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分析:「軟封城」一週間,台灣民眾是否真的比較「自律」?

大台北地區進入三級警戒狀態後,各種地點的人流都有顯著下降,唯有其中一個目的地,人潮下降幅度相對較小。
2021年5月21日台灣台北,疫情期間一個空蕩的購物區。
台灣疫情 台灣 公共政策 公共衛生

從5月15日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台北市、新北市進入「三級防疫警戒」以來,不時會在網路社交平台上,看到媒體、網友分享台北「空城」的街景,並表示台灣人進入了封城狀態,或者誇獎台灣「自律」,甚或配上「看好了世界,台灣只示範一次,在兩週之內解除三級(警戒)」等充滿信心的字樣。

確實,台灣的三級警戒措施,就強制力與限制範圍,遠不及於一些國家如中國大陸、法國、英國曾實施過的「封城」措施,但許多輿論從冷清寂靜的街頭、門可羅雀的商家來觀察,認為台灣民眾自發的表現已經進入準封城階段,有助於短期戰勝疫情。

如果從公開可獲取的數據來看,台灣民眾的防疫表現又是如何?端傳媒整理了幾項關鍵數字,描繪台灣在經歷「人流控管」後的生活,出現了怎樣的明顯改變?是否已經達到國外的強力封城效果?有沒有仍有一些防疫的可能漏洞?

台灣:從「平行時空」跌回「現實世界」

過去一年當中,台灣曾在 2020 年時保持過連續 252 天的本土零確診的紀錄,即便後來「破功」,多數時候也都將本土確診人數壓在個位數字,被外界認為是「防疫模範生」,不時地會被與其他國家對照,顯示台灣內部的生活沒有受到疫情太大的影響,與世界處於「平行時空」的狀態。

若回顧台灣過去一整年的疫情變化,在 2020 年上半年,台灣社會看著國際疫情蔓延,多少還是有修正生活方式、相對小心謹慎;但到了下半年度開始,「252 日零確診」的「記錄保持」期間,社會逐漸恢復成疫情前的生活狀態。

回顧「Apple 移動數據」統計結果顯示(註:採用「Apple 地圖」匿名收集的彙總資料,呈現各大主要城市以及 63 個國家或地區的移動趨勢。這些資訊,是透過統計向「Apple 地圖」提出導航要求的數量所製成,接著會比對這些資料集,反映出世界各地駕車、步行或搭乘大眾運輸的人流變化),台灣從 2020 年 1 月初至今年 5 月中旬,整體人流僅在疫情發生前三個月,尤其是三月中旬,受到境外移入個案的影響,案例數上升,最多一天新增 27 個確診案例,直到 4 月 8 日,累積 379 例確診、出現 5 例死亡案例後,才導致台灣整體人流有明顯降幅。

確實,台灣政府在 2020 年便發布了「社交距離注意事項」、「搭乘大眾運輸戴口罩」等政策,但在嚴格控制邊境的情況之下,台灣的疫情受到了控制。截至 4 月 8 日為止,台灣境外移入案例為 326 例、遠大於本土個案 53 例 ,這使台灣在前半段主要將防疫戰略重點擺在邊境政策上。

而平緩的疫情曲線,也讓台灣的人流趨勢從五月開始慢慢爬升,七月的人流甚至有超越疫情前的情況,這樣的趨勢一直持續到今年,鮮少出現整體大幅下滑的情況。

總體而言,台灣社會過去一整年的人流趨勢,不算受到疫情太大的衝擊,直到今年五月,華航諾富特出現群聚感染事件,間接引發社區感染,才導致台灣出現的大量本土確診個案。

接連幾日破百確診使得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相繼宣布雙北(台北市、新北市)、全台灣提升至「三級防疫警戒」。

「三級防疫警戒」宣布之後,全台灣的人流趨勢直線下滑,以台北市來說,自 5 月 15 日宣布三級警戒前七天的平均與宣布後當天至 5 月 21日 的平均比較,共下滑了 33.3%;新北市則是下滑了 35.3%,從下圖(編按:即「2020年疫情爆發至今,台灣整體人流有何變化」一圖)來看,宣布三級防疫警戒後,人流成懸崖式急降,並且從5月15日開始經歷週末及週間上班時間,人流持續維持低點,降幅為去年疫情爆發以來最大的一次。

雖然「三級防疫警戒」算是軟性封城(soft lockdown),但從數據來看,台灣人流下降幅度,的確不輸給國外的強硬封城。

各國比較:台灣自主封城

現階段台灣所實施的「三級防疫警戒」(避免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停止室內五人、室外十人以上的家庭聚會和社交聚會。營業場所及洽公機關落實人流管制、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就強制力與限制範圍來說,其實都不及於一些國家如中國大陸、法國、英國曾實施過的「封城」措施。

端傳媒特別挑選七個於去年實施過不同程度「人流控管」的城市,試圖了解不同力道的管控政策下,各地的人流受到怎樣的影響,比較前後七天的人流平均值。誠然,各地的人流趨勢,不光是受到政策影響,還包含疫情曲線,甚至是各地不同民情的影響。但同樣面對首度「人流管制」依然可以看出明顯差異。

以法國來說,3月17日累計確診達到 9134 例時,法國總統馬克宏表示「我們正在作戰,一場衛生的戰爭,敵人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即刻宣布實施全國封鎖(Nationwide Lockdown)政策,這段期間所有民眾都必須待在家,任何離家的民眾都必須填寫一份官方表格,並註明外出原因,沒有表格的違規者會處以 135 歐元的罰款。如此強硬的手段使得巴黎市在封鎖前後七天的人流平均值,下降了 44.6%。

美國加州州政府則於 3 月 16 日,實施居家避疫令(Stay Home Order),限制所有加州民眾除了外出執行必要工作,或購物以滿足必要需求外,均須待在家中,使得洛杉磯在封鎖前後七天的人流平均值也下降了 38.1 %。至於紐約,實際上是在 3 月 20 日政策宣布的當天(政策則是兩天後生效),人流就已經出現顯著下滑。

當然,也有國家希望在不影響經濟活動的情況下,同時實施人流控管,比如說,2020年 4 月 7 日時,日本政府宣布的「緊急事態宣言」,呼籲民眾儘量避免「三密」活動,也就是避免密閉空間、密閉人群、密切接觸,但這些措施本身並不具有強制性,更多是呼籲民眾配合。在此種管控情形,東京市在封鎖前後七天的人流平均值則僅下降了 17%,並且維繫時間不長,很快就往上爬升。

以限制力道來說,台灣的「三級防疫警戒」在這些城市當中頂多位於中間,但就結果而言,無論是開車、大眾運輸、走路的數據,前後一週的平均降幅皆超過 30%,在七個城市當中位居前位。也就是說,若觀察現階段的數據,確實可以表現出雙北確實進入一個「自主封城」的狀態。

台灣的分流上班、居家上班的情況,在「自主」的情況下並不理想,雇主的防疫措施及政府防疫假要如何加強分流上班、居家上班的幅度,應該是未來防疫的重點。

「自主封城」後,人流去了哪裡?

5月1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台北市、新北市進入三級防疫警戒,人流立刻有了顯著的變化。

根據 Google 人流趨勢的數據顯示,大眾運輸、公園、休閒場所等地方的人流明顯下滑,至於日用食品店的人流數據,的確反映了台灣5月15日宣布三級警戒後,人潮擠滿賣場、市場的現象,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前往日用食品的人流在高峰後有減緩,但仍有在上週有上升的情況,並且始終維持基本人流,台灣民眾在日常採買上的移動需求仍然很大。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通往「住家」的人流大幅提升,工作場所的人流雖然有所下滑,但下降幅度不到20%,比起國外的強力封城措施下,工作場所的人流有更顯著的下降幅度,如洛杉磯31.30%、紐約26.34%、巴黎63.18%、新加坡43.09%,台灣的分流上班、居家上班的情況,在「自主」的情況下並不理想,雇主的防疫措施及政府防疫假要如何加強分流上班、居家上班的幅度,應該是未來防疫的重點。

同一天宣布三級警戒的台北市、新北市面對「人流控管」也有著不同的人流結果。儘管兩者在人流控管前後平均降幅皆在 30%-40% 之間,但仔細觀察,兩者的數據還是有些差異。

自從 5 月 10 日台灣開始出現本土案例以來,台北市的人流,無論是開車、大眾運輸、步行的數字逐步下滑。新北市的人流下降趨勢雖然高於台北市,但在疫情爆發前,新北市民眾就有比台北市民更高的移動需求(譬如由租金較低的新北市區域通勤至台北市中心上班)使得人流下降的絕對值仍偏高,這或許是目前新北市疫情較為嚴重的客觀因素之一。

從疫情人流數據趨勢來看,確實可以看出,台灣民眾面對「人流控管」政策時,第一時間確實願意高度配合。而隨著疫情升溫,希望政府進一步「硬封城」的呼聲也從未斷過。但是,根據國際上已有研究,若針對英國、法國、意大利、德國等九個國家封城措施與疫情發展情況進行案例探討,最終會發現,封鎖政策要有效,關鍵不在於採取嚴厲措施,而是必須「及早開始,逐步解封」。

這也是為什麼,某些國家在實施強力封城措施之後,過一陣子還是沒辦法順利壓制疫情,使得後續必須反反覆覆頒布不同標準的封城措施。畢竟,封城措施需要考量的並不是嚴格就好,還必須考量民眾對政策的接受與實踐程度,各地可忍受的程度,也與當地情形、民情差異有關。萬一民眾「忍不住」開始出現較為劇烈的移動,又會進一步影響疫情。

而台灣,正要面臨世界上多數國家都已經面對過的挑戰。截至今日,台灣進入三級警戒才剛滿一週,本文所能收集與觀察台灣三級警戒後的數據,僅到5月21日。台灣未來的趨勢如何?民眾是否仍願意配合政府的命令,少出門、少移動?仍值得持續關注。

專家:封城的「效果」,要一段時間後才能看見

從台灣封城前後的總體人流可以看出,在五月下旬疫情爆發之前,台灣的日常生活,其實大致上保持「正常」狀態,除了邊境封鎖,國內的移動可說是並沒有受到疫情影響。

美國奧瑞岡州立大學教授、全球衛生中心主任紀駿輝分析,五月這一波的疫情,「絕大多數確診案例,是在我們尚未得知社區感染已經開始的時候所傳染的」,紀駿輝分析,從擴散感染的途徑來看,母親節應是擴大傳染的一個重要契機。

紀駿輝表示,指揮中心開始實施三級警戒之後,只要管制措施有效、民眾配合減少活動,第二周應該就可以看到新增確診人數曲線趨向平穩,甚至下降。

不過,紀駿輝也以去年美國經驗提醒,若一時之間,新增確診認數並未下滑,可能是因為短期內確診與篩檢人數暴增,若超過篩檢能量,便會有結果上的延滯,也就是台灣近日爆紅單詞「校正回歸」的源頭。

紀駿輝認為,而若以「七日滾動平均確診人數」來觀察,便比較能夠精準反應感染時間,避免不準確統計,也能較清楚地看見人流移動管制措施的效果。

綜合台灣當前的確診數、採檢陽性率與未檢驗的檢體數量來看,尚無法肉眼看出「三級警戒 / 自主封城」的效果。但正如當前的疫情擴散,是自母親節始,接下來一週,若台灣民眾能維持首週的「少出門、少移動」狀態,才有可能爭取在未來的兩至三週內,看見疫情曲線逐漸被壓平的曙光。

(作者卞中佩為政大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李家豪於澳洲Monash大學金融雙主修計量經濟系)

(台灣社會的韌性能否安然度過疫情?歡迎參加5月27日週四 20:00 – 21:30 GMT+8,專門向端傳媒會員開放的「小端夜談」,本期話題為:疫情突襲,台灣能否維持疫情防線?接下來必須注意什麼?

讀者評論 4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幾好的分析比較,知識公共化

  2. 无论如何,台北的人流确实是自主减少了,这一点上台北新北确实很了不起,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比不上。

  3. 這數據僅限於使用iphone的人們。只能分析出上層消費階級人們的移動數據,更有趣的是,大概沒有人知道自己無償地提供了自己的移動資訊吧。

  4. 可以校正回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