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麥海珊:在電影裏講述,香港人的恐懼是有多少層?

「談恐懼,本身就是這樣的東西,本來就是個人、集體,很政治性,很私密、又很公共。」

紀錄片《誠惶(不)誠恐,親愛的》導演麥海珊。

紀錄片《誠惶(不)誠恐,親愛的》導演麥海珊。攝:林振東/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李嘉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21-04-10

#香港故事#麥海珊

《誠惶(不)誠恐,親愛的》的開場,麥海珊請船家,帶她到漆黑的海上,關掉引擎,隨意浮沉,面對在漆黑海中心的感覺。那時候,還未有12位香港年青人坐上小艇,飄揚過海,卻在了無人煙的海域上被捕。

因為恐懼,有人選擇逃離,有人悲傷絕望;也有人不畏強權,在庭上寧願堅持言論自由的合理性、而拒絕可以換取人生自由的保釋條件。這就是今天的香港。然而麥海珊早幾年由構思開始,就早已定下「恐懼」為主題。自2019年5月獲批拍攝資助,到同年8、9月開拍,才延伸到當時發生的反修例事件。與許多相關事件的影像作品不同,沒有面目無模糊的人海,卻放大了幾位受訪者的眼睛、表情與手勢。

「雖然我看了很多次,但我每次看他們的眼睛,都覺得他們的眼睛講得多過他們的話。」她說。

麥海珊,香港電影、錄像及聲音藝術家。 除單頻道電影/錄像作品外,她同時創作攝影﹑聲音藝術及網路藝術項目,並特別鑽研實驗民族誌電影錄像及超八電影。《唱盤上的單行道》(2007)、《在浮城的角落唱首歌》(2012)及新作《誠惶(不)誠恐,親愛的》(2020)構成麥海珊的香港三部曲,從不同的角度讓人思考家,與自由。

驚恐症纏繞二十年

「最恐懼的事情,當下已變成事實。」

恐懼的籠罩,無論對麥海珊本人,還是對香港而言,都並非一朝一夕。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