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終專題風物深度

美麗即正義:留在香港的人,還可以營造自己的社區?

香港越變越多,你還可以堅持自己身邊的「美麗」嗎?有人從一棵植物開始,有人從一家店舖開始,為社區做事的方式還有多少種?

「窗後巷」三位店主Terry、黃宇軒與盧樂謙。

「窗後巷」三位店主Terry、黃宇軒與盧樂謙。攝:林振東/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伍詠欣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22-01-04

#美學#社區

編者按:一年有終結,亂世則未必。年終專題裏,文化組來探討世界當下狀態中,「美」之存在。在「香港美學崩壞」系列的上篇,我們盤點了香港政府大灑銀幣製造的眼冤地標,探尋什麼制度、美學的原因,令這些地標一再改變香港城市景觀。來到下篇,我們將目光放置於「人」,在大型景觀改變過程中或沒有能力參與環境建設的個體,還可能在今天的香港突圍,為身邊的城市之「美」做出一些改變嗎?

美學息息關乎「人」。公共空間本由人和建築物組成,關於「審美」的判斷通常指向「人」本身──美感判斷源自人,重視人的設計,才有可能展現合乎環境、群體及個體之美感。本系列上篇所言香港各區地標,不少在決策過程中,正是存在工程領導設計、在地居民日常需求未能盡入決策考慮等弊端。

觀乎反修例運動後的香港,隨着一波又一波政治檢控,社會氣氛彷似在低氣壓中持續低迷。然而,無論在私人空間抑或公共空間,香港也仍然有一群人嘗試栽種一片美感的淨土,他們中有人以散步記錄城市的美麗;有人開舖展示創作;也有人選擇在公共領域尋找與政府部門合作的可能,改善公共空間的美感。

為什麼他們仍然有行動力?每個受訪者都說了一個非常相似的答案,大概就是──在亂世中,堅持美麗,是一種正義,也是一種抗爭。

「窗後巷」前的後巷上空。
「窗後巷」前的後巷上空。攝:林振東/端傳媒

懷疑人生就去⋯⋯

「去年夏天出現許多事,許多令我們現在覺得痛苦的事。」城市研究學者、藝術家黃宇軒說,他也是「雨傘運動視覺庫存計劃」的負責人。在他眼中,香港這些年好像變得很奇怪,社會環境變得彷彿令人對自己原有生活中的一切都沒有什麼信心。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