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Bloomberg》一篇〈Sexy Tea, the Lion King and Taiwan\"s Lost Innocence〉辛辣又不失幽默地總結了台灣近日的疫情風波:全力防堵感染源一年有餘,卻因貨機機師、萬華「茶室」與「獅子會」聚會的連鎖反應下,進入了社區感染階段。此後,又陸陸續續地公布多個確診案例是因為去了萬華「茶室」而感染。這讓許多人不禁好奇:這杯讓客人們趨之若鶩的「性感茶」究竟是什麼來頭?
本文作者陶曉嫚從2016年開始,便展開對按摩小姐、男師、酒店男女跨性別公關、經紀人與經紀公司、攬客幹部及助理、圍事、酒店投資者乃至於警察的一系列田野訪談,彙集成《我拿青春換明天:八大行業職場說明書,慾海求生的人物群像》一書。在她看來,要深入探討茶室文化,必得先從台灣性產業何時發展出一整套與「茶」有關的性暗喻歷史開始說起。
2021年5月13日,台灣Covid-19疫情進入社區感染階段,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公布不明感染源確診個案的調查結果時,證實台北市萬華區「茶藝館染疫」個案和新北市蘆洲區獅子會群聚案間有「人跟人的連結」,可能為同一群聚案。
一時間全台既為了疫情失守而緊張,紛紛衝向藥局買口罩酒精、上超市搶購泡麵衛生紙,另一方面,由於病毒隨情慾流動,也讓「茶藝館」、「茶室」、「人與人的連結」變成台灣網路社群當紅的流行語。台北市長柯文哲、新北市長侯友宜也不消說,分別宣布轄區內八大行業(依法指舞廳、茶室、三溫暖、酒家、酒吧、妓女戶、音樂咖啡廳、理容院等)必須停業,一同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