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第57屆金馬獎

東南亞華語勢力在金馬:因為中國電影不來了,他們才被看見嗎?

其實,星馬的電影創作者長期以來都在華語電影圈扮演重要的角色,他們並非因為中國電影的無法參與而崛起。

《校園塗鴉派》電影劇照。

《校園塗鴉派》電影劇照。圖:台北金馬影展2020

特約撰稿人 謝以萱 發自阿姆斯特丹

刊登於 2020-11-24

#東南亞電影#金馬獎

金馬影展與東南亞電影的關係在近幾年來備受關注,多數論者會提到,中國因為政治因素抵制金馬獎,禁止中國電影從業人員報名參加,造成入圍影片數量減少,相對的使得亞洲其他區域,特別是東南亞的華語電影有更多機會被看見。

然而,來自東南亞,特別是星馬的電影創作者長期以來都在華語電影圈扮演重要的角色,他們並非因為中國電影的無法參與而崛起,若回望金馬獎的歷史,亦可窺見不同時代皆有來自星馬的電影創作者為華語電影帶來豐沛的養分。最具指標性的時間點,興許是新加坡導演陳哲藝的《爸媽不在家》獲得第50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那無疑代表著金馬獎正式對外界宣告其打開疆域、兼容並蓄的氣度,不再只是「兩岸三地大中華」的格局。而後,我們可以看見年輕一代諸如陳哲藝、楊修華、趙德胤、廖克發、陳勝吉等來自東南亞的創作者在金馬獎大放異彩。

跟華語電影的離散主題不同

然而,東南亞電影並非只有華語電影,這十多年來,金馬影展亦扮演著引介其他東南亞電影大師的角色,例如2010年的焦點影人泰國金棕櫚導演阿比查邦、2012年焦點影人菲律賓導演曼多薩(Brillante Mendoza);選入觀摩單元的東南亞電影不乏當年度國際重要的作品,平均而言每年在金馬影展放映的東南亞電影約有10-15部不等,可謂稍稍緩解台灣院線對東南亞電影的「營養不均衡」狀態。而喜愛東南亞電影的影迷觀眾,亦能在影展期間有不少斬獲。

綜觀今年在金馬影展放映的東南亞華語電影,可以發現關於「人的移動」、「在邊界穿梭」的狀態是其主旋律,不僅是身體上的移動,還包含精神與觀念上的移動,然而與過往華語電影常見的離散主題不太一樣,更多的是看到對「家園」的著根、對個體身份的探索、認同與展示,以及相對於國家歷史論述下的大寫歷史,展現個人、家庭、俗民之小寫歷史的挖掘與記憶。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