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贊郁《分手的決心》:土崩瓦解時的愛,不是蛇蠍美人,而是王佳芝

為了那些體驗過失去某人或不得不放手的人,也為了那些了解微妙浪漫關係、和難以定義的情感經驗的人⋯⋯
《分手的決心》劇照。
韓國 影視 風物

睽違大銀幕六年的韓國導演朴贊郁,以《分手的決心》(2022)奪得今年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這距離他上次憑《蝙蝠:血色情慾》(2009,陸譯《蝙蝠》,港譯《飢渴誘罪》),在坎城拿下評審團獎,已經過去了十三年。

該片發行公司CJ的國際電影業務部負責人Jerry Ko在接受《好萊塢報導》(The Hollywood Reporter)訪問時表示,《分手的決心》是大師的轉型之作。朴贊郁過往的作品都很「硬核」,但這次卻以「類型混合」的情節劇形式,完成了作品風格、深度及情感的轉變。

《分手的決心》由湯唯擔綱女主角,7月15日在台灣上映後,首週末就打破朴贊郁在台開片票房紀錄(突破190萬台幣);7月21日在香港上映後,首週末的累計票房更迅速衝破了百萬港幣。該片的串流平台獨家發行權已被Mubi拿下,預計今秋登陸北美,唯目前仍未有在中國大陸院線上映的任何消息。

這也是朴贊郁迄今為止最為內斂純粹的作品,用他自己的話說,這部電影「很安靜,一點也不顯山露水。」不同於以往「刺激末梢神經」的暴烈,這一次他「刻意塑造了一種更為傳統、經典的風格。」

對屢次拍過大尺度亂倫情事的朴贊郁來說,這是他有史以來「尺度最小」的禁忌題材了,對「外遇」的呈現,也和《相見恨晚》一樣古典。《相見恨晚》是朴贊郁從小就喜歡的作品,他稱之為一種「成熟愛情故事的原型」。

《分手的決心》劇照。
《分手的決心》劇照。

朴贊郁有史以來「尺度最小」的禁忌題材

刑警查案時愛上了他的嫌疑人:一個危險如謎帶有致命吸引力的異國女子。故事的開局,很像早年好萊塢黑色電影的套路,但一路展開,卻通向愛情。

而在讀完幾乎所有朴贊郁關於該片的訪問之後,我可以確信:《分手的決心》就是一個愛情故事——它不是帶有愛情片元素的的警匪片,而是有懸疑罪案元素、把男主角設定為警探的愛情片。

朴贊郁提到這部電影背後的靈感來源包括:他最喜歡的瑞典著名偵探小說系列主角Martin Beck;鄭熏姬演唱的老歌〈迷霧〉和反復出現這首歌的金洙容作品《霧津》(1967);以及經典外遇電影《相見恨晚》(Brief Encounter,導演David Lean,1945)。

這三條線索加起來,也勾勒出了《分手的決心》的輪廓:一位警探在迷霧般的場景裏,陷入一場難以抵擋的婚外之愛。

《相見恨晚》裏,女主角有句對白是:「我沒想到這樣激烈的事會發生在普通人身上。」朴贊郁並不喜歡「硬漢偵探」或者天才偵探,他說自己想塑造一個「普通」的警探,但形象又要乾淨和藹,彬彬有禮。於是,我們看到了溫柔、生活秩序井然、有古怪幽默感的男主角海俊。遇到瑞萊,則讓他陷入驚濤駭浪。

婚外情是不容於世的禁忌,但對屢次拍過大尺度亂倫情事的朴贊郁來說,這是他有史以來「尺度最小」的禁忌題材了,對「外遇」的呈現,也和《相見恨晚》一樣古典。事實上,David Lean的《相見恨晚》是朴贊郁從小就喜歡的作品,他稱之為一種「成熟愛情故事的原型」。

《分手的決心》劇照。
《分手的決心》劇照。

跟監也是凝視:噩夢之由來

瑞萊的「罪」具有雙重意義——殺人之於法制,是罪行;外遇之於婚姻,也是罪行。而刑警海俊,在職務與婚姻雙重層面都身處「制度」之內,但他迷戀上了被制度討伐的罪犯,並為了她原則失守,全盤崩壞。

《相見恨晚》對《分手的決心》最顯而易見的影響,是這兩部電影都將「偷情」與「犯罪」相連結。David Lean把中產階級婚外情拍得像是有懸疑感的犯罪片,朴贊郁則得其精髓,用懸案外殼包裹一段情難自禁的愛。

《相見恨晚》的女主角貫穿全片的敘述裏,最強烈的情緒就是犯罪感。隨著男女主角越陷越深,高反差夜景裏,兩人偷情的月台與暗巷,就像滋生罪惡的犯罪片場景。激情升至頂點險些被撞破時,女主角倉皇逃走,在街邊遊蕩找長凳坐下,更被夜巡警察上前關切。

《分手的決心》則直接讓警察愛上了罪犯。瑞萊的「罪」具有雙重意義——殺人之於法制,是罪行;外遇之於婚姻,也是罪行。而刑警海俊,在職務與婚姻雙重層面都身處「制度」之內,但他迷戀上了被制度討伐的罪犯,並為了她原則失守,全盤崩壞。

愛是怎樣遞進的呢?跟監過程中的凝視,開啟了無窮想像。

海俊監視(凝視)瑞萊的一舉一動,想像自己就在她身邊。《相見恨晚》裏,女主角也曾想像她愛的人下火車、沿街回家、他的妻子在大廳迎接⋯⋯她還想像倘若彼此在未嫁未娶時相遇的美好未來,但美夢最終只能結束。朴贊郁則往前多走了一步,讓美夢變成噩夢。

《分手的決心》劇照。
《分手的決心》劇照。

成年人才懂的故事?

比出軌這件事本身更讓人有代入感的,其實是瑞萊所象徵的每個成年人都會經歷的複雜心理變化——她可以是誘惑、契機、動力或遺憾,她可以是任何的人事物,或者可能性。

《相見恨晚》的結局是一個「分手的決定」,而《分手的決心》的英文片名是「Decision to Leave」——朴贊郁不斷提到:這是一個成年人的故事,是為了「那些體驗過失去某人或不得不放手的人」而拍,也是為了「那些了解非常微妙的浪漫關係和難以定義的情感經驗的人」而準備。他認為觀眾需要足夠的生活經驗,才能「欣賞和真正享受」這部電影。

體認過感情複雜性的人,會更懂片中的矛盾心跡:不該發生的情愛,是驚心動魄體驗,卻也讓人無法面對。David Lean的男主角不堪重負,只能從英國搬去非洲;朴贊郁的海俊則因情感淪陷,職業操守崩塌,搬回霧濛濛的鄉下小鎮。

David Lean的女主角說:「我知道這是結束的開端。不是我對你的愛的結束,而是我們在一起的結束。」她也想過一死了之,但她不像瑞萊那樣決絕。

而我個人覺得,比出軌這件事本身更讓人有代入感的,其實是瑞萊所象徵的每個成年人都會經歷的複雜心理變化——她可以是誘惑、契機、動力或遺憾,她可以是任何的人事物,或者可能性。

「她」實實在在出現過,在人生某個階段激活了你內心的一潭死水,甚至徹底改變了你。但你無法不計一切代價追隨,乃至選擇另一條人生道路。「她」讓你觸碰禁忌,甚至不惜顛覆自我,但你並沒有勇氣真正撥開迷霧去面對自己。於是她被永遠埋葬在了海的下面:你的心裏面。

《分手的決心》劇照。
《分手的決心》劇照。

外遇的古典式呈現

過去的朴贊郁一直在主動進攻,用刺激感官的暴烈視覺,打開觀眾的欲望通路,去迫使人思考。而《分手的決心》姿態內斂不再進攻,想嘗試吸引觀眾主動上前。

相比朴贊郁以往作品在韓國本土的大受歡迎,《分手的決心》的反響很慘淡,上映半個月,觀影人次才勉強破百萬(120萬觀影人次才能收回成本)。這與前作《下女的誘惑》(428萬觀影人次)形成了巨大反差,而且《下女的誘惑》在韓國還有粉絲自建的「同人網站」。

有些韓國觀眾認為《分手的決心》遇冷,是因為有「美化外遇之嫌」。所以有趣的是,這明明是朴贊郁拍過罕見的老少咸宜之作,卻反而不太被自家觀眾青睞。

作為轉型之作,朴贊郁說這次他「試圖追隨那些韓國電影大師們的腳步」。過去他一直在主動進攻,用刺激感官的暴烈視覺,打開觀眾的欲望通路,去迫使人思考。而《分手的決心》姿態內斂不再進攻,想嘗試吸引觀眾主動上前。

《分手的決心》和《蝙蝠:血色情慾》的原型故事其實很相似。同樣是不倫男女,臨死前同樣要去海邊。但朴贊郁這次化繁為簡,沒有了濃墨重彩的血腥,也去掉了探討人性命題的更大企圖心。慾望的掙扎也不再追求高度形式感,而變成了向內探看的「走心」之旅。

所以朴贊郁認為「如果說我以前的電影是緊張的⋯⋯那麼《分手的決心》則是一部微妙而潛移默化的電影。」

《分手的決心》劇照。
《分手的決心》劇照。

不是「蛇蠍美人」,是王佳芝

這種微妙,當然和湯唯密不可分。瑞萊完全是為湯唯量身定做的角色,她有一種過往朴贊郁的女性角色身上從來沒有的衝突感:既優雅又粗礪,既危險又脆弱,既複雜又單純。她像大海一樣變幻無常,又像流沙一樣輕易破防。

有評論稱瑞萊的人設,是黑色電影中的「蛇蠍美人」,這並不準確。

瑞萊一開始確實是帶有目的,對海俊施展魅力,這一階段的她,還算符合蛇蠍美人把男性當「工具人」的特質。但當海俊說出那段「崩壞」表白後,瑞萊就變成了為愛淪陷的王佳芝——這是屬於湯唯的部分,也是和以往朴贊郁電影裏那些充滿殺傷力的強勢女主角們完全不同之處。

我們不妨對比一下湯唯和《蝙蝠》裏的金玉彬。這兩個充滿誘惑的角色,都讓男主角毫無辦法,但又並不相同。

瑞萊完全是為湯唯量身定做的角色,她有一種過往朴贊郁的女性角色身上從來沒有的衝突感:既優雅又粗礪,既危險又脆弱,既複雜又單純。她像大海一樣變幻無常,又像流沙一樣輕易破防。

金玉彬是很典型的朴贊郁電影裏的女性形象——她看上去精緻易碎,但並不真的脆弱,反而極為強大。她是能把宋康昊飾演的神父拉進地獄的慾望女神,而愛情也填不滿她的慾壑。但湯唯的瑞萊,一旦被愛情擊中,就從蛇蠍美人瞬間變回了決定保護易先生的王佳芝。

當初《蝙蝠》宣傳時號稱是「韓國版《色,戒》」,其實那部電影和《色,戒》大相徑庭,反而十多年後,在愛情面前潰不成軍的瑞萊,本質上和王佳芝沒有區別。金玉彬願意和愛人同歸於盡,但瑞萊卻寧肯自我犧牲,也要讓海俊回到「崩壞」之前的樣子。

湯唯給我的感覺,一直是適合演那種站在懸崖上無路可退的角色。所以,看到瑞萊的奮不顧身,自然覺得這是她的「本色演出」。湯唯受訪時也說過,瑞萊在任何情況下「都只有一條前進的道路,沒有其他選擇」。

朴贊郁認為,在這個故事裏,女人具備實現慾望的勇氣,而男人沒有那份勇氣。愛情的結局固然遺憾,但他真正想強調的是:「這是一個關於失去的故事。」

懸案未解,才會縈繞心頭;永遠失去,才會長記心間。這顛撲不破的道理,是成年人才懂的況味,想必也是許多觀眾最有共鳴之處。

讀者評論 8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很同意,只有真正體會過深刻的愛情後,才會明白那些不能言說的。

  2. 就是一個農村婦女,沒感覺有多演技好。

  3. 昨天正好看了郑裕玲采访汤唯,她的粤语真是震惊我了,知道好,但没想到这么好

  4. 👍....瑞萊卻寧肯自我犧牲,也要讓海俊回到「崩壞」之前的樣子。

  5. 虽然理智上觉得这段爱情由来得有点没头绪,但爱情,尤其是婚外情,多半是不知道哪个瞬间的迸发,才让人深陷其中的情感。瑞莱在开门时一把抱住海俊的瞬间,让我真正陷入了他们的爱情。

  6. 梨浦的大海太美了,一直在想孔子得山和水在電影裡究竟寓意什麼。

  7. 難怪我總是會想起《Carol》,原來大家也inspired from《相見恨晚》,也把犯罪和愛情連結在一起(雖然風格迥異).原來也不是只有我在這樣臆想,太好了!你的這篇影評十分精彩,可再三細味,謝謝你!

  8. 最觸動我「婚外情」的電影是 "The End of the Affair"(1999) 導演 Neil Jord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