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深度台灣疫情

數據分析:「軟封城」一週間,台灣民眾是否真的比較「自律」?

大台北地區進入三級警戒狀態後,各種地點的人流都有顯著下降,唯有其中一個目的地,人潮下降幅度相對較小。

2021年5月21日台灣台北,疫情期間一個空蕩的購物區。

2021年5月21日台灣台北,疫情期間一個空蕩的購物區。攝:Ann Wang/Reuters/達志影像

特約撰稿人 卞中佩、陳莉雅、李家豪 端傳媒記者 何欣潔 特約記者 林庭葦 實習記者 黃傲天 設計師 郭瑾燁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1-05-24

#台灣防疫#台灣疫情#每週推薦#2019冠狀病毒疫情#台灣

從5月15日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台北市、新北市進入「三級防疫警戒」以來,不時會在網路社交平台上,看到媒體、網友分享台北「空城」的街景,並表示台灣人進入了封城狀態,或者誇獎台灣「自律」,甚或配上「看好了世界,台灣只示範一次,在兩週之內解除三級(警戒)」等充滿信心的字樣。

確實,台灣的三級警戒措施,就強制力與限制範圍,遠不及於一些國家如中國大陸、法國、英國曾實施過的「封城」措施,但許多輿論從冷清寂靜的街頭、門可羅雀的商家來觀察,認為台灣民眾自發的表現已經進入準封城階段,有助於短期戰勝疫情。

如果從公開可獲取的數據來看,台灣民眾的防疫表現又是如何?端傳媒整理了幾項關鍵數字,描繪台灣在經歷「人流控管」後的生活,出現了怎樣的明顯改變?是否已經達到國外的強力封城效果?有沒有仍有一些防疫的可能漏洞?

台灣:從「平行時空」跌回「現實世界」

過去一年當中,台灣曾在 2020 年時保持過連續 252 天的本土零確診的紀錄,即便後來「破功」,多數時候也都將本土確診人數壓在個位數字,被外界認為是「防疫模範生」,不時地會被與其他國家對照,顯示台灣內部的生活沒有受到疫情太大的影響,與世界處於「平行時空」的狀態。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