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份台灣《蘋果日報》,今日上架

疫情之下,台灣讀者依舊搶購最後一份《蘋果日報》,看在三個資深台灣蘋果記者眼裡,百感交集。
2021年5月17日台北,一名出租車司機在看蘋果日報。
蘋果之死 台灣 香港 中港關係 媒體 政治

2021年5月14日,台灣蘋果日報宣布自18日起停止紙本發行,集中資源發展網路版的蘋果新聞網。今日,即是蘋果日報最後一份實體報紙的出刊日。一早,許多台灣讀者都出門搶購,只見頭版寫著「再會」兩字,精選歷年來的19則經典頭版新聞,正式宣告台灣蘋果日報告別紙本,並與讀者約定在蘋果新聞網相見。

14日,台灣蘋果日報宣布結束紙本的同日晚間,香港保安局宣布,凍結黎智英持有的壹傳媒有限公司的股份,及其擁有的3間公司於本地銀行帳戶內的財產。令許多人聯想,台灣蘋果日報的異動,或肇因於此。但台灣蘋果日報公開的正式原因,僅道「疫情嚴峻、紙媒式微」。

台灣蘋果日報於2003年5月2日發行,曾奪下台灣報紙銷售量、傳閱率最高雙冠王紀錄。其中最高銷量達71萬份,為2012年前總統馬英九二度連任當選的新聞;非政治類銷量最高者,則是2007年台灣旅美投手王建民屢創勝投佳績,當天銷量達64萬份,許多台灣讀者買回當日的王建民海報,珍藏至今。

蘋果日報來台18年,改變了台灣的新聞環境、也改變了台灣,見證了台灣二十一世紀前二十年的歷次重大事件。我們訪問了三個蘋果的資深文字、攝影記者,細數他們所經歷的「港式 / 蘋果日報工作文化」、蘋果日報如何改變台灣,以及頭版那些震撼你心的經典照片,是如何拍攝出來的。

2021年5月17日台北,市民在店內看蘋果日報。
2021年5月17日台北,市民在店內看蘋果日報。

聯合報跟中央社,編輯手冊非常厚,蘋果完全沒有。以攝影而言,準則只有八字:男不如女,老不如少。

張良一,攝影記者,2003年蘋果日報創刊前四個月時加入,2016年五月優離

我去蘋果日報之前,是在台灣的中國時報。中時是傳統媒體,攝影山頭林立,強調單打獨鬥,攝影中心裡面有人專精體育、有人專精國防等等,每個領域都有一個頂尖的人,都可以獨立作業。文字跟攝影各自跑,再回來交給編輯各自版面呈現。

我進蘋果的時候,給我最大的震撼是,蘋果很強調團隊作業,幾乎可以說是到了「沒有個人」,不管你是很厲害、還是很平庸,都無所謂,他非常強調團隊運作。譬如說一個重大新聞事件,為了贏對手,他可出動整個攝影中心99%的人力,只贏對手1%也好,反正我就是贏了。

就是因為蘋果這個文化,很多人都不看好我去那邊工作,說我頂多做三天。因為傳統來講,記者都比較崇尚獨立發揮的精神,文字攝影各自發揮,不想被長官管著、指揮著。

可是我蠻喜歡的,一待就待了13年。

舉例來說,如果是當年我還在的蘋果,像太魯閣號這種事情,在花蓮、又是假日,一時之間很難趕過去。一般媒體作業程序,就是讓地方記者先過去採訪就好,但蘋果日報不只如此,還一定會找至少兩個攝影記者,用最快的時間衝去現場,一到現場馬上跟地方記者通報,兩位攝影記者馬上開始作業。

更嚴重事情的話,就會有第三個。頭兩個攝影記者去搶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第三個就開始拍有故事性的、動人的影像。這時候第一組攝影也可能已經累了,就先回去休息。

蘋果的團體戰裡面,「休息」是非常重要的事情。2004年,群眾在凱道上向陳水扁抗議(編按:指319槍擊案之後,陳水扁險勝總統選舉,支持連戰宋楚瑜的群眾抗議),我們平常專門負責阿扁的「民生小組」接到的第一個指令,反而是「趕快回去睡覺!」第一時間先交給突發中心記者,因為主管判斷是,這場抗議要持續一兩個月,所以你們應該先回去睡覺。所謂的團隊作戰就是這樣。

很多攝影記者傳統上會去搶頭版頭條照片,但對蘋果來說,頭版下面那張小小的郵票配圖,重要性不亞於真正的大圖。我記得有一次我沒拍好,馬上就被社內的鋤報會議(蘋果特殊的文化,會嚴格檢討每一條同事的稿件與照片)檢討。因為他們覺得,哪怕只是一張小照片,對讀者都還是非常有價值,必須認真看待。

蘋果日報是非常商業性的媒體,以獲利為取向。像聯合報跟中央社,編輯手冊非常厚,蘋果完全沒有。以攝影而言,準則只有八字:男不如女,老不如少。

譬如說一樣的事情,你不要去拍中年男子,一定要拍美艷的女子,你可以看到「今日我最美」,去刺激他的點閱率。

蘋果日報的攝影美學還好,照片就是要用美女去訴說當天的新聞事件,新聞事件必須常常有美女,在台灣也是前所未有的。各種抗議也是,從倒扁到太陽花,就一定要拍到大場面、要美女,就是這樣的標準。

2008年馬英九油電雙漲,加油站大排長龍,蘋果日報再度團隊作戰,馬上去拍各地加油站,場面也都拍到了,但到晚上八點鐘,上面都還是不滿意、不想出刊,為什麼?就是因為沒有拍到美女騎車或開車去加油的照片。

雖然說是團隊作戰,但在蘋果日報,一出大新聞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想要有表現,同時是非常殘酷的競爭場。因為攝影中心有一批攝影記者、突發中心也有,等於同一個場子裡面有十幾個蘋果日報的攝影記者,每一個攝影記者都把版面當成「公海」,沒有人說哪個領域一定是專屬於誰的。

你想要自己的照片被用到,一定要非常非常用力、專注,好好觀察現場,照片才能有出線的機會,對攝影記者是很好的歷練。

蘋果文化還有一個另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很少很少跟其他家媒體「調照片」(指一家媒體沒拍到畫面、向其他媒體商借),因為蘋果日報人力非常非常充足,長官之間橫向聯繫也是非常綿密,一有任何風吹草動,蘋果日報一定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去,調片的機會是微乎其微。

我記得有過一兩次,萬不得已要去跟其他家調照片的時候,中心長官就有人要人頭落地(被解雇)了,因為他沒通知攝影記者、讓攝影記者漏畫面。

蘋果對這件事情的懲處是非常嚴重。攝影記者一漏照片,一定會去問是誰的錯。我記得那次最後是攝影中心副總、主任減薪兩個禮拜,但基層記者沒事。這也是一個蘋果的好處,漏照片一定是一路檢討下來,不會推小的出去處罰。也因為這樣,蘋果日報攝影中心的向心力是非常強的,可能一待就是十年。一方面是待遇好,一方面是長官挺你。

2021年5月17日台北,蘋果日報的封面。
2021年5月17日台北,蘋果日報的封面。

今天的告別作有張照片:高鐵通車那年,一張從濁水溪空拍第一班高鐵通過大橋的照片。當年蘋果,是發一個小時八萬塊的直升機去拍的,為了那張照片,我們花了40萬。攝影中心分成好幾組人,我們這組就從台北一路拍起,沿路找到適合拍照的點,就把它寫下來,不管是空中或地面的,花了兩天的時間去找點,大家開會討論最適合放在頭版的是哪一個點。

最後決定這個濁水溪這個點,是覺得最有台灣意義。去問了高鐵列車何時會通過,最後拍下去。另一張在告別特刊中的「牽手護台灣」也是這種操作法。像這種頭版的照片,都是整個中心的心血。

像這種可以預期的重大事件,蘋果都是願意花非常多時間去場勘現場的。跟其他媒體很不一樣,其他家可能事前一天晚上十點發給攝影記者,記者當然一頭霧水,去現場拍幾張,有拍到就好了,這就是為什麼,蘋果照片可以打趴其他家媒體的原因。

在蘋果,外勤的攝影記者只要提出要求,譬如說是臨時需要「大砲」長鏡頭,器材室同仁馬上開車送過去。如果你覺得有需要直升機空拍,公司評估可以就會去航空公司租直升機,但當公司盡量滿足你的需求,前線的攝影記者就再也沒有拍不好照片的理由了。你必須拍得比其他報社攝影更好的新聞照片,這時壓力就非常大了!

我當年去之前,原本覺得是士官長去當二等兵的心情,看看自己還能做什麼?不過最後我學到非常多,現在的實力都是當時培養出來的,我現在做獨立工作者,後來遇到再多場面,我感覺都是很充裕的可以應付的,我都知道要如何應變了。

2021年5月17日在台北,最後一天的紙本蘋果日報。
2021年5月17日在台北,最後一天的紙本蘋果日報。

這就是我所認識的蘋果日報,不講人情、不講關係,不管對採訪對象與內部管理都是。但我覺得很公平,我很認同,標準一體適用,裁員就是連一級主管一起裁,這樣很好。

C,文字記者 / 主管

我蘋果日報剛創刊的時候就進去做中階主管,最大的震撼是:蘋果日報的編務會議,會要求主管非常準確地掌握新聞進度。你不能一問三不知、不能說大概是怎樣,就是問你要答得出來,很實事求是的態度。傳統在台灣報社,主管不一定那麼懂一條新聞,可能會對大的政治環境比較了解、說出得大概也就是了,未必講得清楚來龍去脈。

對準確度的要求,甚至到一個名詞的定義,你就都要說得出來。我記得有一次同事說CF(Commercial Film,廣告影片) 葉一堅就問,那是什麼?結果同事一時說不出來。葉一堅就說,你怎麼可以以為大家都知道,那是什麼你怎麼說不出來。我感受到香港工作文化,跟我們是非常不一樣。

又譬如說,有一次老闆(黎智英)發現,某一類型的新聞好重要、讀者很愛看,他馬上決定把該新聞版面從半版改成一版、過幾天又改成兩個版。這在台灣傳統報紙,要試版試好幾個月,在蘋果,老闆今天說、就是今天要,沒有理由,沒有藉口。

還有一段時間,財經中心在搞一本小本的週報,大概爽報大小,專門講財經的那種。有段時間也是做得蠻好的,但後來一做不好,也是說停就停,整組人上至副總編輯、下至基層記者,全部都裁掉。對台灣來說,這真的是太狠了,怎麼不講人情呢?有些人就去問說,是不是(負責那組的)副總編輯可以留下來?老闆說,為什麼要留?既然整組都不要了,留高層的理由是什麼?

這就是我所認識的蘋果日報,不講人情、不講關係,不管對採訪對象與內部管理都是。但我覺得很公平,我很認同,標準一體適用,裁員就是連一級主管一起裁,這樣很好。

在我看來,他們打破了台灣很多過去新聞界的傳統文化。我剛進去的時候,蘋果嚴格規定主管不准跟受訪對象應酬,就是全心全意做新聞。一般台灣主管去跟官員吃飯啊、過年過節送禮,在他們來說都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不會去打這種人情關係。

還有一件事情,我的經驗裡面,台灣傳統媒體只要漏新聞,就會去否認別人的新聞,例如「那某某家報的案子,又還沒定案,寫什麼寫?」但在蘋果,漏新聞就仔細檢討,真的漏了就撿起來做,香港來的那些主管會說,「晚做有什麼關係?你做得比人家好就贏了呀。面子?面子又不要錢。」

但後來,我覺得這些剛創刊的精神也漸漸不再落實,甚至可以說是有點「台灣化」了。

當然台灣化有好有壞,不全是壞的一面。譬如說蘋果一開始本來只做都會區新聞,都不做地方新聞,因為他們香港就那麼大,他們不了解地方新聞必要性是什麼。但到了以後,他們發現台灣地方新聞太有趣了,各種奇聞軼事,於是也開始派地方記者。香港也不能隨意進政府機關採訪,只能在規定的地方跟官員問答,不像台灣記者可以在各種機關趴趴走、去跟官員採訪打聽消息,他們也覺得台灣太有趣了,這些調整,就算是好的。

但台灣化也有壞的一面。一開始說不准跟受訪對象應酬的,後來也應酬了、禮物也開始收了,慢慢適應到台灣的人情社會、習俗文化裡面,也讓蘋果失去了一開始的靈魂,跳脫社會文化看待事情的獨特視角。

慢慢地我感覺士氣不如以往了,也不那麼超然獨立,慢慢就改變了,慢慢侵蝕以前累積下來的基礎。

2021年5月17日台北,市民在公園內看蘋果日報。
2021年5月17日台北,市民在公園內看蘋果日報。

說實在,香港人其實也不懂台灣政治,所以也不太管。所以給台灣蘋果很大的政治新聞空間。

K,文字記者 / 主管,現任員工

蘋果日報一開始被批評是小報路線,都是用屍體、裸體搏版面,但最近這幾年其實是有轉型,屍體、裸體越來越少。我感覺一開始搞這些小報路線只是一種策略,要殺出一個血路,後來證明這是成功的。他顛覆了台灣看政治人物與名人名流跟社會議題的方式,以前都不知道政治人物或名流私下是做什麼,後來在蘋果日報結合小報文化加揭弊路線,其實是讓(當時陳水)扁朝一些人原型畢露。

蘋果日報在政治新聞中規中矩,堅持普世價值、藍綠對等、版面均等、不極端、不人身攻擊,這在台灣其他政治版面是沒有的。而且是真平衡,不是假平衡,藍綠兩邊一定要一半一半,黎對社論(蘋論)或言論版也從來不干預,只要求堅持普世價值。當然,黎智英這幾年投入香港運動,確實有比較清楚的反中,其他的都沒有干涉。

說實在,香港人其實也不懂台灣政治,所以也不太管。所以給台灣蘋果很大的政治新聞空間。

香港文化對細節非常要求,早期香港人來很多,大多數新聞中心都有一個,不一定是他們當最高主管,也可能是中級幹部,他們要求很多細節。早期甚至說如果有一個嚴重錯誤,馬上叫你走,現在還是比較融入台灣文化,畢竟有感情了,沒有這麼霹靂手腕了。後來第一次賣報不成的時候,香港人也慢慢回港,越來越少了,這些文化也改變了。

在我看來,黎智英做了很多錯誤的決策,造成蘋果嚴重的虧損,在台蘋、港蘋都一樣。當初他找金溥聰來當總監,說要讓壹電視上架,結果到最後壹電視也無法上架。黎智英又花錢了弄那些模擬新聞的「動新聞」,當然你也可以說是創新,但其實最後看來就是錯誤的決策。

黎智英後來的想法很清楚,就是一直要往數位轉型,都沒有投注資源在紙媒。近年把蘋果一拆為二,紙媒跟數位,他的思維很清楚,就是慢慢要收紙媒這邊。果然後來又縮編合併,採訪部門回到同一個樓層,說好聽是合併,但這次紙媒這邊員工全被資遣,加上原來數位也有裁一些,但我覺得他們的作法未必是對的,紙媒有紙媒的價值。

蘋果日報第一次露出敗象,是他說要賣的時候,那時候蘋果紙本部分明明還是有賺,一年可以賺到好幾億的廣告收入,以房地產和精品廣告為主。後來因為他要賣了,員工抗爭,很多人開始抽廣告,對集團向心力、形象都有很大傷害,慢慢開始走下坡,加上金融海嘯,逐漸虧損。

後來他參加反送中、被香港商界抽廣告,為求生存,香港蘋果推轉會員訂閱制,台灣也要同步,台灣員工大多反對,但他還是要做。當然我也很氣台灣的閱聽環境,不願意訂會員就算了,還會奚落蘋果推會員制,甚至隨意複製出去外面的網站全文貼上,也不附出處,台灣根本沒有尊重原生內容的文化。

鎖內容以後,點閱率雪崩,廣告流失更多,我覺得這對台灣蘋果日報是致命一擊。後來黎智英被抓前,決定取消台蘋會員制把內容放出來,點閱率有回流,但也元氣大傷,大不如前了。做付費訂閱之前,還一度有單天破三千萬人次點閱的記錄,平均每天也有兩千萬的點閱,現在(紙媒收攤前)大概只有近千萬吧。

台灣其他報紙,早年版面充足,不會有大併稿,每個記者是路線分明、版面分明,一條一條的,但蘋果非常要求視覺、表格、照片,像今天告別作就是把蘋果特色展露無疑。既然圖一定要畫,表格一定要做,給文字的版面很少,所以每個主管都在大改稿,一定要融合。我記得我有一次把一條九千多字的原稿改成一千多字,改到快昏倒,但對我來說是很好的練習。

蘋果是不會去只當傳聲筒,會要求你去採訪各方反應,不會只單單替政府或政治人物傳遞政策而已,要把一條新聞最精華的東西做出來,不要那麼鬆散、也不要只作檯面上的新聞,一定要深入去採訪獨家、內幕,這是蘋果新聞與眾不同之處。

2021年5月17日台北,便利商店內賣光的蘋果日報。
2021年5月17日台北,便利商店內賣光的蘋果日報。

讀者評論 7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苹果日报要是像周刊文春那样,还算有价值,否则就是小报一个。韩国瑜别的不说,就他对苹果日报和三立电视台对评论还是很对的。

  2. 創刊於SARS,停刊於新冠。

  3. 希望有更詳盡的死因調查。

  4. 好耶!

  5. 到今天,香港的飲食男女和蘋果馬報,還是在圈中無可取代,這種做事精神就是原因。

  6. 一個時代的落幕

  7. 讚讚,居然不知道蘋果今天下架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