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如何講好一碟島上的番茄炒蛋:大嶼山的四份報刊,兩種語言,二十年

香港地處處差不多?大嶼山一座島嶼,卻有區區不同的生活紋理,那裏前後四份地區報刊,只屬於在地生活著的人們⋯⋯

《大嶼小報》。

《大嶼小報》。攝:陳焯煇/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黄潤宇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21-04-16

#公共生活#傳媒#社區

【編按】近年來,香港人社區意識進一步強烈,社區媒體隨之興盛,自雨傘運動後零星誕生,到2019年中以後大量湧現。相對於全港通行的大眾傳媒,這些社區媒體報導社區內部故事,凝聚身份意識,締造多樣的本土公共生活。

這一態勢卻令人想到,在香港最大的島嶼大嶼山,不同人口聚集區雖同在一島,卻有各自獨特的生活質地與紋理。那裏早在將近二十年前已有本地社區意識明確的地方媒體,報紙與刊物多年來也一直存在,隨近期潮流亦有社區新血湧現。

端文化組製作的「島嶼價值」系列,旨在探詢香港離島天地,傾聽每座島嶼獨立的、異於「主流」香港的認同。因此,於系列第二篇,我們來看看大嶼山曾在、現在的幾家地區媒體。若說香港魅力之一,是其相較而言鬆散、非中心化、自下而上的多元社區活力,這幾份在地報刊,正可給我們講解這種活力的狀態與來源。

沿東澳古道,從東涌新市鎮一路向西,沿途溪流、田地、村校,也有舊冰櫃裏不太冰的可樂;又或順著下坡奔跑,腳趾不知不覺伸進細密的沙灘裏,夕陽分外清透⋯⋯如果你曾試過這樣一段路,大概能輕易分辨出大嶼山之於香港的專屬氣息:

這裏是香港最大的島嶼,比香港島面積大到近一倍,山野面積廣闊。過去交通不便,土地開發有限,成為香港繁華主流的對照空間。這裡曾是新浪潮電影《烈火青春》裡遊牧青年的逃逸地,也是詩人也斯筆下的野生爛頭——英文名 LanTau Island本也來自這一鄉野別稱。

這是昨日的大嶼山,被遺留在1990年代以前。1989 年,港英政府發佈《香港機場核心計劃》,成為大嶼山發展開端;1997年開通的青馬大橋連接了市郊,使大嶼山不再被視為孤島。此後東涌新市鎮發展、迪士尼樂園啟用,港珠澳大橋通車,大嶼山進一步都市化。又有2014年梁政府提出「東大嶼都會」,2018年林鄭月娥提出「明日大嶼」計畫,即將大規模填海造島,該計劃引起多個民間團體與公眾因環保生態、交通基建、成本高昂等理由反對。

有趣的是,身為發展主義三十年來的爭奪對象,大嶼山卻一直以本土多樣化,於生活紋理上區別於香港其他地區。而這在何來和盧燕珊早於2003年創辦的一份《大嶼報》已可見識。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