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

小端網絡觀察:中國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網友熱議, 你能看懂嗎?

你有多久沒寫作文了? 近日,網上流傳浙江省的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為何這篇作文能拿滿分? 給分過程有甚麼波折? 學院教授、知名作家和網上群眾的看法又有怎樣的落差?

2020年7月7日中國貴州,考生隆重走進高考的考場。

2020年7月7日中國貴州,考生隆重走進高考的考場。攝:Wang Bingzhen/VCG via Getty Images

端傳媒實習記者 劉易慈

刊登於 2020-08-07

#小端網絡觀察

【編者按】小端網絡觀察主要處理網絡熱議事件的始末,記錄中港台澳及國際的熱門網絡事件或爭議中的網友的公開論戰及討論,供讀者快速了解各地的網絡熱潮和事件。為了保證中國地區網友安全,部分發言不會露出其名或者網名、頭像等等可能暴露其實際信息的內容,以防止造成對方的不便。

你有多久沒寫作文了? 近日,網上流傳浙江省的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為何這篇作文能拿滿分? 給分過程有甚麼波折? 學院教授、知名作家和網上群眾的看法又有怎樣的落差? 請看小端網路觀察。

作文題目是甚麼? 〈生活在樹上〉有多難懂?

首先來看浙江省今年的作文命題,其實稱得上是中規中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對我們有不同的預期,社會也可能會賦予我們別樣的角色。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錯位難免會產生。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

上述題旨有沒有給你似曾相識的感覺? 在A與B之間的掙扎、取捨,相信是許多人在學生時期練過的題目。那麼,如此四平八穩的命題,引來的作答為何能引起熱議? 如果你懶得看全文,小端以用字、舉例和概念三個方面帶大家看看〈生活在樹上〉為何不好懂:

在用字上,該文出現「嚆矢」 、「振翮」、「肯綮」與「婞直」等若干較為艱深的詞彙。

在舉例上,該文提到八位真實人物與一位虛構人物,涵蓋哲學、社會學與文學等領域: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麥金泰爾(Alasdair MacIntyre)、韋伯(Max Weber)與陳年喜等。

在概念上,該文借用了「達達主義」、「符號客體」、「祓魅」(或為「祛魅」)與「賦魅」等學術名詞。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附圖的全文。上述提到的內容足以讓許多人暈頭轉向,故當8月2日《教學月刊》的微信公眾號發布這篇作文後,即便沒多久就將貼文刪除,還是引起人們的討論。大家都在談:這篇作文可以拿滿分嗎?

《生活在樹上》全文。
《生活在樹上》全文。

39分、55分到滿分60分,分數怎麼打的? 標準在哪裏?

《教學月刊》2日的貼文中附有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浙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陳建新對該作文的點評,陳先是指該篇「老到和晦澀同在」,後稱讚其「思維的穩當與深刻俱備」,「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沒有多餘的廢話,所有的引證也並非為了充門面或填充字數」。

至於給分過程,陳坦承「這樣的文字,較易令人看不懂,所以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說明我們的閱卷老師還是能識別作文的好壞的。」而作文審查組老師在細讀後「一致給出高分。我們認為,把此文打成滿分,不僅是給予這篇作文恰如其分的分數,也是展現浙江高三學生的作文水準。」但陳又表示,這篇展現學生水準的作文「不是一般高中學生能做到的」,並希望其他學生不要模仿其中的晦澀之處。

怎樣的作文可以拿滿分? 除了參考閱卷老師的說法,我們也可以參照〈全國新課標卷高考作文評分標準〉:「基礎等級」中,「內容項」(題意、內容)與「表達項」(結構、語言、文體、卷面等)各佔20分,「發展等級」(深刻、豐富、有文采、有創意)則佔20分。可以說〈生活在樹上〉是在這幾個方面都獲得閱卷方肯定,才能拿到滿分60分。

中國高考的「語文科」滿分為150分,其中的作文滿分為60分,佔了近三分之一。相較之下,「英語科」滿分同為150分,其中的作文滿分則為25分,佔了六分之一。因此,語文科的作文分數對整體而言有更大的影響力。今年中國高考的語文試卷共有11道作文題: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5道,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4個省市各命題1道,北京市命題2道。我們已於7月7日發表相關文章,分析這11道題目的亮點。

敬一山微博留言。
敬一山微博留言。

正反評價交鋒,「高分」與「滿分」差在哪? 公眾號為何刪文?

在輿論沸騰中,學院教授、知名作家和網上群眾都有自己的見解。

其中,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楊慶祥 在接受《梨視頻》的採訪時,表示這樣的作文不常見,「引起爭議也是在意料中的事情」,但肯定閱卷方最終給了滿分。楊認為,這代表學生可以將作文寫得像該篇「稍微有些晦澀、有些學術化」,相反的,「也可以寫得非常自然,非常的切身。」在尊重個性、人才和創造力的前提下,要哪樣寫「都可以。」因此,不是鼓勵大家去寫一篇像〈生活在樹上〉的作文,「而是鼓勵大家按照自己的興趣,按照自己的個性,寫出有這種個性化的,不是千篇一律的這種作文。」

創作出《長安十二時辰》、《古董局中局》 等小說的知名作家馬伯庸也於微博撰文:「讓人覺得驚訝的是,這些生僻詞、生僻典故和生僻表達都用對了地方,並不是背誦了一堆術語胡亂堆砌上去。」不過,「問題在於,沒這個必要。作文裡要表達的意思,完全可以用更平實、樸素的詞句來組織」,「四個字來總結就是:辭不配位 。」令人擔心的是,「這次滿分之後,我賭接下來幾年一定有人會去背誦學術大詞和艱深典故,在高考作文裡鋪排而出。」(小端:祥瑞御免!)

不過,馬伯庸的這則貼文雖被多家媒體引述,卻已無法在他的微博找到。馬於8月4日轉發一則討論滿分作文的貼文,並打上:「連我昨天那條微博都被自動屏蔽了……」下面有網友留言:「科舉是不容討論和質疑的。」相信這裏指的便是他探討〈生活在樹上〉的貼文。被馬轉發的貼文由前《新京報》編輯敬一山於3日所寫,內文指「浙江省教育考試院也說已介入處理。這種主觀打分的事,又不是作弊,考試院能怎麼處理?如果這事變成高考作文評分標準的大討論,本來也挺有意義。但看樣子,可能衝著刪稿不爭論的方向去了。」

據《封面新聞》,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的工作人員於4日回應:「這篇文章的評卷程序沒有任何問題。」

《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也對這次的爭議發表意見,他在《頭條錫評》中表示,閱卷老師給〈生活在樹上〉滿分,就會「經受語文教育之外更寬泛的審視和爭議」,應當考慮其「社會層面示範意義」才是。胡認為「不能鼓勵這樣的文風」,雖不反對給該篇高分,「但給滿分是欠妥的。」

相關討論更跨海在台灣引發討論,《哲學哲學雞蛋糕》創辦人朱家安在臉書寫道:「手上有哲學詞彙,要寫出看起來很厲害的東西很容易,就連其實不懂那些詞彙意思的人都能辦到。反過來說,要寫出讓人能理解甚至能運用的東西才是困難的。」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祁立峰則批評「每句都刻意偏差、模糊、陌生化,用翻譯式、歐陸哲學式的語法炫技,導致全篇難以卒讀。」對祁來說,這篇作文也是「他山之石」:「我擔心我們(台灣)搞思辨教學、知性寫作,最後變成這樣。」

就網友的投票數據來看,對於《未來網》發起的調查:「你更傾向於怎樣的高考作文?」最多人選「思辨性 語言深奧」,有約一萬三千人,其次是「有技巧 飽含深情」,有約八千九百人。但對於《封面新聞》發起的調查:「這篇滿分作文你怎麼看?」多數人選「過於晦澀」和「看不懂,不做批判」,兩者的票數皆約兩千三百人。

眾聲喧嘩中,率先釋出〈生活在樹上〉的《教學月刊》微信公眾號卻早已將貼文刪除。據《澎湃新聞》,《教學月刊》的工作人員稱刪文是因浙江省的高考招生工作仍在進行,現在發布可能不是很合適。那麼,在招生工作結束後,是否會繼續更新高考的滿分作文?該人員表示還不確定。至截稿前,小端在網上也沒有搜到今年浙江省的其它篇滿分作文。

封面新聞微博。
封面新聞微博。

這麼「高級」的作文拿滿分,但社會上流行的是《平安經》和「像極了愛情」

若說〈生活在樹上〉得到的評價是褒貶不一,那麼《平安經》受到的待遇更是起伏不定。年初,吉林省公安廳副廳長賀電發表著作《平安經》,據網上轉載的書本內容,各篇由不斷重複的「(...)平安」句子組成。如「男性平安,女性平安」、「初生平安,滿月平安,百天平安,1歲平安,2歲平安......」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平安,阿富汗平安,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平安,阿曼平安.....」等。

這樣的一本《平安經》獲得當地官員吹捧、甚至舉辦讀書會。吉林省應急管理廳還藉官方的微信公眾號發佈〈拜讀《平安經》感言〉:「從他的新作《平安經》中,令人感知到一位學者深邃的靈魂和寬廣的情懷。」賀電更曾在「公益朗誦活動研討會」上分享創作初衷,與會學者、詩人則暢談讀後感,再一同誦讀《平安經》。

但《平安經》並非一直這麼「平安」,7月29日下午,吉林省委宣告由省委政法委牽頭組成聯合調查組,對賀電《平安經》引發的體制資源運用、官場文化等相關爭議進行調查。

試想,若通篇「(...)平安」的文章是由一名高三學生發表,他能否出書和辦讀書會? 若這名高三學生在作文裏通篇「(...)平安」,他能拿到幾分?

官場與考場的反差,一切都「像極了愛情」。

近日,台灣網絡上掀起一股「寫詩」熱潮:有人說,只要隨便寫一段話,再於句末加上一句「像極了愛情」,就能立刻變成富有詩意的文句。這股全民「寫詩」的熱潮不但吸引網友加入,連台灣的政府部門如內政部、財政部與文化部等也接着跟風。

原來寫詩比寫作文簡單,原來拿滿分比成為文學家還要難,像極了愛情。

澎湃新聞微博。
澎湃新聞微博。

尾聲

至截稿前,「生活在樹上」在微博累計了3.9億的閱讀次數與3.4萬的討論次數。

〈生活在樹上〉的篇名是化用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的羅曼史小說《樹上的男爵》(IL Barone Rampante),該書敘述一名12歲的男孩柯希莫在與父母發生衝突後,決心爬到樹上生活,他在樹上讀書、狩獵、寫作甚至談戀愛,直到終老都未回到地面。〈生活在樹上〉的作者藉該形象表達自己既「熱愛大地」又想「升上天空」,他的結果是左右逢源還是進退兩難? 這篇文章是高深還是晦澀? 考生是一展長才還是賣弄炫技? 人們的反響體現出曲高和寡還是教育界的離地?

如果你是閱卷老師,會給39分還是55分? 抑或是60分滿分的60分?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