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遁逃與超脫:投入身心靈產業的年輕人(下)

「我們都把身心靈當成謀生工具啊,所以問題不在於能不能拿來謀生,而是態度。」

林宛縈。

林宛縈。攝:陳焯煇/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鄒欣寧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1-12-05

#頌缽師#通靈師#身心靈產業

【編按】:太平盛世也好,綏靖亂世也罷,怎樣的時局人都難免徬徨困頓時。有人奮力向外突圍,親身戰鬥;有人返觀內在,寄託看不見的力量助己超脫。這些看不見的力量,或曰宗教,或說靈性,也有人統括為「身心靈」,卻不見得都是玄虛不接地氣的,將靈性發展成工具或手段以授人,也可以是一門職業,有的高度權威化,終成眾人膜拜的大師,有些則揉合自己獨特的專長或性格,成了「斜槓」的身心靈工作者,他們可能是理科背景的動物溝通師、開繪畫班的通靈人、敲頌缽的樂手╱室內設計師,或在大型醫院對病患的身心靈望聞問切的中醫師……看不見的力量於他們,既是謀生的巧藝,也是存在於每個當下的自我觀照和追尋。

好眠工作者:這些學校不會教,社會也不接受

林宛縈敲頌缽的房間,原本是她弟弟的臥房。弟弟搬出不再與她同住後,她花了很長的時間,把這兩房兩廳的老公寓慢慢整理成半開放的空間。除了自己的臥室,客廳、廚房和頌缽房,都可以用來舉行課程、活動,或幫個案進行療癒。

這一天,我是接受她施作頌缽療癒的「個案」。在她的布置下,不刺眼的日光微微投射進來,榻榻米、座墊、植物,一排大小不等的頌缽,加上襯底的新時代(New Age)風音樂,為這間頌缽房營造出一股恰如其分的療癒氛圍。

林宛縈叮囑我在榻榻米上平躺,閉眼,全身放鬆。接下來是一連串快速的聽覺和觸覺經驗。她先後把不同的頌缽放在我的身體各部位敲擊。強烈的音頻和振頻從外而內震盪著我的耳朵和身體。我的感官將這樣的刺激解讀為舒適而非不快的。印象所及,某些時刻我陷入即將入睡前的恍神狀態,但並沒有睡著。

比起「身心靈療癒」,林宛縈更傾向用睡眠或休息來界定自己為人敲頌缽的效用。她為這個空間和自己想從事的工作型態成立了一個臉書粉絲頁,上頭的「關於」這麼寫:

生活間隙製造

睡眠調息選品
內外空間諮詢

療癒聲響即興

信奉自然

己所不癒勿師於人的眠夢實業




這幾行解釋空間極大、極跳躍的定義,和她的過去經歷與專長有關,也因此,林宛縈拒絕將自己歸為身心靈產業底下的工作者,至少,她不願自己只是一名「頌缽╱聲音療癒師」。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