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女性主義的具體生活:我們需要其他女性作為人生楷模嗎?

歷史書上滿是男性的樣子,語文課本裡多是男作家的選篇,女性除了是誰的妻子,誰的女兒,還能是誰?

插畫:Mantha Mok

刊登於 2022-12-25

#女性主義的具體生活#女性主義

【編者按】某天端的編輯記者們聽到讀者L的困惑--L二十多歲,是個做科研的博士生。作為科研界的少數,她的困擾是:女博士怎麼總被人說是沒趣的人?實驗室裡的男生怎麼總覺得女性做些穩當的技術活就好了?Lab coat裡面穿小背心怎麼就不行?……直到她發現,科學界也有一些不太典型的女性教授,她才覺得:啊,原來(女)人可以活成這個樣子。

這個世界無疑一直在給女性們灌輸「完美現代女性的樣子」:最好事業有成,但在家仍對丈夫小鳥依人,家事一點不落下,跟公婆和和氣氣,孩子教得品學兼優,身材臉蛋還永遠停留在25歲。我們的確好像需要比較不典型的女性role model,去告訴我們作為女性的人生也有別的可能。但問題還沒停止:一個女性主義者,如果role model都是男人,可以嗎?有role model是不是也在神化別人?

在「女性主義的具體生活」系列的第一期,我們討論了女人是不是就得負責洗碗的問題;而這一期,由讀者L的困惑開始,編輯S和E﹑記者I,和我們的撰稿人T,展開了一場關於「女人如何學習成為女人」的討論……

讀者L:

Role Model對我來說,可能代表了一些我想追求的人生理念,或者,他們活成了我想要的樣子。

我不太記得小時候的「Role Model」是誰,但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在一本人物傳記的書裏,會把愛迪生、牛頓、居里夫人三個人放在一起。那時候像其他小朋友一樣,第一個理想就是要當一個「科學家」,於是在那本書裏,居里夫人就顯得很特別:一來她是唯一的女性,二來她又是少數拿過兩次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其實從小到大我的職業理想一直在變,有想過律師、設計師、醫生等等,後來選專業時,各種機緣巧合下又回到科研。

我所在的研究領域裏,無論是比較有成就的科學家,還是學校的教授,男性佔7、8成,甚至同組男同事偶爾會說,「實驗室裏的技術崗蠻適合女生的,薪水不錯、穩定、工作內容又不太需要有挑戰性。」他可能無意冒犯,但我會覺得很不適。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