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國際深度

美國中期大選特稿:面對2024後的台海危機,美對台的「戰略模糊」還能持續嗎?

或者我們應該停止問「美國是否協防」的問題了。

2020年7月6日,一架「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在停泊南中國海的列根號航空母艦降落。

2020年7月6日,一架「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在停泊南中國海的列根號航空母艦降落。攝:Samantha Jetzer/U.S. Navy via AP/達志影像

特約撰稿人 李可心﹑李愛錚

刊登於 2022-11-07

#2022美國中期選舉#台美關係

(李可心﹑李爰錚:美國台灣觀測站共同編輯)

今日(11月8日)為美國中期選舉(台譯:期中選舉)日,35席參議員﹑435席眾議員,以及36個州長席位都將面臨改選。由於中期選舉更聚焦於國內議題以及黨派角力,加上美國對台態度具有跨黨派支持,抗中政策亦有民意基礎支撐,多數分析皆認定台美關係深化與正常化的走向已為長期趨勢,就算國會大幅換血也將延續,選舉對美國外交政策的影響不大。然而,如考慮此場選舉同為 2024 年美國第 47 屆總統選舉前哨戰,以及在中共二十大後備受討論的中共「攻台時程」,這場選舉對台海意義便非同小可。端傳媒訪問了幾位專攻台海問題的智庫學者,除了討論近期廣受關注的攻台時程,也探究第 47 屆美國總統可能面臨的台海局勢--在中共脅迫上升之際,台灣和美國能如何合作及準備?

第 47 屆美國總統將面對怎樣的台海情勢?

在此次中期選舉中,由川普支持的候選人在共和黨的各州參眾議員初選取得重大勝利,然而如此的優勢是否能在全國性大選中延續?這將是川普個人以及共和黨策略人士衡量 2024 候選人的重大指標。而對民主黨而言,即將年過八十的拜登,是否將作為民主黨 2024 候選人?這次選舉也將是一大衡量基準,了解選民對於該位總統與民主黨當前執政策略的接受度。在美國兩黨策略人士關注著中期選戰,考慮總統推派人選時,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則在中共二十大將領導班子全面代換為忠誠下屬,顯示極權與個人獨裁的發展方向。此外,習近平更將「反台獨」寫入中共黨章,讓國際更加關注且擔憂習近平個人對台灣議題的態度與他的「攻台時程」。

綜觀目前提出的「攻台時程」,2021年三月,時任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海軍上將戴維森(Admiral Philip Davidson)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中國計劃在未來6年具備侵台能力的說法,讓2027年的時間點被稱為「戴維森窗口」,然而今年十月戴維森參加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的會議時,表示不排除更早進犯台灣的可能性;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伯恩斯(William Burns)10 月初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CBS News)專訪時則警告,習近平已指示解放軍在 2027 年前做好武力犯台的準備;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答案較為模糊,布林肯十月中在史丹佛大學與前國務卿萊斯(Condoleezza Rice)對談中,表示中國當局正在「大大加快」實施吞併台灣的計畫。台灣方面,國防部長邱國正則在 10 月 6 日於立法院首訪時,研判2025年中共將具備全面犯台能力,並指出該年解放軍攻台的成本與損失將降至最低水平。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