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疫後春晚:一場關於扶貧與大國夢的空洞喧囂

五個小時的歌舞昇平下,那些捉襟見肘與力不從心。

2021年春晚《陽台》。

2021年春晚《陽台》。

刊登於 2021-02-11

#李大貓#評論

2021年2月12日凌晨,2020年疫情之後的中國中央電視台農曆牛年春節聯歡晚會(下稱春晚),在固定節目《難忘今宵》的歌聲中如期結束,很多觀眾表示「終於等到了(這首歌的固定演唱者)李谷一老師,可以洗洗睡了。」

對這第39屆春晚,觀眾們早已不再期待驚喜,興趣點主要落在晚會開始之前——預測節目高潮和笑點,甚至不需要節目單公布,人們就猜測:聲嘶力竭大喊加油的「打工人」、抱着電話號啕大哭的「就地過年」青年,以及貫穿全場的對疫情期間好人好事的縱情歌頌⋯⋯應該會有吧——但這些預測都落空了。比起網友腦補的版本,真實的春晚顯得平淡乃至平庸,幾乎沒有任何一個興奮點,也盡節目組所能迴避了爭議——這種努力最明顯的表徵是,春晚舞蹈類節目佔比為歷年之最——既然言多必失,不如索性少說兩句。

從春晚鼻祖,1956年的《春節大聯歡》,到1983年第一屆正式的春晚直到今天,春晚早就成了體式明確的八股作文:
政治掛帥第一條、盤點去年大發展;
民族歌舞地方戲,港澳台胞串一串。
愛崗敬業打工人,邊關戰士列車員;
婆媳父子小兩口,切中主題團圓年。

90年代時,尚有南方人吐槽春晚是北方人的盛會,如今即便是北方人,也難以在春晚舞台的紅男綠女身上找到親切感。前朝歌手、革命老歌、套路化敘事相繼出現,所有的串場詞、歌詞都以直白、單調、自我循環的形式吟唱中國,配合以極盡所能、層層加碼的土味賽伯格美學渲染⋯⋯春晚這道曾經的年夜大餐,如今已成了名副其實的雞肋,但我們卻能從這根根分明的肋骨上,看到文化觀念層層剝蝕的變遷,以及用五個小時的歌舞昇平化解激化的社會矛盾的捉襟見肘與力不從心。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