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父親節:爸爸羞辱、豬隊友抑或當代暖爸?網路時代父親形象的構築

雖然華人之父親多是家族象徵,台灣八八父親節亦曾是愛國主義產物,但網絡時代的曬娃/sharenting還是帶來緩慢變革⋯⋯

2016年6月19日,中國杭州,父親們打扮成超人背著孩子參加俯臥撑慶祝父親節。

2016年6月19日,中國杭州,父親們打扮成超人背著孩子參加俯臥撑慶祝父親節。攝:Visual China Group via 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 鄧正健

刊登於 2022-06-19

#父親節

鄧正健,香港文化評論人,劇場研究者。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博士,曾於多間大學任客席講師,從事文化及藝術評論逾二十年。著有個人評論文集《道旁兒》。現居英國。

又到父親節,社交媒體上一片分享跟父親慶祝節日的帖文,禮物與美食,然而在此當下,亦是一個讓我們反思網路時代教養現象的機會。按每年六月第三個星期日,是很多國家的父親節。這個節日的由來是源自一個平衡原則:對父親需要有著跟對母親同等的重視。而父親節跟母親節兩個節日,皆起源於二十世紀初的美國。先說母親節的起源,一位名為賈維斯(Anna Jarvis)的女士,一直與母親生活,且終身未婚。1905年,賈維斯的母親逝世, 她一方面為了紀念母親,另一方面眼見很多在一次大戰中陣亡軍人的孤母遺孀孤苦無依,便發起以其母逝世之日為母親節,並極力呼籲官方和民間嚮應。母親節的慶祝活動於1908年5月10日正式開始,到了1913年,美國國會更通過議案,將每年五月第二個星期日定為法定母親節。

至於父親節,則是由一位名叫杜德夫人(Sonora Smart Dodd)的女士,在參加完母親節慶祝活動後發起的。杜德夫人的父親是一名鰥夫,在妻子難產過世後,他獨力撫養六名子女,並一直沒有續弦。1909年,這名父親去世了,杜德夫人有感父親對家庭的付出,便效法賈維斯的做法,推動設立父親節,並在1910年舉辦第一次父親節活動。卻直到1972年,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遜(Nixon,尼克森)才簽署法案,將六月第三個星期日(也是杜德夫人之父逝世之日)定為法定節日。比母親節遲逾半個世紀。

禮物商品進一步強化性別在家庭角色中的刻板印象,如常見的父親節禮物則西裝、公事包(出外工作),運動用品(好動),電子產品(兼具工作和娛樂功能)等。

母親節之所以流行,有其歷史因素:因為一次大戰,產生大量父親缺席的家庭,從而令母親對子女的付出變得更能感染當時的美國社會。不過當中亦另有文化和心理因素:在傳統家庭結構中,母親一直承擔著撫養兒女的責任,即使不在戰爭時期,兒女跟母親的關係一般遠比跟父親親密。心理學上亦有孩子跟母親的「感情紐帶」(bonding) 的分析,強調在孩子在早期成長階段中,由對母親的依賴而產生安全感,而在這種關係紐帶中,父親往往是不在場的。換言之,歌頌母愛既是人類文化中的常態,也是人類成長條件使然的普遍產物。反而像杜德夫人那樣,因母親早逝而令父親必須「父兼母職」,讓父親展露對家庭關係的付出,才不是在傳統家庭結構下的常態。父親之愛,自然也不是文化中最流行的產物。

2021年5月29日,貴州遵義,爸爸手抱嬰兒在廣場上散步。
2021年5月29日,貴州遵義,爸爸手抱嬰兒在廣場上散步。攝:林振東/端傳媒

「爸爸羞辱」:刻板印象與節日命名

今天很多國家都跟隨美國,分別在五、六月慶祝母親節和父親節,其中亦包括香港。不過像很多節日一樣,今天的母親節和父親節早已滲雜了許多消費主義的色彩,這不難反映在贈送禮物的環節上:商品廣告一直宣稱,要表達對父母的愛意,就得送禮物,於是你必須消費,並在各種商品中發現子女敬愛父母的美好(但廉價)的故事。而商品亦進一步強化性別在家庭角色中的刻板印象,這恰恰也是兩個節日由來的歷史社會條件。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