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大爆發評論香港深度

扎進清零漩渦的港府:香港抗疫治理矛盾,從「中港」到「央地」的模式轉變

只看「中國模式」的對抗還不夠。

2022年2月9日,香港黃大仙廣場有大量市民排隊檢測。

2022年2月9日,香港黃大仙廣場有大量市民排隊檢測。攝:林振東/端傳媒

八貓

刊登於 2022-02-16

#香港疫情#中港#八貓#評論

過去兩年,香港的防疫政策是少有的四不像。說以清零與大陸通關為目標吧,但是又不搞全民強檢,行動限制在今年之前都算不上嚴厲,安心出行甚至沒有追蹤能力,執行得也並不嚴格。說要融入國際社會吧,卻又對出入境進行嚴格管控,不時熔斷境外航班,隔離期甚至一度長達21天。兩年裏,香港的疫情倒是平穩,斷斷續續經歷了幾波小規模社區感染,然後緩慢清零。

全球來看,曾經在嚴格清零和逐步共存之間搖擺的地區也不少,但是隨着疫情擴張和新版本病毒重症率降低,大部分原來堅持清零的國家,比如新加坡、澳洲、新西蘭,都逐步「躺平」了。當Omicron橫空出世,在三個月內席捲全球以後,不少專家認為這可能是最後一個全球傳播的病毒變種。英國、美國等許多國家在經過了感染的峰值之後都放開了自由旅行。

香港過去兩年的的搖擺政策已經引起國際資本對於跨境流動限制的不滿,撤出香港的聲音不絕,嚴重威脅着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然而,面對挾「大結局」之勢洶湧襲來,迅速形成大面積社區傳播的第五波疫情,原本搖擺的港府卻一頭扎進清零封城的漩渦。甚至有政府專家提出讓幾十萬未接種疫苗的老人家集中住進隔離區的一刀切提議,引起社會一片譁然。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香港的防疫政策和目標長期的遊移不契合,衝進下坡路卻亮起倒車燈呢?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