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半封城一週過去,全民檢測開展到第11輪,確診個案仍有續增。42歲經營車房的朱先生直批政府反應「不夠」、「太慢了」。「看看國內、珠海,其實一有狀況,是好快(封城)的」,在電話裏頭的他快速思考一下,說不知道是否因為澳門「沒有專業人士」,導致收效甚微。
6月18日,澳門爆發新一波疫情,確診個案在2週內累計破千。7月11日,政府實施7天有限度禁足,截斷社區傳染源,其後宣布措施延至22日。截至17日,澳門累計有1765宗確診。
這段期間,當局實施嚴格的防控措施:戴錯口罩會被檢控;狗隻不能上街便溺;上巴士要有許可證。但是同一時間,亂象四出引發爭議:僱主無須出糧;隔離酒店員工爆疫;完成隔離者需再次隔離。7月15日,一隻處於封控大廈的小狗因噎到窒息,獸醫花了一個半小時才到場,小狗最後失救死亡,事件引來公眾反彈,當時一名政府醫生回應稱,「市民需懂得為動物做急救」。
特首賀一誠自7月1日起,已連續18日沒有露面。如今半封城再延5天,朱先生認為,為了回復正常生活狀態,還是要繼續封下去。他明白,那不是件簡單的事,但如果國家隊有人出手,「就會沒事。」至於國家隊的人選,「可以是解放軍」。
放眼澳門,也不是每個人都對清零抱有信心。在每日1快測、2日1核測的高頻率下,人們開始抗疫疲累,討論是否應「共存」。吊詭的是,在賀一誠強調「不會躺平」之後,針對違規者以及抱有共存想法的人,一套民間自發的舉報批鬥機制正在出現。
無薪者、失業者:不是病死便餓死
電話接通以後,Jassy開始飛快地說,「這跟兩年前不一樣,兩年前也有封城,只是一兩個星期就回復正常。但現在好令人擔心,已經有好多家務工確診了。我們現在已經沒工作3個星期了。」
Jassy是澳門進步家務工工會主席,在澳門當家務工已經7年。她記得,疫情在社區爆發那天,僱主問她要不要待在她的家,直至疫情過去。當時Jassy正在外面,擔心自己已經暴露在風險之中,她不想感染僱主家中老人跟小孩,所以拒絕了,「我留在自己家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