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一不小心,電影膠片復興運動已經八年了:數碼為何就是不能KO膠片

沒有了film和cinema意涵,只餘下movie的電影,僅僅指向「電影已死」這種供人炒作的命題嗎?

大約1990年代,英國電影攝影師Tony Pierce-Roberts正在操作菲林攝影機。

大約1990年代,英國電影攝影師Tony Pierce-Roberts正在操作菲林攝影機。攝:Richard Blanshard/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 朗天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21-09-09

#電影

曾幾何時,「電影已死」的說法高唱入雲。確切點說,其實是作為菲林(膠卷)的電影要告別歷史,電影走進全面數碼化(數字化)的年代,電影人不再用菲林拍攝電影,戲院將菲林放映機移走,連菲林巨擘柯達也由宣布停產到破產,富士菲林更須轉戰醫療掃描及疫苗生產。不只一個人用語重深長的語調預言:未來菲林電影只會在美術館陳列、放映,後人看著那些活動影像,就像憑弔木乃伊那樣。

數碼壓倒菲林:不可逆原因?

「時代進步,沒有什麼可惜的!」我們一而再,再而三聽過這些聲音。

千禧過渡之際,無數菲林拷貝因為保存不當,導致不少經典影像損壞、流失;數碼技術乘勢而起,應運而興,令大家好像溺水者找到救生圈。數碼影像有利於保存,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它的革命性還遠不止此:它也較菲林便宜,大大降低製作成本;連帶影響攝製器材更輕便;免除沖印時間令電影人可以即時在拍攝現象檢視、調整及修正效果;最重要的,則是打開合成影像的魔幻之門,大大擴充了畫面經營的可能性,減低拍攝的危險程度;以前用模型、昂貴實景、爆破、特殊化裝和道具、光學特效才能拍出來的東西,之後全部以一片綠幕,交給數碼後期製作便可以!從此,片尾字幕最長的一串名字再不是角色名單,而是負責數碼加工的具名工作人員。

以上,都是我們耳熟能詳、數碼全面壓倒菲林的「不可逆」原因。大抵到了廿一世紀第一個十年結束,電影走上數碼的不歸路,幾乎已成全人類共識。仍抱持菲林才是真電影這個信念的,後面雖然有著堅實的美學理由,但形勢比人強,不得不淪為極少數,甚至有時被譏為抱殘守缺,食古不化。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