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有想到,新冠疫情已經伴隨我們兩年,而且還會持續下去。這個讓世界陷入隔絕狀態的病毒,也深深改變了我們的文化。電影院不再作為最日常的公共空間出現,反而具有潛在的傳播病毒的危險性。漸漸的,人們習慣了電影和劇集以線上方式和觀眾見面,習慣了讓它們作為人們隔離生活的陪伴品。而其中,劇集因無需等待不可預測的院線發行和排片規則,往往比院線電影更能直接表達和反映觀看者的生活。
以下討論的內地劇集論質量或參差不齊,卻能反映過去一年其生產地與接受地的某些面向——關於觀看者自身的經驗,也關於觀眾藉此的自我審視。

青年追捧主旋律?
當中國年輕人不得不以「躺平」來對抗剝削,他們真的會自發羨慕起父輩的歲月,畢竟曾經的中國還能有這樣一個個「白手起家」的故事。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主旋律獻禮片大量湧現。以往在內地,喜歡看這類題材影視劇的往往是家裏長輩,而當下主旋律卻將目標觀眾對準年輕人。
如何讓年輕人不但接受並且喜歡這些帶有強烈意識形態的文藝作品,恐非易事。縱觀2021年在內地引起較大反響的主旋律電視劇《覺醒年代》和《山海情》,都不難發現,它們之所以能打動人,並非因為劇集本身符合政府意識形態宣傳,而是能在口號之下將歷史重要人物當作普通人的故事來講述,甚至戳中部分觀眾的痛點與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