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依之地》(Nomadland,港譯「浪跡天地」,台譯「遊牧人生」)是一部好電影,即使拿不到那二十多個獎項,也會被我們發現。
3月1日,趙婷獲得金球獎,大陸許多大媒體歡呼致敬,紛紛祝賀「中國導演趙婷」的成功。但媒體首先大炒作者是女性導演、亞裔導演,有的媒體突出她是中國導演、華人導演,還有的拿她是著名演員宋丹丹的繼女當宣傳廣告主題詞。可趙婷十幾歲就去英國,我的老鄉沒幾個能讀準她現在的名字,那是法文或者拉丁文加拼音Chloé Zhao。
3月5日,中國網絡上關於本片的廣告和報導大多消失。謠言說,本片原定4月23日的上映要撤檔取消。各個報刊、網站的編輯接到通知,不得再談論趙婷和她的作品。網站上關於本片的消息大多被撤掉,其原因據說是一些小粉紅、老紫紅懷疑她的國籍,還挖掘出趙婷多年前有「不愛國」言論。如此,趙婷坐着媒體過山車從中國的驕傲變為辱華導演。網絡上出現許多大批判的調子:「對於辱華、反華的,憑什麼給它們在中國出名、賺錢的機會?它的電影,我們不想買票!」
3月15日,奧斯卡提名榜單公布,《無依之地》得到六項提名,大陸的媒體上看不到報導。看到網絡上政治攻擊風起雲湧的勢頭,我就估計《無依之地》不可能在大陸公映了。
可是到了4月初,電影人和媒體圈中又傳出風聲,說影片還是會按照原來廣告上公佈的日期在4月23號開始影院公映。網絡和報紙上也出現了一些對影片的評論。媒體的朋友告訴我,宣傳部門的非正式要求是可以分析影片,但是不談論導演。
昨天是4月23日,《無依之地》終於沒有出現在中國大陸的影院裏。一聲歎息,本片在大陸引起的大多是這些電影藝術之外的火熱話題。這又是有特色的中國現實,一部電影的戲劇性和跌宕起伏經常在電影之外。
還是首先把她作為導演,看她的電影作品吧。趙婷是天才導演那一路,她的電影天才可以跟李安、賈樟柯、昆汀·塔倫蒂諾、張藝謀放一起談。
談論《無依之地》的電影藝術,在我這裏有幾個關鍵詞。
一聲歎息,本片在大陸引起的大多是這些電影藝術之外的火熱話題。這又是有特色的中國現實,一部電影的戲劇性和跌宕起伏經常在電影之外。
關鍵詞1:無依
《無依之地》,一個很差的翻譯,它遠離甚至背離了影片的意藴。「無依」是個生造詞,在漢語語境中,它容易引起讀者聯想到老無所依、無家可歸、居無定所之類的意思。而影片恰恰沒有這種居高臨下的憐憫和氾濫的同情,作者完全是用一種平視的角度來呈現女主人公弗恩的生活。
弗恩是被那個萬惡的資本主義機器甩出來的邊緣人嗎?是被那個永不饜足的城市碾碎的低端人口嗎?我沒讀出如此憤世嫉俗的意思。面對琳達·梅的關心,弗恩平淡淡地說:「不用擔心我,我很好」。
弗恩離開的因素似乎有小鎮在經濟危機中的破敗,但更重要的也許是丈夫的故去,影片的第二個鏡頭就表現她親吻丈夫的衣服。片尾的字幕「不得不在路上」既可以是情境迫使,也可以是各人內心那難以解釋的自由意願。我們看到,弗恩多次拒絕了加油站的陌生人、朋友和親人的幫助,她「喜歡工作」,她不需要憐憫。她說自己不是「無家可歸」(homeless),只是「無房可住」( houseless)。叫我說,這裏的houseless應該翻譯為:不住在房子裏。弗恩既沒有自我拔高和抒情媚俗, 也沒有傲視中產,她只是我行我素,她只是在享受她所要的那一份自由與孤獨。
《無依之地》顯然更接近凱魯亞克(Jack Kerouac)那鼓吹自由的《在路上》,而不是斯坦貝克那部批判資本主義導致大蕭條的《憤怒的葡萄》。
所以,片名「Nomadland」應該更多是遊牧、浪跡、流浪的意思,過度闡釋和抒情一點,也可以說有遊吟的意思。如果想到那些美景、石頭和弗恩吹奏的長笛曲,片名翻譯為《遊吟之路》也不算離題萬里。其它的譯名諸如《遊牧人生》、《遊牧之路》,我也接受。如果也用個生造詞,翻譯為《遊浪之路》或《浪跡人生》也有些詩意和貼近影片意趣。
對弗恩來說,她的心靈有家可歸,她的房車處處可停。這裏就是遠方,就在這裏吟誦莎士比亞吧,這裏就有詩意,就在這裏裸泳沐浴吧。
弗恩既沒有自我拔高和抒情媚俗, 也沒有傲視中產,她只是我行我素,她只是在享受她所要的那一份自由與孤獨。
關鍵詞2:現實主義
本片根據傑西卡·布魯德(Jessica Bruder)的調查式新聞作品(Nomadland: Surviving Americ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改編。許多人用紀實、現實主義來談論本片,還有的將它與美國獨立電影教父泰倫斯·馬力克(Terrence Frederick Malick)和意大利新現實主義做比較。
常常與電影學院的張獻民教授聊起中國的獨立電影人,我說他們大多是美學上的左派,他們覺得好萊塢講究故事和類型過於走俗套了,電影語言也太精細甜膩、循規蹈矩,慣壞了觀眾的胃口。
趙婷也走的藝術電影路子,但她比美國和法國的藝術電影走得更遠,更多維。她的作品徹底非類型化,從《騎士》到《無依之地》,趙婷拍的牛仔不是西部片,她拍的房車人也不是公路片。本片也不講故事,它與《羅馬》、《告別拉斯維加斯》這種小情節的電影還不一樣,它基本沒有那種講究時間和因果關係的情節。趙婷與購買原著並擔任製片人和主演的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共同營造,她們將記錄與虛構混淆。有一個地方十分有趣,主演在房車營地登記,她沒有用弗恩這個名字,而是用了她自己的名字:麥克多蒙德(MCD),哈,導演在記錄和虛構之間隨意穿行了。
它是一件當代藝術作品,它將劇情設計與記錄、紀實與虛構混雜使用、跳躍使用。它與徐冰2017年在瑞士洛迦諾獲得費比希獎的作品《蜻蜓之眼》很類似。但本片是另一個境界,有許多對話和場景,我完全不能區分那是劇本設計的還是演員臨時發揮甚至自然發生的。
本片的敘述十分自由,它展示了大量日常生活、大量的細節,片中的每個人、每個場景都具有可觸摸的質感。而這些細節和日常完全不是用來推動情節的,它的敘述是遠離戲劇性的。意大利新現實主義的重要作品《温別爾託·D》也展示了許多日常的細節:女僕早晨起床、做家務事、睡眼惺忪地在廚房裏轉悠、用水沖洗碗池裏的螞蟻。法國電影理論家巴贊盛讚過那一場景,說它的「令人茫然之處首先就在於它摒棄了一切傳統電影演出的參照範疇」。本片充滿了這種無情節而富有詩意的細節。
只在一個地方有點加工,趙婷讓原著中的兩個人物戴夫和弗恩產生了明顯的情愫,但也沒讓他們成就什麼世俗意義的正果。
本片的紀實、現實主義不是經典意義的紀實,而是一種風格化的紀實。這種紀實經過了翻新、破格,其中有了一種陌生化處理,變成了一種彰顯作者個人風格、發揮個人創造才華的紀實。它顯示出導演對電影美感的直覺和風格的自覺。
自由的媒體形態和雜糅、融合的敘述方法,再加上影片鏡頭中那種電影的美感,這些就是最擊中評委們和影迷的重拍子,這樣拍劇情片或這樣拍紀錄片,咱們幾時見過?4月25號好萊塢大道的杜比劇院裏,《無依之地》很可能拿到最佳影片小金人,那奧斯卡九千多評委們真是解放思想、敞開胸懷了。因為本片可能是奧斯卡獲獎作品中最不講故事、最像紀錄片的劇情片,這在講究「故事是上帝」的好萊塢算是石破天驚。今年的奧斯卡評選是個小年,按照現在的態勢,本片拿到最佳影片或最佳導演、最佳女主演我都不會吃驚。祝科恩嫂連中三元。
它是一件當代藝術作品,它將劇情設計與記錄、紀實與虛構混雜使用、跳躍使用。本片的紀實、現實主義不是經典意義的紀實,而是一種風格化的紀實。
關鍵詞3:地平線
從《騎士》到《無依之地》,大地景觀一直是趙婷迷戀和擅長處理的意象。
導演和攝影師很偏愛那日出日落時十幾分鐘的光影、色調,攝影師喬舒亞·詹姆斯·理查德斯(Joshua James Richards)常用的構圖是把地平線放在畫面大致二分之一略低的地方。他還愛用日落時分太陽壓在地平線上的構圖,他讓攝影機鏡頭不時吃進光線,那光色,詩意無窮。
作者對美國西部充滿了迷戀,把廣袤無垠的美洲大陸拍出了夢幻般的美感,而這種大地景觀正與弗恩那種穩健而淡定,遠離都市而獨自怡然的內在氣質相互映證、相互融合。攝影機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在路上的長長跟移鏡頭,這些舒緩綿長的鏡頭配上似有似無地配着Lodocice Einaudi的鋼琴音樂,令人流連忘返。這些鏡頭幾乎沒有敘事的功能,但也讓我們對那些美景發出一聲低低的歎息,從中看到弗恩的寧靜和安詳。
影片用高超的攝影藝術處理將這些大地景觀與弗恩的日常生活細節融合在一起,細膩而宏偉地展示了美國大陸和這樣一個獨自遊走、自在遊走的房車人。
說趙婷是個電影天才,是看到她對影像有直覺,對電影的形式美有一種敏感和把控能力。《無依之地》應該是個很小的劇組,主創人員就是趙婷、攝影師,加上演員才三、四個人,可能有時要用一個錄音師。她們大量運用肩扛攝影、手持攝影,大量運用廣角鏡頭。趙婷對電影的肌理把控很自覺,很精緻。她的剪輯簡潔、利索,許多地方剪得十分乾脆。全片不用一盞燈,都是自然光,導演會有意識地將大全景和特寫這種兩極鏡頭剪輯在一起,以形成些微視覺的快感。
《黃土地》、《人生》、《老井》也大量用中國的西部大地景觀,也常用朝陽初起和夕陽西下時的暖色光線。離鄉和留守是那裏人們的重大糾結。在本片中,弗恩對自己吹着長笛、誦讀莎士比亞的遊吟生活卻並無糾結。她在清冽的河水中裸浴,在房車營地和狂風呼嘯的海邊漫步,她並非無助,她選擇孤獨,也許她在享受獨處,也許她只有在忍受獨處中才能牢記丈夫、緬懷丈夫。
結尾處,又是一個房車開向遠方的大遠景,那是弗恩自由之路的新起點。
作者對美國西部充滿了迷戀,把廣袤無垠的美洲大陸拍出了夢幻般的美感,而這種大地景觀正與弗恩那種穩健而淡定,遠離都市而獨自怡然的內在氣質相互映證、相互融合。
關鍵詞4:石頭
生命是孤獨的,落寞的,但我們看到弗恩握在手裏和丟進火裏的石頭,我們看到她充滿詩意的生命。石頭在影片中反覆出現,貫穿弗恩的遊吟之旅,成為重要的意象。弗恩有一次打零工就是幫人賣石頭。戴夫臨走時把一塊石頭壓着半張紙的短信放在弗恩的車旁。後來導演還設計了一個弗恩視角的主觀鏡頭,她從那塊石頭的空洞裏看曠野。弗恩與斯旺基散步時,兩人共同握住一塊石頭。斯旺基去世後,房車客們圍着火堆悼念她,弗恩按照斯旺基的遺願把一塊石頭扔進火裏。
石頭寫得好,才能有温度,有情感。《辛德勒的名單》中,被救的猶太人將石塊放在恩人的墓碑上以示悼念。日本電影《入殮師》中,小林在河邊挑選一塊石頭放進妻子手中,他告訴妻子,在古代沒有文字,人們挑選石頭送給對方,接受的人根據石頭的觸感和重量揣摩對方的心意,滑溜的代表心情愉快,不平的可能是擔心對方。
在一部幾乎沒有情節的虛構混雜記錄的作品中,導演把石頭這個意象分散而勾連地擺放在全片各處,寫出了幾絲清淡而悠長的温情。
石頭寫得好,才能有温度,有情感。在一部幾乎沒有情節的虛構混雜記錄的作品中,導演把石頭這個意象分散而勾連地擺放在全片各處,寫出了幾絲清淡而悠長的温情。
關鍵詞5:詩意與遊走
本片容易引起一些感歎,諸如棲居,遠方和詩,浪跡天涯的遊走。這些感歎很容易被歸入雞湯式的詩意和居高臨下的悲憫。但是,弗恩那「不得不」的上路遊走,也許觸動了普通人心中那無時不刻潛伏着的夢想。
看過影片,我在心裏嘀咕,這樣自由的生活,說走就走,四處隨便走,不是碰巧成為我們夢想的詩和遠方嗎?結果打開手機就讀到美國電影研究專家周黎明為本片寫的分析文章,題目中就說他們在追尋「詩和遠方」。
這就是本片中除了電影的美感,還藏着的那普通人的胸中塊壘,誰不想走在岸邊看海,誰不想到處工作,還一邊看世界、一邊在河裏裸泳,多少人想開個房車四海為家?影片看起來温文爾雅波瀾不驚,其實狠狠地捅在了現代都市動物的腰窩上,捅到了白領和蟻族們胸口的柔軟去處。那長鏡頭的曠野和美國西部美景,弗恩在房車中吹奏的長笛曲,徹底擊倒了我們,足以讓我們忘記與此同時也得在汽車裏的塑料桶或曠野路邊解決生理方便。
有的時候,遠方不一定是遠方、曠野和孤獨,遠方和詩意只是你想去就去的地方。在美國加州的伯克利大學附近,我看到一個人坐在街邊的路上。相談之下,得知他在一個社區大學教授歷史,他住在車裏,吃飯在食堂,洗澡在健身房的浴室,每天投身於大麻和腦海裏的學術研究。哈佛大學門口的小廣場上,也總有一個女性乞討者在那裏「上班」。我不知道她是「不得不」,還是自己偏好。
弗恩跟她的房車一族朋友們相聚在星空下,告別在曠野中,執手相別,不見淚眼。他們到底是被生活甩到邊緣,還是自由的選擇?本片只是告訴我們,有這一種活法。弗恩這個形象讓我想起凱魯亞克的詩句:真正不羈的靈魂不會真的去計較什麼,因為他們的內心深處有國王般的驕傲。
只是半屏蔽,搜无依之就能看到。豆瓣算是倔强的了。
楼上不要装外宾,豆瓣已经屏蔽了
感觉没有必要为了第一段「被批辱华」吸睛并简短介绍时事后,再在后面附上一大篇写得一般的影评…(豆瓣并没有封锁影片词条,看影评那里也有不少~)
这也能扯诗和远方 难道不是生活所迫
同意c_c的观点,看完之后感觉电影的主视角好像不是一个主流的nomad,女主角更多因为自己的性格主动选择了nomad的生活方式,但现实中的nomad面临的恐怕是更艰难的处境。
作者給的評價好驚人的高,不過有不少對這部片過度浪漫化、太過中產階級視角的批評,包含談及原作有不少談及生存、企業對待nomads殘酷的描寫卻都不見於電影,部分虛構角色擁有的保障好到不符合美國實際狀況等,沒看過原作無法評論,想知道作者的看法
文章写出来了好洒脱的感觉,想看看电影了。
很喜歡這篇文章的感覺,今天休息正好看看「遊牧人生」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