第四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2.繪畫仍是主流

相應於行為、錄像、裝置的減少,就是繪畫作品越來越多。作為一個不懂繪畫的創作者,我只能提出一些粗略的觀察,譬如大藝廊多推出抽象表現主義的繪畫,某種程度不免落入了「殭屍形式」(Zombie Formalism)——一種偽裝先鋒實則迎合大眾的抽象繪畫。它的特徵就是包含了大眾理解的現代藝術風格,譬如極簡主義、色域繪畫、物派、新表現主義,好像現代繪畫的輝煌時代還沒有過去。但是相比於他們的前輩,這些作品並沒有強烈的意見,因此非常適合放在豪宅的客廳。

小藝廊則偏好壞繪畫(bad painting,運用塗鴉技法、素人風格、混合多種材質)或是普普風的繪畫。但是它們並沒像是後現代藝術那樣強調建構的痕跡,使得作品具有一種虛假感(暗示權力的運做)。相反的,這些凌亂的筆觸、幼稚的圖形仍然讓人覺得和諧。至於書本上所描述當代藝術之中具象繪畫的復興,在藝博現場顯然看不出來。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