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大爆發香港深度

大疫過後,走一趟廟街——這是無家者、移工、鳳姐的救贖之地

「我爬了起來,但看到很多人在大海裏浮沉。你受到別人幫助,那你是不是要幫忙拉其他人一把?」

廟街是香港一條富有特色的街道,也以售賣平價貨的夜市而聞名。但疫情後失去遊客,失去假日的閒逛人潮,昔日熱鬧的著名街道變得寧靜冷清。

廟街是香港一條富有特色的街道,也以售賣平價貨的夜市而聞名。但疫情後失去遊客,失去假日的閒逛人潮,昔日熱鬧的著名街道變得寧靜冷清。攝:林振東/端傳媒

端傳媒記者 李慧筠 發自新加坡

刊登於 2022-05-02

#香港第五波疫情#性工作者#廟街#移工#無家者

【編者按】文中的移工即移民家務工,在香港俗稱外傭。

4月初春,很多人在廟街臨時棲身。失去遊客,失去假日的閒逛人潮,昔日熱鬧的著名街道變得寧靜冷清,唯一響亮的,只有街邊檔播放的Beyond樂隊歌曲《灰色軌跡》。卻也正是這條街,承接疫情中因確診被僱主趕走的移工,和重投工作卻苦無工開的無家者。

「因為經濟低迷,這裏的人正在搏鬥。」在廟街居住的獻主會神父胡頌恆(John Wotherspoon)說。2020年,他和伙伴設立的慈善機構Mercy HK協助無家者住入佐敦平安大樓的賓館,至今年2月,Mercy HK甚至突然化身移工的「民間檢疫中心」。

病毒初發時,廟街一帶是首個因疫情封鎖的地區;之後,油尖旺仍不時登上疫廈名單。在早前禁晚市堂食、限聚的政策下,區內餐廳大閘落地,零售店結業清貨,街上人影疏落,足球場擠滿藍色的檢測帳篷。儘管目前政策放寬,禁令留下的瘀傷,滯後、浮現。

在Mercy HK的耶穌醫生中心(Doctor Jesus Centre)有一幅畫像——在裹布中的耶穌睡在長木櫈上,背景是廟街攤檔、唐樓,一直延伸到對岸的摩天大廈,背靠獅子山巒。胡頌恆說,「幫助無家的人就是在幫助耶穌。」但在廟街,這不只是外籍神父和機構社工幫助弱勢者的故事。

身陷訴訟的Roxan看見胡頌恆後與之相擁,大聲嚎哭。
身陷訴訟的Roxan看見胡頌恆後與之相擁,大聲嚎哭。攝:林振東/端傳媒

一、唐樓姊妹

踏上殘舊的樓梯,胡頌恆重重地敲下木門。「有人在嗎——」他邊喊邊疑惑地掏出鎖匙,推開厚重的白色大門。約500呎的單位裏,只有一個電話發出自菲律賓遠方傳來的通話聲音。

不一會,有人從房間裏走出來。「神父,」紮起頭髮的Joy一臉為難,「Roxan剛在跟律師說話。」名為Roxan的女子看見胡頌恆後與之相擁,大聲嚎哭。神父問:「發生什麼事了?」

31歲的Roxan是菲律賓人,來港做家務工約7年。去年底,她和新僱主之間發生糾紛,現正身陷訴訟。這幾個月,她忙着預備證供,和非牟利機構HELP for Domestic Workers的社工與及律師連線會面。

Roxan想到一時無法支持母親的手術費用,急得哭了起來。她右邊的Magie,手不斷撫順她背上的長髮。她左邊的Joy沉着冷靜,以菲律賓語夾雜英語,不斷低聲重覆:Everything will be fine(所有事情都會好起來)。

Roxan、Joy和Magie原本互不相識,病毒將她們牽繫到一起。最初,Roxan因為留港處理官司,在教堂遇上比她大3年、被僱主終止合約的Joy。她們都是無家可歸的人,又同樣來自呂宋島北部,Roxan和Joy一熱一冷,看起來就像是姊妹。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