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國際書展在兩度延期之後,在2022年6月2日開展,至6月7日將結束。在這期間,臺灣整體每日確診人數仍以萬計,是次書展的舉辦是有陰雲聚集其上的。關於疫情的估算以及防疫措施要求,在開展前對於書展本身仍存在不少爭議,開展前一週,也有不少大型及中型出版商退出,包括雜誌媒體及童書出版社。
亞洲華語出版界中最整齊健全
臺北書展可說是亞洲華語出版界大型書展中,目前看來最整齊健全的,有險可守,難言放棄。
然而縱觀兩岸三地,還有更大的陰雲:擬將在7月下旬舉辦的香港書展,出現數個中型出版社(山道文化、蜂鳥出版、有種文化,均曾出版社運書籍)不獲批出攤位的消息;中國大陸各大城巿仍因未能清零而存在封城疑雲——其中上海書展本一度是全中國最喧囂熱鬧的書展,在上海封城之後真是再休提起。
因此,臺北書展可說是亞洲華語出版界大型書展中,目前看來最整齊健全的,有險可守,難言放棄。或者文化部堅持開展,亦是有心要與大陸的封鎖措施作個對照:與疫症共存、嘗試開放回復正常生活與經濟活動。
只是上有政策,民間的步調卻未必能夠一致。出版商退出,乃是因為估算疫情影響人流(也包括消費模式,我想實體銷售在疫情期間很是缺乏信心),無法回本,加上傳染等不穩定因素,不如不做。少了參展商,競爭性減低,剩下來堅持者會否更加容易回本?執筆時2022 臺北國際書展已開展三日,周五端午節晚及周六晚的延長期已過,可說已見了高峰期的表現。然而疫情加上連假回鄉潮,最終結果仍是難以捉摸,一如臺灣天氣晴雨不定。
書業職人:昂揚,專業與耕耘
看來臺北書展因為卸載了一些規模、人流的規格,反而突出了本身的核心價值,所謂的書卷氣,包括尊重文學、文字與藝術。
今年筆者在台,香港文學館組織了有種文化及其它香港文學書籍越洋前來參展開設攤位,評說難免加入了參展商的角度。向開設大型攤位的同業打聽,他們說開展首日營銷不錯,甚至高於往年第一日;但在高峰期的表現則較往年稍遜;他們認為是連假影響。往年書展優惠有與車票掛鉤,如此可以提升由他省來臺北的人數;今年不知此項優惠是否持續,但見臺北書展官網是大推「優惠券」,意在提升銷售數量。
書展與營收數字始終掛鉤,觀察書展不能忽略金錢經濟的命脈。猶記得在開展前收拾攤位,同業有忐忑道「今年人可能不會很多哦」,我握拳衝口而出「加油」,對方自然應道「我會努力的」。這種書業的職人的昂揚,是很喜歡書這個行業的人才會有的表現,而在臺灣的大型出版社中,這種人很多,感覺比在香港來得更強烈,我想臺灣書業的專業性在這方面有特別感動人的力量。而臺北書展第一日的「專業日」在香港看來也是特別奢侈矜貴的,那是一種對行業的耕耘。
因為參展商及人流的減少,展場的空間感更為寛廣,數個大型文學出版社包括聯合文學、印刻、九歌洪範爾雅三社集結都在D區,攤位開揚明亮,文學作家燈箱海報搶眼,書在架上及平面處是疏落有致,走過那區時書卷氣特重,令人不敢迫視。還有文訊及獨立出版社的「讀字便利店」,攤位設計都很特別,文訊走「文學莊稼」的農舍風,「讀字便利店」走雜貨生活風,均預留空間予自辦活動,以此帶動攤位人流及與嘉賓的交流互動,這樣用補助也是對的。
這個組塊中最「奢侈」是《聯合文學》雜誌的攤位,當空垂下數十布幅,上印《聯合文學》的各期封面,風格感極強——而現場並不售賣雜誌,攤位無人收銀而直接成為一個展區。這可謂把「書展」的「展」字用到極致、同時又把銷售重心偏重於網上,極是大膽(某程度也省了人手的經費)。
疫情的不可捉摸重組了經濟型態、關懷重點以至鎂光焦點。就如新近在香港辦的ART BASEL,香港藝術人表示為許多外國畫廊及作品未能來港而讓本土藝術家有了更多機會,看來臺北書展因為卸載了一些規模、人流的規格,反而突出了本身的核心價值,所謂的書卷氣,包括尊重文學、文字與藝術。
展覽:與香港之不同
但文學出版社、文學雜誌的攤位空間中,又真的有展示自家出版與台灣歷史揉合的簡史,這裡有種低調的尊嚴。又如書展中沙龍均是四面來風不設圍牆,在周六夜晚的沙龍中播放法國前衛舊電影真是令人有點咋舌。
以往我來臺北書展,覺得人潮尖峰時期的它已和香港書展差不多;但今年種種的因素加起來,我聽尖峰時期走過書展的香港文化人如曾志豪、梁芷珊都說感覺和香港很不同。在疫情期間突出文青傾向是否一個好選擇?也許有機會,因為在疫情期間我去的文青CAFE好像都還是很滿。
如果說臺北書展和香港書展最不同之處,我想還是展覽部分。香港書展的展覽不在會場,而是在會場外的走道部分,展覽設題要貼近大眾,佈置基礎設備是珠寶展的設備,因此射燈時常太亮、展品說明牌子時常太小,令人氣結。
在臺北書展的展覽設題則至少面向藝術展設計展的高度——今年是第三十屆臺北書展,紀念特展是「HELLO 30!」,展場中佈有十五個「彩色膠囊」——即木板搭成像舊式電話亭那樣的一個長方形空間,在外隱約可見內部是彩色懷舊微波解析畫面為設計元素,頗有點吸引力,而在人流絡繹不絕的會場中也頗見突出,好像是另一時空的絕對領域一樣。應能吸引喜歡在喧鬧中自閉的人群,目測文青御宅皆有,亦有衣著樸素的中年人。
各木箱中,有書展各年的議題,內壁附印剪報,新議題如漫畫加入、綠色印刷等,資料較簡單;歷史味道較重的主題,做得較詳細,像看到民國九十三年郝明義在報章上發表〈臺北書展不能如此下去〉,不禁感嘆緬懷那是一個報章副刊來發酵議題的年代,一個以犀利批判作建言的年代。
木格子最有趣的是一群書業前輩如王榮文、郝明義、趙政岷等,與一群年輕漫畫家、插畫家談「30」,回顧自己的出版人生中的30歲關鍵之年,我聽的那個是林載爵先生在談余英時所說的「歷史的嚴肅感」,旁邊並置是漫畫家韋籬若明非常輕盈和生活化的三十歲漫感,這張力也真的夠。
展覽和書展的最大衝突往往在空間規劃,展覽很需要空間設計的配合,尤其是有足夠空間區隔、轉換氛圍、突出展品,但書展則是寸金尺土每格都是錢。但文學出版社、文學雜誌的攤位空間中,又真的有展示自家出版與台灣歷史揉合的簡史,這裡有種低調的尊嚴。又如書展中沙龍均是四面來風不設圍牆,在周六夜晚的沙龍中播放法國前衛舊電影真是令人有點咋舌。
未來大趨勢:包容?學習?意志?
去年香港書展有書商稱「政治書已經清零」,但有賣社運書的出版社還可以安然把生意做到完展;今年這些書商不少被拒參展。香港書在臺灣尋找印刷及出版出口將是未來大勢所趨,相信將會持續數年。
臺北書展各項大獎亦是華文出版界關注焦點。今年看來,小說組的入圍名單相當有特色,其中類型及通俗的色彩加強了,伊格言《零度分離》、陳雪《親愛的共犯》、陳信傑《柴貓、夢的浮艇與德魯伊》、瀟湘神《魔神仔:被牽走的巨人》、許順鏜《如膚之深》等都因在類型中寫出特色而獲獎,與保持嚴肅文學路線的甘耀明《成為真正的人》、黃崇凱《新寶島》、鄧觀傑《廢墟的故事》、鍾文音《別送》、潘國靈《離》一同並列。
這鮮明的特色與評審團的年輕化有關。而中國大陸作家作品在今次的書展大獎中是赴闕如的。在非小說類得獎書籍中,臺灣本土化的色彩亦是十分強烈,但廖偉棠《玫瑰是沒有理由的開放》及韓麗珠《半蝕》是其中香港代表。
有記者問我,文化部長李永得說臺灣現在是亞洲最有出版自由的地方,我痛道,以前這個形容是屬於香港的。去年香港書展有書商稱「政治書已經清零」,但有賣社運書的出版社還可以安然把生意做到完展;今年這些書商不少被拒參展。香港書在臺灣尋找印刷及出版出口將是未來大勢所趨,相信將會持續數年。
我希望臺灣的出版界及巿場能夠包容這些,也希望在臺港人可以帶動出版業的經濟向上;希望臺灣讀者能夠對香港書籍的興趣持續,而在臺的香港讀者則可學習到臺灣讀者口味的多元。就我們擺攤所見,我們的書籍銷售都傾向平均,看來冷門文藝的作品都會有文青「試書」,這本是做文藝書的人夢寐以求的。
我希望臺灣的出版界及巿場能夠包容這些,也希望在臺港人可以帶動出版業的經濟向上;希望臺灣讀者能夠對香港書籍的興趣持續,而在臺的香港讀者則可學習到臺灣讀者口味的多元。
當然臺北書展也有很商業的部分,像我的攤位附近的洗手間,就有很熱心的推銷人員不斷攔截出入洗手間的人試圖派發單張,如果我一天在書展做九小時上三次洗手間,就要被他攔截六次。這種積極程度連香港都沒有的。而書展會場在完場前半小時就開始趕人的兇狠也頗令人驚訝,還有直接截電的,這部分不免很不書卷。
香港文學館的小攤位位處邊陲(鄰近烏克蘭展覽區域是我們慶幸認同的),旁邊的攤位都很清閒無視營收壓力,但我們是很努力推書,或者是以書為交談開始的切入點,談天交流加LINE,我也見到以前在香港大埔見過的手足。亂世中的香港人明白一切並非必然,像張愛玲的一個比喻,寒天裡用手護著的一個小火焰。
筆者在今次書展參與多個活動;因有活動取消,香港文學館再增加了活動。同時參展書種及數量都沒有減少(還向別家出版社借來與香港有關的書),聘請的兼職顧店人數也沒有減少,我在台上發言、接受傳媒訪問、向同事解說時都說,珍惜相聚。在民主社會或太平盛世,書展只是每年一度的定期活動,但在亂世與封鎖中,能夠突破許多阻隔而見面,就是難得的緣份,或者沒有下次了。在疫情亂世中,我在臺北書展感受到的不是小確幸,而是到達底蘊之處的意志、堅持與素養。
TO mark1st :台灣哪個通古斯族人敢代表台灣人說南島語言是台灣人使用的主要語言?願聞其詳。
[用的语言是南岛鸟语系],看在台灣人眼中真有種平行世界感,原來台灣人在他國眼中這麼厲害,講著海岸阿美語的人可以跟講著知本卑南語的人,以及講帕勞語的人,用各自的語言就可以直接溝通,台灣人真是語言天才。
“赴阙如”应是“付阙如”?
与台湾人交流数次,我感觉华语书展在那办不合适,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用的语言是南岛鸟语系,华语也行,汉语书展也罢,台湾办不合适,一个通古斯族的口操南岛鸟语系的人代表华语不太合适吧😀😀😀😀😀
個人覺得台灣出版與香港最大的不同是,台灣有大量的高質量各類譯作,香港除了原版書籍滿足精英階層,大量中文書籍集中在旅遊 美食 補教.
香港書展,搞弄現在那個死樣……唉!將來有機會,會去一次台北書展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