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金白銀投票:一個《蘋果日報》小股民的自白

這是在瘋狂世界下的一種卑微又「很香港人」風格的表態方式。
2020年8月11日凌晨,《蘋果日報》列印中。
蘋果之死

【編者按】有話想說嗎?端傳媒非收費頻道「廣場」的「讀者來函」欄目歡迎各位讀者投稿,寫作形式、立場不拘,請來函community@theinitium.com,跟其他讀者分享你最深度的思考。

8月10日,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等10人遭指控危害國家安全被捕,壹傳媒大樓遭200名警員搜查約8小時,事件吸引海內外關注。當日,有股民為支持壹傳媒於股市「用錢表態」,令壹傳媒股價一度升至1.96元,兩日內升幅達2513%,升至7年來高點,市值增加超過26億港元。

面對壹傳媒股價高漲,證監會11日發聲明指,鑑於壹傳媒股份出現異常升幅,投資者在買賣時須格外審慎。另一邊,建制報章《大公報》報導,調查發現在多位黃絲網紅和藝人煽動下「黑暴資金」才順勢入市;另有評論將壹傳媒股市在黎智英被捕期間大漲稱為「事非尋常必有妖」,敦促監管機構考慮壹傳媒股份停牌。今日(12日),壹傳媒早上仍高開1.75元,但中午後股價倒跌,收市報0.65元,全日跌幅41%。

壹傳媒股票高漲事件涉危害國家安全嗎?抑或只是香港市民對政治風暴表態的另一種方式?今日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蘋果前員工在黎智英被捕後,首次投資傳媒股份的想法與觀察。

面對極權步步進迫,當上街遊行都可能犯法時,我們還可以做甚麼?這兩天香港人展示了最新式的抗爭方法──用錢示威。我也是其中一個小股東之一,在低位買入了幾千元股份,忽爾帳面賺了一些錢。

跟一般散戶不同的是,我還有另一個角色──壹傳媒的前員工。相較很多資深同行,我在《壹週刊》(壹仔)的時間其實很短,感受卻異常深刻,那段日子可說影響了我及後十多年的記者工作。

當時正值香港傳媒業的最後黃金時代,《忽然一週》可以有廿多萬本的銷路,《蘋果日報》銷量更動輒數十萬,至於《壹週刊》(編註:屬壹傳媒旗下中文雜誌)就很視乎封面是否「夠爆(搶眼)」,暢銷那一期,十多萬本也是有的。為何我會記得那麼清楚?因為在壹傳媒大樓的大堂,有牌子掛著這些數字,同事上班也必會看到,當時我開始感覺到,這家公司跟其他報館有點不同,透着一些美式企業的辦事影子。

讀新聞系時,我仍是一個懵懵懂懂的學生,對傳媒行業也一知半解,因緣際會下加入《壹週刊》當實習財經記者,採訪香港一個老牌富豪家族的故事,首次見識到壹仔偵查報導的功架。

當時上司派我到香港大學的圖書館蒐集資料,一個人獨自躲在圖書館查了兩三天,近乎發瘋才把富豪家族大部分古舊資料找了出來,當中包括了一些近百年前的老照片。當時的資訊不像現時發達,但壹仔龐大的資料組好像有通天大能,調查對象的個人資料、有何物業車位、在多少家公司擔任董事、有沒有犯罪、與他人的恩怨情仇、富豪家族之間的姻親關係……通通可以在短短時間內弄得一清二楚,年少的我實在感到很神奇。

同一時間,我也終於見識到壹仔那著名的「踩鋼線」作風,為了增強報導內容,如何偷拍、如何「攞料」,上司跟我說:「有錢人往往擁有家族墳場,你去已故富豪的墳墓看看,順道釐清一下了解其家族成員關係。」可是墳場範圍那麼大,如何從茫茫墓海中找到富豪的安息地?上司著我隨便找個藉口,跟墳場管理員要了實際的地點。當雙腳踏在人家墓地前的青草上,愧疚之情湧至全身,我才突然發現,嗯,讀者在星期日跟家人飲茶時,輕輕鬆鬆地攤開週刊看到的那些故事,原來背後是這樣做出來的。

當刻我便知道,我永遠也接受不到這些採訪模式,當不了這種記者,難怪有那麼多人痛恨肥佬黎(黎智英)。但正正因為壹傳媒天不怕地不怕,不管你是元首、高官、富豪或明星,只有你的行為出現紕漏,都會被揭露出來,所以也有很多人痛惜它。更多人對之的感覺或許是介乎兩者之間,又愛又恨。

2020年8月11日,銀行外的屏幕顯示十大活躍升幅港股,壹傳媒排名首位。
2020年8月11日,銀行外的屏幕顯示十大活躍升幅港股,壹傳媒排名首位。

及後我又曾輾轉回到壹仔任職財經記者。兩入兩出,雖然合共只是短短一年,但壹傳媒確是教曉我當記者的基本功,也令我在初入行時便實實在在地上了「傳媒倫理」寶貴一課。壹傳媒縱然有自身缺點,但報館上下不畏強權的作風,與香港人並肩同行的態度,在當前的政治局勢下,實在可敬、可愛。我不敢想,沒有《蘋果日報》的香港,會變成甚麼樣子。

所以當8月10日看到壹傳媒高層被捕、報館被數百警員硬闖的新聞,已離開傳媒業數年的我,也實在忍不住雙眼通紅。看到財經人渾水在社交平台的post,當下便做了一個瘋狂決定,就是在0.081元買入了80000股壹傳媒(0282)股份,不計佣金的成本價為6480元,這也是我人生首次投資的傳媒股份。

香港是個金融城市,常常有人說,香港人最多的是錢,既然連用腳示威也有風險,那麼在股票市場以真金白銀投票,總是容許的吧?

人同此心,於是大家便看到了香港最獨有的風景。在大量散戶湧入下,壹傳媒股價由8月10日的低位0.075元,一下子升至8月11日高位的1.96元,升幅最多達2513%(或25.13倍),成交高於滙豐(0005)之餘,市值更一度超過TVB(0511),造就了一個股市小奇蹟,連帶一眾傳媒股份亦應聲上揚。一個本來出於義憤的行動,卻無端獲得了意外之財。

對於投資蘋果股票一事,坊間出現了一些質疑聲音。首先,究竟這種做法是否在吃人血饅頭?其實包括筆者在內的很多小股民,在8月10日當天買入股份,根本志不在獲利,尤其是壹傳媒的業績及股價長期低迷,並非吸引的投資對象,而在管理層接連被捕的情況下,更有停牌的可能。後來股價大升,純粹是意外結果,而非投資目的。

其次,也有人批評,投資蘋果股份,又如何令記者們得益?記得在2018年壹傳媒曾向集團員工授出獎勵股份,授股價為0.25元,每名僱員可獲得相當於一個月薪金的股份。所以股價上揚,也為員工帶來一些好處。

當然,最直接的支持方法還是買報或訂閱,因此筆者於0.94元將持股減磅一半,獲利數萬元,然後將資金投放在更好的地方——回饋傳媒業。包括以$10000訂閱《蘋果》VVIP計劃、以$1209訂閱兩個《蘋果》贈閱親友計劃,及後又想,反正已做到這個地步,再順便以$998訂閱《端傳媒》升級會員、以$698訂閱《明報》及以$ 1200訂閱《眾新聞》,五者合共費用為14105元。

在互聯網大行其道後,傳統媒體似乎已成夕陽工業,人們慣了享受免費資訊,但優質報導涉及大量人力物力,成本不菲。壹傳媒公佈截至今年3月底止去年度業績,收入按年跌11%至11.58億元,虧損擴大至4.15億元。

與其歎息新聞自由受到重重打壓,與其待到報紙結業時才憑弔一番,倒不如在言起行,以實際行動支持。

至於其餘一半的股份,筆者並不會沽售,而是打算與之「共存亡」,即持有至壹傳媒倒閉或停牌為止,這是在瘋狂世界下的一種卑微又「很香港人」風格的表態方式。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13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論挑起民粹,蘋果日報就係香港版嘅「環球時報」。不少文章都係添油加醋,無出處,造謠,毫無深度。新聞自由大哂?

  2. 评论里居然有人康他人之慨,替编辑部决定文章付费资格? 如果觉得文章不值得难道不应该选择不读吗,为什么要选择替对方贱卖(甚至去免费)该文章?

  3. 曾经是端传媒的订阅用户。现在倒是觉得,端的不少文章处于值得读,但是尚且不值得付费支持的位置。所以…还没有付费的用户,telegram上面有破解pay wall的渠道。直接说出来有违商业伦理,但是你们可以自己搜。

  4. 二十年後再看手中的股票,一種回憶就浮現眼前,四十年後兒子看到股票,就知道父親的思維及人格,值得收藏。

  5. 半澤直樹:“買股票也是為了支持那家公司。股票的價值不僅僅是一串金錢數字,它還承載著人們的信念與寄託…懷著給他們遞情書的心情買他們的股票吧。”

  6. 站出来不犯法,讲出来不犯法,花出来也不犯法。惟一犯法的就是良知。

  7. You guys are the noble ones. Greatly touched!

  8. 到了現在,我們不單是買蘋果的顧客,同時變成了種蘋果的老闆。香港人是全世界第一流的金融精英,既然如此,我們就用具有香港特色的股票買賣,來向全世界發聲。
    買一手0282,沒有觸犯限聚令,沒有觸犯國安法吧?

  9. 香港人需要《蘋果日報》
    在我們能做的可能下,都要保住他

  10. 站出来犯法,
    讲出来犯法,
    现在是不是连花钱都犯法啦

  11. Salute to the HK people.

  12. very HK

  13. 香港人!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