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深度

黎巴嫩大選現場:經濟崩潰和宗教政治背後,仍在尋覓希望的年輕人

「這個國家很偉大不是嗎?這裏的人民不該這樣被辜負。」

2022年5月15日,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前總理哈里里(Saad Hariri)的支持者在住宅區內建起吹起水池,呼籲民眾杯葛議會選舉。水池上懸掛著哈里里的肖像。

2022年5月15日,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前總理哈里里(Saad Hariri)的支持者在住宅區內建起吹起水池,呼籲民眾杯葛議會選舉。水池上懸掛著哈里里的肖像。攝:Hassan Ammar/AP/達志影像

特約撰稿人謝若含 發自貝魯特

刊登於 2022-05-18

#黎巴嫩#全球絕望青年

【編者按】5月15日,黎巴嫩舉行了全國大選。這是該國自中央銀行和國家一同宣布破產,黎磅貶值超過90%以及貝魯特港大爆炸等一連串危機發生後的首度議會選舉。這些危機都指向同一個原因:傳統宗派政黨的腐敗與失能。2019年,數十萬黎巴嫩人走上街頭,反對宗派政治,呼籲建立公民國家,也由此催生了不少新興政黨和致力於推翻傳統政治格局的獨立候選人。

今次大選結果表明,傳統大黨真主黨和其盟友失去了過去幾十年來在黎巴嫩議會中占主導地位的多數席位,同時,有16名反對黨的獨立候選人闖入議會,與2018年的選舉相比,增加了15個席位。儘管重大改變在短期內仍難以發生,但這一結果仍撼動了傳統大黨的地位。

繼續打破傳統秩序,將成爲一代人的革命。本文記者在大選前一週走進這個國家,紀錄了她遇到的、黎巴嫩的年輕一代,以及他們的掙扎與失落,希望和鬥爭。

5月7日,我在深夜凌晨兩點到達黎巴嫩首度貝魯特拉菲克·哈里里國際機場。走出機場,戴黑框眼鏡、穿一身T恤短褲的黎巴嫩人納伊姆(Naim Abou Darwsh)已經站在一輛老舊的紅色吉普前等了有一會。看到我後,他用中文「你好」熱情地打了聲招呼,又連聲說了三次Welcome後,一腳踩上了油門;經朋友介紹,好心的納伊姆來接我去市區。車剛開出去沒多久,他突然側過頭來對我說:「你在一個很有趣的時間點到了黎巴嫩,這週日是我們國家的大選。」

我順着問他準備投給哪個黨,這個問題打開了納伊姆的話匣,他滔滔不絕地開始講起黎巴嫩積重難返的宗派政治體系、令人絕望的經濟崩潰和他爲支持政黨所做的志願工作。自2021年以來,黎巴嫩本地失業率已經高達55%,人們通過從事不同零工維持生計,納伊姆如今也失業在家,和母親同住在一起。

車快速經過一座漆黑的涵洞駛入市區,夜晚的貝魯特光亮很少——寫字樓外牆沒有在城市裏慣常見到的燈光帶,甚至都沒有路燈或是交通信號燈,僅有的一些微光來自居民樓。汽車經過街道拐角處的垃圾站,食物腐爛的酸臭味伴着夏日夜晚的風彌散開來。我們經過了黎巴嫩一所大學,順着手指過去的方向,納伊姆提醒我,大學附近不遠處的居民樓就是如今他志願服務的政黨「國家公民黨」(Citizens in a State)在貝魯特的辦公室。

在貝魯特待了一週後,我意識到那個深夜的談話並非特例。在我得以開始深入感受這座城市的運轉失靈的同時,每個遇到的黎巴嫩人——常常是年輕人——也不約而同與我聊起這場即將開始的大選,和他們心中的鬥爭。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