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是端傳媒七週年「讀端給你聽」Podcast特別企劃的第四集,邀請到演員、作者鄧九雲讀出有聲檔,也歡迎點擊這裏,選擇你喜歡的播客平台收聽,用另一種方式打開端。
席耶娜坐在台北七條通內開業數十載的美容院中,梳著1980年代流行的「半屏山頭」,妝容完整,穿著大印花的華服,腳踩七寸高跟鞋,為當晚的《華燈初上》導覽團做準備。
她在條通工作了15年,從日式酒店小姐再到日式酒吧老闆、媽媽桑,也是「島內散步」的日式酒店導覽員。台劇《華燈初上》爆紅後,身為該劇技術指導之一的她儼然成為「條通的代言人」,採訪與節目邀約不斷。
「大家好,我是條通裡最不會喝酒的臭卒仔媽媽桑席耶娜,一瓶啤酒就倒,不會喝怎麼當小姐?當然有方法閃酒,把酒倒進地毯、吐回茶杯裡。當了媽媽桑,我就會直白跟客人說,我不太會喝酒,要讓我喝,請開香檳王。」席耶娜深諳民眾與媒體的好奇心,用各種「反差」自我介紹,帶出話題。
Covid-19疫情期間,到條通消費的主力——日本商務客回國,條通的生意大受影響,光是日式酒店就倒了100多家。《華燈初上》意外帶來了話題與人潮。
這部在Netflix播出的台劇以1988年的台北林森北路條通的日式酒店為背景,並以一起命案作為全劇主軸,帶出日式酒店內媽媽桑與小姐間的愛恨糾葛。《華燈初上》第一季於2021年底上線後,就在中港台掀起熱潮,在豆瓣上獲得8.1分評價,也在新加坡、馬來西亞也進入Netflix收視排行的前十名。第二季更在台灣拿下Netflix收視第一名。

《華燈初上》播出後,距離條通最近的捷運中山站就放著大大的節目廣告,條通內的不少店家也在門口貼出海報。學著戲劇特地打扮復古的潮男潮女循著指引,呼朋引伴來到拍攝的場景拍照在instagram打卡,並到附近的居酒屋、酒吧聚餐。
外界對條通的好奇,顯示在席耶娜帶領的《華燈初上》導覽團上,12月一推出就馬上滿團,1月份更加開了13個場次的導覽。
20多年前,席耶娜從高雄北上到台北新光三越當櫃姐,櫃姐之間難免互相比較,追求高物質的享受下,她累積了百萬卡債。為了清償卡債,她想找份高薪的工作,翻開報紙求職頁,看到「熟英日文、薪優」的酒吧,二話不說就去應徵。
當時的她也不了解酒店文化,也曾問酒店媽媽桑:「我可以不接客嗎?」媽媽桑則說,我們是日式酒店,不做這個。
「我當時不會講日文,媽媽桑要我先練習日文對唱,我的第一首歌是『愛が生まれた日』(產生愛的那天)」那是紅極一時的男女對唱情歌。25歲的她含情脈脈地與中年日本客人對唱,唱進了客人的心,也開始了她條通15年的生活。

輝煌的「台灣銀座」:當時「錢真的淹腳目」
台北林森北路條通又有台北小日本區、台灣銀座等稱呼,南北向從南京東路到市民大道、東西向從中山北路到新生北路,從五條到十條,都是日式酒店林立的範圍,在這個小小的區域見證了100年來台灣的縮影。
日治時期,條通一帶稱為大正町,一條到十條都是日本官員的高級宿舍所在地,街道是棋盤式規劃,目前的林森、康樂公園則是日本公墓,也因此周遭有許多日治時期遺留的古蹟、教堂,遺憾的是當時的日式建築已非常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