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線抗疫醫生:因封控去世的患者可能比病毒致死的更多,已是醫生共識

「抗疫就像坐公交,『共存』是終點,是時候研究何時下車了。」
2022年3月28日,中國上海,封城期間,一名身穿防護衣的工作人員走在通往浦東地區的隧道。
上海封城 大陸 公共政策 公共衛生

【編者按】上海疫情已膠着月餘。截至4月2日,本土感染者破五萬。其中,9成以上為無症狀感染者。在中央三令五申「動態清零」總方針下,4月4日,上海再次啟動全市核酸檢測。截至報導刊發,15省份38000餘名醫務人員、2000餘軍方衞勤人員赴上海支援。面對Omicron的指數級傳播,上海所謂的「精準防控」早已一敗塗地。

幾近全面「封城」的上海,疫情尚未出現被遏制的勢頭。因為疫情封控造成誤診誤治而亡的人數不斷增加,東海養老院暴發院內感染的情況仍在發酵。據端傳媒從不同信源處了解到,上海此番疫情涉及多家醫院內感染,且存在延報和瞞報的情況。這讓上海在面對此次Omicron疫情時腹背受敵,此前積累的「精準防控」美譽消耗殆盡。

荒誕的是,很多醫院在院內疫情仍需嚴密監控的同時,還要舉全院人力支援本區抗疫,醫院日常診療完全停擺。病人被困家中,醫生卻在醫院之外,忙於核酸採樣、隔離點監測、方艙治療。其中,核酸檢測對醫院人力侵蝕和日常安排的衝擊最為嚴重。但所有人只能死扛。

縱觀整個中國,Omicron疫情仍然高位增長,接連爆發的失控形勢未有改觀。截至2022年4月1日,中國新增COVID-19確診病例近1萬人,其中7000多人為無症狀感染者。吉林省和上海市仍是主要新發確診病例的兩大來源地。此外,多個省份仍然有病例增長或留存。「動態清零」愈發艱難。

近日,上海浦東一位一線抗疫醫生接受了端傳媒採訪,講述了上海疫情如何失控至此,以及「動態清零」措施實施至今的代價。

以下是這位醫生的口述:

我是浦東一家醫院的醫生,自己也住在浦東。全面封控從3月28日開始,理論上4月1日解封。但後來出了「階梯化管理」的政策,整個浦東現在都是封控區或者管控區。簡單來講,根本就沒有解封。

全面封控之前,若干個小區已經開始封控了,像我居住的小區已經封了半個月。

出門沒有車,公車、出租車都沒有,路上也看不見多少行人。有警察巡邏,你落單的話會問幹嘛的,讓你出示證件,如果不是(疫情)相關工作人員的話,會把你送回去。普通居民開車,會問你去哪裏,不是參加防疫工作,就直接勸返。

2020年武漢封城相當於一步到位,把所有公共交通全部叫停,城市進出口全部封閉。上海的封控,按照領導的話術來說——我只能說它是一種話術——叫「精準防控」,哪裏(出現)陽性封哪裏,其他地方可以正常流通。

相當於打補丁,但最後發現不行。補丁越打越大,堵了這裏那邊漏了,那邊堵上又發現其他地方在漏。因為病毒(Omicron)的傳播是指數級的,一傳二、二傳四、四傳八,封不住。最後的結果是全面暴發,整個上海封掉了。雖然說先封浦東再封浦西,但到今天,實際上是全部封掉了。

2022年3月27日,上海疫情期間,人們在醫院外的核酸檢測站附近排隊等待檢測。
2022年3月27日,上海疫情期間,人們在醫院外的核酸檢測站附近排隊等待檢測。

連續六天測核酸的意義在哪裏

最多的時候一天採過1000多人,1000人的話近10個小時。你至少抬手1000次,渾身都很累。不能吃飯、不能上廁所,這樣一天200塊錢。

從3月初疫情剛開始,醫院每天都在派人支援核酸檢測,每次兩三百人,我們全部時間基本都在支援核酸檢測。

通知核酸採樣都是半夜,集合一般在凌晨。為了防止凌晨召喚趕不過來,我只能住在醫院。接過最晚的通知是凌晨1點多,集合3點、4點、5點都有,最少一次我只睡了兩個小時。

凌晨集合後領物資、分地區、車子派到社區門口,上午七八點鐘開採。如果中間有環節斷掉,可能九十點鐘,甚至晚上才能集合好。有時候乾等一上午,領導說還在排單子。這種事情是出現過的,而且不止一次。

領導會把大概人數告訴我們,但工作多久要看社區具體情況。如果組織得差,特別是一些老舊小區,高齡老人比較多,玩不來健康雲,就更慢了。我做過最長的一次採樣是早上4點多集合,全部做完已經是晚上10點多。醫院其他人也有中午過去採到半夜的。

最多的時候一天採過1000多人。最快就算半分鐘,一分鐘兩個,一個小時120個,1000人的話近10個小時。你至少抬手1000次,渾身都很累。這種強度是按最快的方式,不能吃飯、不能上廁所,這樣一天200塊錢。

採完以後再彙報領導,問問還有沒有其他任務,有的話可能再去其他地方支援,沒有就回來。今天採完,明天還是這個狀態。每天晚上休息時間就這麼一點點,誰幹得動?幹不動的,核酸這件事幾乎每天都在進行。

我覺得派這麼多醫務人員去採核酸完全沒有必要。採核酸其實很簡單,就是嘴巴裏面刮一下,不是抽血、不用走靜脈。很多派出去的醫務人員曾經也沒採過,都是培訓過的。我們心裏想的是,社區、企事業單位可以培養一支自己的採樣隊伍,醫院只要保證培訓、物資供應,有人收標本、有人收費,這完全可以完成。

任何一個能做志願者的普通人經過培訓都可以做,為何一定要醫務人員?最真實的原因是醫療系統只叫得動自己的人,沒有人願意去做。你想想看,如果一個家長聽到自己念大學的孩子,培訓後要去前線採核酸,他會同意嗎?就算普通成年人,比如說企事業單位的職工,都會嚇死。

所以,現在的問題不是醫生護士有多麼辛苦,而是只有(我們)這些人。

我自己居住的小區從封閉開始每天做核酸,連做了6天,後面又零零散散做了幾次,到現在已經第九輪。一個小區就這麼多人,全都封在小區裏了,連續做6天核酸的意義在哪裏?以前說是為了徹底把陽性篩查出來,但問題是疾病有潛伏期。我們之前在隔離點篩查方法是第1、2、4、7、14天,做5次核酸。這已經算多了,完全沒必要天天做。

那為什麼走到現在一天一次?我覺得這個事情天災在前,什麼東西在後,我不好明說。

2022年4月1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設立臨時醫院,為2019冠狀病毒患者提供15,000多張床位。
2022年4月1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設立臨時醫院,為2019冠狀病毒患者提供15,000多張床位。

醫生都在方艙、隔離點、核酸點,沒有在看病的

為了測核酸,我們把自己病區的病人都轉科或者開出院,能不收就不收,病情穩定的通通回家,只留一些危急重症病人,整個醫院在院病人可能只佔總床位數20%左右。

我們醫院發現一例陽性後全院關停。一家醫院出現陽性確診病例,就全院關停是最初的封法,後面有逐漸放開。現在我們醫院,只封停出現陽性的科室,其他科室繼續運轉,主要留急診。

不同醫院政策可能不一樣,有些醫院可能還有一些簡易門診。現在明面上說醫院還在正常運轉的肯定是多數,因為發生了東方醫院護士哮喘發作延誤治療最終死亡的事情。她去的兩家醫院因為有陽性病例,急診都關了。

醫院閉環後,全部人員關在醫院,然後開始網格化篩查,陸陸續續篩出來,到現在有十幾例陽性。病毒防不勝防,如何感染的很難說。醫院日常篩查曾經一週一次,後來三天一次,現在一天一次,偶爾還會有新增,分布在各個科室。

目前我們醫院還有1/3的科室封閉管理,剩下2/3的科室已經正常運轉。理論上來說,我們應該「7+7」隔離,7天在醫院,7天居家隔離。但後來7天居家隔離直接取消,因為人手不夠。所有醫務人員只要測出來是陰性,就繼續幹活,沒有休息。

現在開放了必要的科室,急診常見疾病的科室,比如心梗、腦梗、胃出血,其他不必要的科室,比如慢性病,統統關停。全院人員減員不多,不會超過10%,大多數人都可以在外面正常工作。

但所謂正常工作,要看如何定義。正常的診療其實沒多少人在幹,大家都在各自的地方,方艙、隔離點、核酸檢測點,天天在幹的是這些事情。也就是說,醫生就沒有在看病的。

為了測核酸,我們把自己病區的病人都轉科或者開出院,能不收就不收,病情穩定的通通回家,只留一些危急重症病人,整個醫院在院病人可能只佔總床位數20%左右。所以,各個科室安排最少人值班就行了,一般是一名醫生和一名護士。住院查房以前可能還有三級查房,比如主治醫生帶住院醫生去查房,現在通通沒有了。我們只能保證每天有醫生去查查房,有什麼問題就處理,沒辦法像原來那樣自己的病人自己看。

剩下的病人都歸到一塊。每個科室把能開出院的病人都出光,留個位數病人,再把病人集中安置在某幾個病區。空出來的床位供醫務人員睡覺,為了應對隨時隨地的召喚。

現在的工作狀態跟以前肯定是不一樣的,因為沒有正常的醫療體制了。由於病區還有一些病人,所以我們還要在病區值班,相當於同時做兩件事。最少多少人可以保障任務,就排最少的人。比方說一個病區,白天一名醫生看管,其他人統統派出去。如果明天排我病房值班,但採樣任務也很多,把我也派出去,再找下一班次的人頂上來。

別說休滿12個小時了,就是一天接着一天干,連睡覺時間都沒有。出去做核酸每天200元補貼,因為沒有病人,所以也沒有獎金,這一個月只能拿基本工資,2000多塊錢。每天工作時間肯定超過8個小時,就算沒有疫情也是。但是,沒有疫情的時候,我至少知道我哪個時間段要去幹什麼,現在你根本不知道。

2022年3月30日,上海於疫情期間,一名戴著口罩的男子走過一棟被封鎖的大樓。
2022年3月30日,上海於疫情期間,一名戴著口罩的男子走過一棟被封鎖的大樓。

因封控去世的患者可能比病毒致死的更多

醫療全部停擺,生了病去找誰?東方醫院自己醫療系統的員工哮喘居然死在半道上,這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啊。

荒謬的是,大家不看病不治病,而是去做核酸。我們其實已經研究過很長時間,因為疫情封控去世的患者比病毒本身致死的可能更多。這已經是我們的共識。上海也有這樣的例子,誤診誤治上新聞的人,你想想看有多少。

我自己社區就有很多慢性病患者需要配藥,去哪裏配?他都走不出小區。現在整個醫療環境就是這樣,再封下去,可能疫情沒死幾個人,慢性病患者先去世了。

現在新增這麼多都是無症狀,不測核酸根本不知道是陽性,這些人在家隔離就行了,(沒有必要)天天花時間去陪着。醫療全部停擺,生了病去找誰?東方醫院自己醫療系統的員工哮喘居然死在半道上,這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啊。

上海現在也在強調緊急梳理居民就醫需求。東方醫院的護士去世後,馬上一個紅頭文件就下來了,勒令你馬上開放急診。大家都很理解,亡羊補牢應該也有必要,但治標不治本。

這其中有兩個巨大的問題。首先,急診為什麼關閉?因為醫院裏有陽性。閉環這件事上級部門是知道的,公立醫院不可能私自關急診。第二,就算開放了,有相應的醫生跟護士力量去做這些事情嗎?沒有。每天這麼多核酸檢測,新開這麼多方艙,新開這麼多隔離點,哪一個不需要醫生護士進去幹活?這麼多人力物力調派出去後,誰來看病?

門診現在開了一小部分,基本可以忽略不計,開的主要是急診。你可以這麼理解,把門急診量控制到最小,實在熬不下去的病可以過來看,一般的病你走不出小區,門診開了你也看不了。急診科醫護也要輪班,休息時間就去支援。

現在我們總的一個狀態就是,晚上睡了覺白天就出去幹,沒有做死就繼續幹,不管醫生還是護士,都是這樣。

2022年3月30日,中國上海,一名站在機車上的男子越過封鎖區路障掃描二維碼,向商販購買食物。
2022年3月30日,中國上海,一名站在機車上的男子越過封鎖區路障掃描二維碼,向商販購買食物。

「精準防控」就是高射炮打蚊子,勞民傷財

抗疫就是坐公交車,我們就像在一輛公交車上,在哪一站下車離目的地比較近,這是現在要去研究的,而不是要不要下車。當然要下車,要不要「共存」已經沒什麼好爭論的。

我去年去了幾趟隔離點工作,對整個防控政策算比較了解。說句不太恰當的比喻,上海所謂的「精準防控」,一直以來就是高射炮打蚊子的狀態。比方說,機場出現一例陽性,就拉幾百人的醫護隊伍去機場,所有人核酸篩查一遍,而且經常是大半夜。去年這種事情就發生過很多次。

所謂的「精準防控」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上?首先陽性病人不多,才有可能精準。其次,耗費大量醫療資源,主要是人力資源。之前很多小區出現一例陽性,整個小區和周圍小區全部篩查,包括流調。之後還要把病例可能經過的地方全部採一遍核酸,包括人和環境物表。所以「精準防控」當然做得很好,但是非常勞民傷財。

現在「精準防控」不適用了,因為目標群體大了,沒辦法精準,也沒有這麼多彈藥。剩下來的人就這麼點,根本做不完。上海的疫情防控變成現在這樣,就是因為基層被壓榨得太兇。你去抖音微博看看,各個醫院都快被壓死了,沒辦法幹活。

防控政策還朝令夕改,朝三暮四。防疫到現在改了多少個名詞,剛開始是「精準防控」,全部排查一遍,接着搞出什麼「網格化管理」,現在又是整個封城狀態,一輪輪核酸去做。浦東說從3月28日封閉到4月1日,一共4天,再根據核酸檢測結果「階梯式開放」。結果開放了任何一個街道嗎?沒有。做了4天核酸繼續封,辦法就是繼續做核酸。

所謂「上海模式」要審時度勢,不是任何時候都要堅持。外界認為上海好像是投入最小資源實現最大結果,那是因為醫務人員不值錢,當然可以投入最小的資源。

比如抗原自測試劑盒,政策要求不得超過15元,我算10元一次,一個1000人的小區,每人發抗原試劑盒做一次要花1萬元。如果派人去做核酸多少錢?1000人派一到兩名醫護就行,勞務費400塊錢,剩下9600元。所有耗材加起來有9600元嗎?肯定沒有。所以派醫護人員去採核酸是最經濟的方式,也是最累的,都在以醫護為代價。

之所以還要堅持這樣,是為了滿足「動態清零」的政策要求嗎?我作為小醫生不好評價,如何把疫情控制住,怎樣才能效能比最高,我不是流行病專家,也不好說。但是我知道的是,再這樣下去,病就沒有人看了。醫護幹不動了,最後就是擺爛,就是這樣子。

說國內到底要堅持「動態清零」,還是「共存」,我講句老實話,不同的專家都有道理。但最重要的是這些理論不應該是架空的,應該有實際的土壤,要看用在哪個地方。用在國家身上,用在上海身上,甚至說用在浦東身上,到底應該怎麼辦。

從個人來講,出於美好的期望,我當然希望越來越好。我相信封了那麼多天,對於遏制整個病毒的蔓延也會有一點用處。但是,什麼時候出現拐點,現有政策起到了多大效果,現在的封控還能堅持多久,真的很難說。現在的防疫,相當於全力考能考90分,但是你輕鬆考能考85分,這時你用很大功夫多增加的5分意義在哪裏?當然這個比喻不是很恰當,但事實上確實是這個樣子。

我們的防疫體系不是由科學家在做決策。一會兒鍾南山,一會兒張文宏,背後還是要看國家。他們講出來的話肯定是符合國家決策的,至於他有沒有沒說的話、有沒有想說但說不出來的話,我們不知道。

最終肯定會走向「共存」,但問題在哪裏?我的理解是抗疫就是坐公交車,我們就像在一輛公交車上,在哪一站下車離目的地比較近,這是現在要去研究的,而不是要不要下車。當然要下車,要不要「共存」已經沒什麼好爭論的。

現在國內的討論不明朗。不同的理論、不同的專家之間有矛盾,最後往哪走,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多封一天,居民生活怎麼保障、輿情怎麼控制、經濟怎麼扳回來,要考慮的問題很多。大家都是摸着石頭過河,肯定會走很多彎路,指望全部都是正確的決策,根本不可能。

作為基層小醫生,我只希望彎路少一點,因為再這麼走下去,我們實在是陪他們走不動了,這個是我想表達的最終極意願。

讀者評論 42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这篇文章写得好,它复盘了这次上海的抗疫以及分析失败背后的具体原因,而不是抽象空谈防疫政策问题i

  2. 我其实有点惊讶于医生或者一些专家看问题的偏狭性,共存的确是终点,但要让上海这样突然共存肯定是不行的,而是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案来控制住感染人数,缩短继续封城的时间,而不是yy从现在开始开放

  3. 其實看看香港不就懂了 解決方法就是引入BA2然後躺平 物競天擇 身體免疫差又缺乏支援(錢)的長期病患或老年人就過身 順便減少政府負擔 待人人有抗體/3針後 確診很快就回落了 4月內確診應該會降至3位甚至2位數
    這是有點不人性 但也只能這樣 選擇強硬手段動態清零的代價 就是大家一起躺平

  4. 辛苦前線了

  5. 现在拼尽全力也要清零。。许多城市在嘲笑上海的精准防控,与此同时因封控带来的次生灾害也持续在发生,上海是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还是希望能早点放开,但是上海是无法自主决定放开的

  6. @謹言 北京昨天也出現了案例 就看北京會不會封了,我感覺是不會的

  7. 再补充,深圳封得早,所以情况没有上海这样紧张和无能为力。但是这不代表上海应该学习深圳第一时间封城。正是因为上海的存在过去提供了一个不用动辄全员核酸和封城的范本。然而这次过后(假设能过去的话)那必然是全国沦陷,全中国人都在骂上海行动慢,支持深圳封城的魄力,以后各地都一有病例立刻封城一刀切。

  8. 另外,深圳主要人口非常年轻,压根没有什么老年人,因此癌症尿毒症等重症疾病的人口较少,也不会出现老人不会使用健康码,不会网上点单只能在家挨饿的情况。

  9. 感谢端的采访,医务人员当廉价人肉电池牺牲奉献实在太惨了。而且是一开始武汉封城全国支援就存在的问题,比如扣发支援的奖金,两年多过去,压榨的反而越来越厉害了。
    我也想回应楼下吹深圳封城模式的。深圳被封城逼的露宿街头的人,强烈不满的居民们集体冲击管制的群体事件等等,你们都没印象了吗。这才过去多久呢,就能比烂里找优质的了。中国式封城根本就没有可吹嘘的地方。

  10. 回复“这完全是封控不当而导致的死亡,是“封控不当”,而不是“封控”本身” 的论点。追求清零为目的的严格封控本身就是不当的,不存在恰当的封控。一座两千多万人的城市所有人不让出门,政府负责配送所有人的生活必须,每两天给两千万人做核酸,还要顾及重病急病患者,这本身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政府能有这个能力。

  11. 抗疫是習近平的政績,人命算什麼。

  12. 太痛苦了。我们小区无阳性刚被解封,孙女士一来又连夜封上了,解封时间都不说了。
    昨天在网络上看到因为做不到透析在家中去世的患者家属,站在窗口绝望地呐喊。事情走到这一步,短期内几乎看不到转机了。
    哪怕最后疫情过去,这段时间的创伤已经造成了。世世代代会铭记的。

  13. 为了让某人顺利连任,韭菜只能牺牲自己奉献给社会主意了

  14. @EricChan 謝謝,瞬間懂了。現在不是萬人空巷,而是千萬人吾往矣。(神回紙牌屋第四季最終集:We don't submit to terror. We make the terror.)

  15. 很难得的一线抗疫人员视角,没有人是傻子,都是被逼无奈

  16. 人祸

  17. 什么叫因封控去世的患者呢?洋丁丁可以在封控中被及时医治,而普通人却被层层阻挠,延误治疗。在我看来,这完全是封控不当而导致的死亡,是“封控不当”,而不是“封控”本身。深圳同样经历了一周封城,但却几乎没听说过深圳要抢菜,有人重症却被挡在医院之外的。

  18. 我所在的城市还好,也就上个月查到一两个境外输入的。然后是感染者活动的地方封闭,有个当时去过医院,医院的门诊暂时关闭,过了两天又开了。然后是全员的几轮核酸检测。我是教育系统的,应要求,我们每个学校要抽派一些老师去协助核酸检测的录入工作。上周四我穿着防护服,从早上八点弄到下午2点,弄完马上去上课。虽然和医务人员相比,这工作量不算多了,但另一个去录入信息的同事却有点撑不住了。

  19. @bili這位醫生的主張是病毒遲早得與之共存,也就是人遲早得面對0.13%的死亡率(引用日本統計),不可能避開。在放開的過程中如何減少collateral damage才是重點。

  20. 香港過去兩個月經歷過的,上海很快都會經歷
    當防役目標是清零的時候,直至社區中最後一個感染者都不會停止。甚麼時候會有最後一個感染者?悲觀一點猜可能是半年之後。那麼上海能這樣高強度的以消耗醫護能量作代價支撐半年麼?答案是不可能的。只要防役目標不變的話,最後必定會是層層加碼,甚至有不管偽陽偽陰下全民強檢等等匪夷所思的手段。不知何時開始,市民和醫護人員從防役的目的成為了防役的手段。

  21. 毕竟只是一位医生的陈述,蛮多地方其实不太准确:
    1. 很多医院是真的没床位。现在轻症病例增加,还有之前积压的血透、化疗病患,床位都要排队。
    2. 以前的精准防控劳民伤财,但是也是清零政策下最科学的做法。因为清零政策就是劳民伤财的,而精准防控使得影响的民众最少。不精准防控,那就是每次大面积封控、全员核酸。
    3. 从这次精准防控失败之后“上海模式”就退场了。之后各种大规模核酸恰恰是“全国模式”。
    4. 对健康的人采用抗原筛查意义不大,核酸检测的成本也不是只有医护工资和耗材,还有转运、检测等费用。这里谈不到什么钱的问题。
    5. 现在以清零为目标的防疫,轻松考那就是 0 分。中央要求必须全力考到 100 分。
    6. 总之最后一段逻辑和论述都很奇怪。搞不清楚这位医生到底是反对上海精准防控还是反对国家清零,是认为上海应该在早期就果断封城还是认为国家不应再如此严格防疫。
    7.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以当前上海的情况,无论采取何种措施,只要目标是清零,还会有更多这样的悲剧发生,医护也要继续不停轴地运转下去。即使逐渐放开,也必然会产生医疗资源紧缺,医护还是要继续辛苦下去,从被派出去做核酸转变为长期处在抢救危重患者的第一线。

  22. 记得方方老师说过,武汉当时的窘况不是特殊的而是普通状态,有时候是五十步笑百步吧。

  23. ?以上海的人口密度和Omicron的传播速度,如果放任不管,就要资源接诊普通患者嘛?

  24. bili谁教你exceed的数学公式是这么计算的,1.4tx致死率是死亡人数,你这么算和其他国家对比的统计死亡人数比正常吗?而且活的没有任何自由,隐私,活的连个正常社会公民都不是,这是你认为的什么社会,你到死为止就活在这种社会里,永远不出门算了

  25. 真的嗎?端傳媒,因為封控上海去世的患者的人數和 現有新冠肺炎死亡率 x 1.4億人口 這是一道簡單的數學題都不會算嗎?

  26. 即便是在舆论管控如此严格的大陆,在知乎上我也见到不少高赞,是关于疫情防控下医生的诉苦和吐槽。医生这个群体是以疫情之下最为疲惫、最受折磨的一个群体。然而在这个宪法中都鼓励“义务劳动”的国家,似乎在政府和普通民众看来,医生为疫情作出的奉献和牺牲都是天经地义,都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践行者,他们的回报不是工资和奖金补助,而是小学生给工作了一天穿着厚厚防护服的人们跳的几支舞蹈。
    中国人总是喜欢渲染自己的集体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鼓励舍小家为大家,也因此觉得西方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就是自私自利,就是腐朽的资本主义产物。所以说得了急病的人就可以不被救治、医生们防疫工作者们就得无偿奉献、被封控的百姓们就得忍饥挨饿,因为一切都是为了“大局着想”,都是为了“战胜疫情”,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社会的利益”。我有时候不得不佩服中国人的忍耐精神,佩服医生护士们的吃苦耐劳精神,但这种精神最后带来的不同同期和理解,而是愈演愈烈的压榨、越来越疯魔的强权控制。
    当一个国家可以为了虚幻的、抽象的整体利益而牺牲个体利益时,所谓的“人民意志”和“社会利益”也就会逐渐走向政治化。最后你会发现所谓的钱“大局”不过是统治者、掌权者的一种话术而已,他们通过强大的国家暴力和宣传机器让民众恐惧、愚昧,最后变得越来越温顺和服从,变成自己借以巩固政权、强化控制的工具。就像是如今的中国:所谓的“疫情防控”根本无关于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无关于平民百姓的幸福和苦恼,而只关乎于每天上报的那一串串数字,只关乎于“社会面清零”,关乎于媒体口中相较于西方国家的“制度优越性”,关乎于对自己国家的盲目自信与吹捧、对那些看似防疫不力的地区与国家的极尽贬低和嘲讽。作为一个大陆公民,只能说我很绝望。

  27. 樓下有人說起春耕 端有資源也可以做做關於最近抖音上蠻火的推倒果樹填平魚塘佔用停車場籃球場搞的大復耕運動🤔

  28. 疫情防控乃重中之重,人民的福祉、尊嚴以及生命不值一提

  29. 吉林都封省了不是照样每天新增上千,没封到你你现在叭叭在这放屁,什么为了老人小孩,放狗屁,那么多慢性病断药的老人你关注过吗?你帮他们呼吁过转发过微博吗?微博都是求助信息你看不见吗?我吉林的家人都现在每天各种抢高价菜抢不到,农村开始准备春耕了也不让,吉林是产粮大省,最好不种了,乌克兰又打仗,到时候缺粮饿死你们这群王八蛋。

  30. 三分天災,七分人禍。

  31. 清零千萬不要停下來,高等華人與洋人們正在食花生。

  32. 可笑的是,他们拒绝开放,用的也是“为了老年人和基础病人的生命着想”这个理由

  33. @ka01a 解放軍應該是出動了 但應該不是按照軍區出動的 按官方說法是抽調2000名衛生勤務人員去上海支援。

  34. 還有這次疫情里上海和其他城市市民之間的輿論互動也是研究在中國體制下城市/政區之間 市民和官僚系統互動的很好切入點。

  35. 其實端也可以關注一下吉林的疫情,吉林是徹底貫徹動態清零的,但是封了快一個月感染人數的曲線還沒壓下來。吉林的狀況對於未來中國的防疫方向有更大的指導性

  36. 我在網上看到一個說法:深圳因為要防備香港傳入的案例 自年初一直在高強度做核酸檢測 所以檢測到感染者跟實際感染者數量相差無幾。但是上海檢測強度不夠 除了被檢測到的感染者以外還有很多未被發現的傳播鏈。所以深圳能短時間封城解決問題。

  37. 在家中去世可以隱瞞,在醫院就會被記者報導,一切只是為了維護政府謊言,真是惡毒。

  38. 深圳封城时日新增不足3位数,就算不封城又会怎么样?否则,随便一个没病例的城市也可以封城一周来论证封城的有效和自己的治理能力强了。

  39. 要搞清楚前因后果 这些事不是因为封控造成的 是因为封控后没有协调组织好各类资源造成的 深圳也封控了一个礼拜 很多事情还是有条不紊的进行

  40. 聽說4月3日晚間山東軍區的部隊已經進城,不知道是否準確?

  41. 我们知道有问题;但我们没有权力改变现有政策。和俄国人某种意义上一样了。

  42. 刚排了三个小时做完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