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問香港疫情:醫療撐得住嗎?需要內地醫護嗎?港府決策是否脫離專家?

「我們暫時去不到災難性的階段,(如果到)那時候無論哪兒的救援隊來我們都歡迎,就像地震救援一樣,需要人手加設備一起帶來。」
2020年8月1日,由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一號館改建的「方艙醫院」正式啟用,並於中午收治了首批新冠肺炎確診病患。
香港 公共衛生

踏入7月,香港前半年相對平靜的肺炎疫情局面突然被打破。自7月5日開始,每日新增病例從兩位數躍升三位數,截至昨日,每日新病例破一百已經持續12天,整個城市陷入膠著。這一時間點亦撞上臨近的立法會選舉期,疫情攪動政局,特首林鄭月娥以疫情為由,將選舉押後一年。另一邊,港澳辦發表聲明稱,內地將分別派出核酸檢測支援隊和方艙醫院支援隊來港支援疫情。

公眾疑慮叢生:這一輪疫情到底如何爆發?疫情爆發前,防疫出現什麼漏洞?目前香港醫療和隔離資源撐得下去嗎?是否需要外地醫護支援?核酸檢測量為何遲遲不能提升?而港府的抗疫政策又是如何制定的?和專家顧問的配合如何?內地專業人員又將如何在港支援?

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是港府抗疫督導委員會的四個專家顧問之一,2003年SARS疫情期間,他駐守威爾斯親王醫院,在肺炎疫情前線工作,在呼吸道傳染病的醫治和管控上累積了經驗。8月2日接受端傳媒採訪時,他指出最近香港疫情數字沒有翻倍增長,證明近期防疫措施「局部有效,但不是絕對有效」,目前當務之急是加快核酸檢測量,識別感染人群以作隔離;不過由於衞生署化驗室已經飽和,香港檢測難題「一定要外援」,「所以要引入內地幫手」。

不過,對於內地核酸檢測隊和方艙醫院支援隊的具體安排,許樹昌表示並不了解,他指這是特首會同食物及衞生局和中央談的,和四個專家顧問無關。他強調近期外界對專家顧問團有誤解,「以為政府什麼都要問我們」。「其實不是的,我們只是談原則問題,細節落實我們不參與,政府不是什麼都要問過我們,他們有需要的時候就call我們,他們認為能夠應付就不call我們。」早前,許樹昌曾透露四個專家顧問在過去兩週都沒有和政府開會,政府事先也並無就是否押後選舉一事諮詢專家,一度引發爭議。

2020年7月10日,市民戴上口罩在下班時段的中環地鐵站內。
2020年7月10日,市民戴上口罩在下班時段的中環地鐵站內。

來自內地的8人核酸檢測「先遣隊」已於8月2日到港,不過他們具體在哪一個化驗室支援,目前沒有公開信息,而方艙醫院支援隊具體如何和亞博的工作人員合作,詳情亦未公開。端傳媒電郵向管理公立醫院的醫管局以及政府衞生署查詢,兩個部門均指對於內地支援人員,他們沒有任何信息可以提供。目前,唯一透露方艙醫院支援隊如何成立的信息來源是央視節目《相對論》

一片迷霧之中,香港在政治困局中應對著嚴峻疫情。端傳媒採訪香港醫生、學者,綜合媒體報導和公開資料,梳理五大問題:

問一:香港醫療和隔離資源撐得住嗎?需要內地資源支援嗎?

東區醫院外科護士、醫管局員工陣線工會副主席羅卓堯在最新一波疫情爆發後,加入了醫治確診病患的「dirty team」工作。他以東區醫院情況為例向端傳媒介紹,目前醫院的病房、病床和醫護人手等均資源緊張。

羅卓堯介紹,東區醫院目前開設4個負壓隔離病房,提供共80張負壓病床,目前所有床位「幾乎爆滿」,預計將新增一個負壓病房,他指全港公立醫院都面臨相似的情況。而人手方面,東區醫院從其他科室、普通科門診等各地徵調人手,這家醫院的dirty team人手達到130人左右。為了緩解壓力,部分非緊急服務被暫停」。

每個醫護將在 dirty team 中工作6-8個星期,因為人手緊張,稍後有的醫護可能要直接回到普通病房,無法安排 washout period(清洗期)以作隔離。

由於床位資源緊缺,東區醫院調整了病房安排和流程。羅卓堯介紹,醫院將某些樓層用作隔離層,正常流程中,疑似患者會被送到隔離層的監察病房,並馬上在醫院內做病毒測試,2-4小時內有結果,若確診再轉入負壓隔離病房,整個流程很快。不過,隨著感染個案急增,隔離層病房使用量接近飽和,用於分流的監察病房被設於隔離層之外;接下來,確診且有病徵、病毒量較多的病人會住進一線隔離病房,確診但沒有病徵的病人會轉去經普通病房改造的二線隔離病房(Second Tier Ward)。

根據醫管局和衞生署資料,公立醫院的負壓隔離病床和病房的使用率均高達七八成,而二線隔離病床使用率也達到六成,截至7月31日,有176名患者仍在等待入院。這一數據意味著床位使用量逼近飽和,香港醫療系統進入緊繃狀態。

香港醫療、檢疫資源緊張。
香港醫療、檢疫資源緊張。

隨著疫情爆發,民建聯及工聯會等開始建議調派內地醫護人員來港支援;文匯報多篇報導對比深港醫療資源,並指內地護士專業、來港支援可行。7月23日文匯報報導指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醫生梁子超表示若香港疫情大爆發,可輸入內地醫護來港負責方艙醫院。此事引發爭議,醫學會一度發聲明解釋稱,相關報導的言論與內容,純屬個人言論,並未經會董會討論,不代表醫學會立場。

不過,梁子超在8月2日對端傳媒解釋,他接受文匯報訪問時的意思是當香港疫情發展至類似「災難級別」,才需要找內地醫護幫忙。

而「災難級別」,他指的是「天內出現數以千計、萬計的個案,很多人去不了醫院在社區失救」。

「我們暫時去不到災難性的階段,也希望不要到那個階段,災難性的階段是像武漢或義大利那樣的情況,那時候無論哪兒的救援隊來我們都歡迎,就像地震救援一樣,需要人手加設備一起帶來。」梁子超分析認為,與醫護人手相比,目前香港更為緊張的是床位、儀器等醫療資源,應加快利用各種隔離和檢疫設施,防止社區感染。

近日香港啟用了兩大設施以支援公立醫院——7月24日啟用的鯉魚門公園度假村社區隔離設施與醫院的二線病房類似,較年輕、無慢性病、無發燒等輕症病患將從醫院轉移至此,而8月1日啟用的亞洲博覽館被稱為方艙醫院,社區中的無症狀感染者可直接送至亞博,若病情一直穩定且無症狀,可直接從「方艙醫院」出院。

對於亞博設施,國家衞生健康委8月1日發布消息稱,已組建「內地方艙醫院支援隊」,由六名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接管武昌方艙醫院的核心成員,為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改建為「方艙醫院」提供設計、運營和管理經驗的技術支援。據內媒《長江日報》報導,「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成員的香港通行證簽注停留時間為1個月,而「內地方艙醫院支援隊」則可在港停留半年。

2020年7月31日,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
2020年7月31日,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

不過,內地支援隊如何與目前在亞博的醫管局團隊合作,目前仍是未知之數。天水圍醫院急症科顧問醫生李立業在7月30日記者會上回應稱沒有聽說過內地會在亞博設施中提供支援,他也指出暫時沒有需要從內地或海外招聘醫生。而在微博上,一些網民則呼籲內地醫護一定不要和香港醫護一起工作,有指香港「黃醫護」會嫁禍中國醫護。

問二:香港核酸檢測量為何不足?是否需要進行全民檢測?

這一輪疫情爆發前,香港每日病毒檢測量實際僅約3000份,不足專家建議數量 7500 份的一半。相比之下,新加坡4月初的每日病毒檢測量只有2900份,但一個月後迅速提升至 8000 份,7月中旬達到每日 1.1 萬份,長遠目標為每日兩萬份。6月中旬,一位來自北京大型農貿批發市場「新發地」的確診患者引發多宗感染,北京市日檢測量從8000人迅速增加至50萬人,20天內對1006萬人進行了病毒檢測,防止了第二波疫情的爆發。

疫情持續半年,香港檢測量為何一直不能提高?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認為,這源於兩大方面,其一是因為「歷史遺留問題」,香港複雜病症的檢測一直局限在政府或公營機構內,例如衞生署的實驗室,私人化驗機構發展較為緩慢,這方面的人手、儀器和空間設施都不足夠。

「而政府前期的應變計畫也沒有預計到在短期內擴充檢測量這部分,」梁子超指出,儘管香港在化驗室發展方面較為緩慢,但假若要做,還是有很多方面可以馬上改善,例如提早改裝、擴充一些原有的化驗室,從各地採購試劑和儀器等。

翻查資料,早於3月,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已提倡要將每日檢測量增加至7500個,但港府行動緩慢。在4月,香港每日檢測量約為2211,到了6月,僅僅提高至3646。

目前,香港Covid-19的病毒檢測工作由衞生署的「加強實驗室監測計畫」去協調。首先,醫管局下屬有七大化驗室,收集公立醫院內的樣本做化驗,此外還有各私家醫院、私家化驗所也收集樣本做化驗,不過這些化驗最多隻能做到初步確診,最終都要再送到衞生署化驗室作核實,才能得出最終結果。

許樹昌對端傳媒指出,衞生署化驗室儀器和空間都有限,目前已經是24小時運作,「做到盡」;而7月7日,政府開始撥款予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兩間醫學院購置檢測儀器,不過兩家大學可以承擔少量樣本,預計8月起額外提供每日約1400個檢測。許樹昌認為,面對疫情爆發,香港在檢測方面一定要靠外援幫手。

7月13日晚,林鄭月娥宣布將引入兩家中國大陸企業協助,翌日,香港食物及衞生署才公布,實際上有三家企業參與其中,包括來自中國大陸的私營機構「華昇診斷中心」、中國檢驗有限公司和香港公司「Prenetics」。這筆訂單估計涉及人數約 40 萬人,總額達一億元,但未通過招標形式,由政府直接採購。此做法引起公眾對於政府透明度、檢測公司背景、檢測者個人隱私等諸多問題的疑慮,端傳媒日前發布獨家調查報導。許樹昌指,這些機構的化驗主要針對出租車司機、酒樓、保安等高危人群,流程上不需要再交由衞生署化驗室作複檢,因為機構應該具備複檢的能力。

2020年7月27日,中環一個停車場設立了供的士司機進行新型肺炎病毒的檢測站。
2020年7月27日,中環一個停車場設立了供的士司機進行新型肺炎病毒的檢測站。

7月31日晚,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發聲明指,中央政府應港府請求,將派內地檢測人員到港協助展開大規模的檢測,國家衞生健康委組建的「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將赴香港協助開展實驗室工作,團隊由來自廣東省衞生健康委的餘德文率領,包含 60 名臨床檢驗技術人員,由廣東省衞健委從省內20多間公立醫院選出,其中7人「先遣隊」已於8月2日到港。不過,這些技術人員將在哪一個香港化驗室工作,目前未有公開資料。

據《文匯報》報導,除了高危人群檢測外,中央政府將出錢出力協助特區政府為全港750萬市民免費進行病毒檢測。

由於化驗流程和設施不明等,上述措施引發公眾對個人隱私的疑慮。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在《明報》訪問中表示,檢測中涉及個人基因、遺傳病資料等資料,政府需向市民披露資料使用細節;若檢測樣本要送往內地檢測機構可用編碼,以及在港成立獨立機構監察使用資料過程。

不過,對於是否要做全民檢測,如何做,在醫學界有不同意見。許樹昌對端傳媒表示,香港需要加快提高檢測量,但不宜做全民檢測,「就算幫750萬人做了測試,不過是今日陰性,不能保證明日、後日、下個星期不受感染」。他認為,全民檢測在操作上也有難度,需要政府施行居家令,建議內地支援隊集中力量為高風險群組做檢測。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早前在媒體訪問中稱,香港可以考慮全民檢測,但由於很多患者的潛伏期介乎4-7日,全港 750 萬人的核酸檢測需要在四日之內完成才有效果。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早前提出,香港現正處於一個拉鋸戰,關鍵在於疫情防控工作,他建議在香港開展全民免費核酸篩查,假如疫情進一步惡化,應該在行政上要求所有人檢測,內地可從檢測試劑及人手方面提供支持。

問三:第三波疫情是如何爆發並迅速擴散至全港的?

2019新冠肺炎疫情自去年底從武漢爆發以來,迅速成為蔓延全球的嚴重疫情。香港在疫情之初的1月和3月,均出現過小規模的疫情爆發,但較快得到控制,在4月底至5月初,一度出現持續23天零確診。不過到了7月初,疫情再次爆發,被稱為第三波疫情。

最初,多名醫學專家陸續出現的輸入型個案中找到線索,將疫情源頭指向政府的邊境檢疫措施,其中豁免檢疫人士被認為是最大的漏洞。數週內,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香港大學微生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等多名專家均表示源頭或與港府豁免船員檢疫有關,要求政府收緊檢測,但遲遲沒有回應。政府一度發稿指專家的說法是誤解。

拖延近一個月,直到7月27日,香港理工大學研究團隊公布病毒的基因研究,陳肇始才於隔日承認源頭來自免檢疫人士的說法有實證支持,隨後收緊邊境上豁免檢疫的政策。

香港理工大學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教授蕭傑恆的研究團隊根據基因排序發現,第三波疫情中有存在至少三條社區傳播鏈,其中兩條與輸入個案有關:第一條傳播鏈主要源自菲律賓,在26個本地樣本中,19個樣本的病毒株完全一樣,比對發現,這些個案與來自菲律賓和巴基斯坦輸入個案的病毒基因排序非常相似。據統計,自7月1日起,有76名確診病例源自菲律賓,其中最少15人是船員。根據法例,由菲律賓返港人士及菲傭均必須強制檢疫14日,但獲豁免檢疫的船員在7月8日前抵港毋須檢測病毒,可能造成防疫漏洞。

第三波疫情如何迅速擴散全香港。
第三波疫情如何迅速擴散全香港。

另外,7月9日,香港出現5宗來自哈薩克的輸入個案,其中4名為豁免檢疫的貨機機師,而他們的病毒病毒株和更早之前跑馬地禮頓山一個家庭群組的病毒基因一致;團隊推測第二條傳播鏈可能是獲豁免檢疫的哈薩克機組人員先在酒店內傳播了病毒,後來導致病毒傳社區。

第三條傳播鏈涉及西貢相思灣村居民,其病毒株與其他個案不同,研究團隊仍在追蹤源頭。

7月29日起,港府才收緊豁免檢疫政策,所有客船及沒有在港處理貨物裝卸的貨船船員換班被暫停。不過在此之前,自2月至7月22日,最少已有逾29萬人次免檢疫入境。新安排下,仍有一部分入境者被豁免檢疫,包括來港進行貨物裝卸的貨船上的船員。

問四:疫情爆發前,政府防疫政策為何逐步放寬?

除了豁免檢疫的政策漏洞,許樹昌認為,第三波疫情爆發還有三個主要原因,跟政府在5-7月逐步放寬防疫政策有關。

在5月和6月,全球疫情仍處於爆發階段,新增確診病例以每日四、五十萬例的幅度在增長,但與此同時,亞洲部分地區的疫情進入緩和階段,韓國宣布從5月6日起轉入正常生活和防疫工作並行的「生活防疫階段」,中國大陸大部分省市的疫情風險等級調整至「低風險」,香港亦從4月下旬開始出現連續23天沒有本地確診病例。

到了5月初,政府逐步放寬防疫措施,包括四方面,分別是放寬免檢疫政策的人群、放寬聚會人群的上限、重開一些娛樂場所和恢復某些人群的上班上學等。

2020年7月31日,尖沙咀一個商場的體温檢測儀。
2020年7月31日,尖沙咀一個商場的體温檢測儀。

針對放寬政策,香港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曾5月13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政府考慮放寬限制基於多項因素,包括整體疫情走勢、限制對民生的影響、商業需要等。據香港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本地生產總值同比下跌8.9%,創下官方自1974年一季度有統計記錄以來最差記錄。零售業總銷貨額同比跌42%;食肆總收益同比跌31.2%。自5月初開始,行政會議成員、自由黨飲食界立法會議員張宇人開始倡議放寬聚會上限和餐廳每張枱的人數限制,呼籲政府防疫政策考慮飲食業界的利益。

不過,徐德義的解釋無法打消不少港人對防疫政策調整的疑慮。針對政府6月30日拒放寬室外限制,卻放寬室內限制的措施,多名專家均表示難以理解,批評措施脱離現實。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和部分市民更質疑,這一措施是出於政治考量,目的是打壓七一遊行等遊行集會。林鄭月娥對此作出反駁,稱「防疫措施不涉及政治考慮」。

「很多時候防疫只是個藉口,(港府)不是真的想做好防疫,」醫管局員工陣線工會副主席羅卓堯對端傳媒提及禁止堂食政策對民生的影響,以及因疫情押後立法會選舉對政治的影響,認為這些政策沒有邏輯,反映出其他因素凌駕於公共衞生之上,「不是說沒有考慮公共衞生,但肯定不是首要考量」。

疫情爆發前,港府防疫政策逐步放寬。
疫情爆發前,港府防疫政策逐步放寬。

問五:港府防疫政策如何制定?專家顧問組是否形同虛設?

香港疫情爆發近一個月,市民除了聚焦公共衞生政策以外,焦點也逐漸轉移到港府抗疫政策的透明度上面。

7月30日,許樹昌對端傳媒表示,政府專家小組已超過兩星期無舉行會議。而在這兩星期內,香港疫情持續爆發,港府和中央先後出台了外判核酸檢測給三家公司,內地派來核酸檢測支援隊和方艙醫院支援隊等消息。端傳媒亦電郵聯絡政府專家組的另外三位顧問,包括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和港大公共衞生學院院長福田敬二
,但至截稿前未獲回覆。

許樹昌強調,香港政府在抗疫方面本來就不是事事要問過專家,指出專家顧問只是參與商討「原則性問題」,具體細節並不參與。對於這次免檢疫人群所帶來的漏洞,許樹昌指出,「7月初我就已經提醒政府這可能是一個漏洞。」不過到了7月底,港府才正式收緊免檢疫政策。

此外,許樹昌在早前接受商業電台節目時表示,他一直與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有交流,但承認收緊豁免檢疫者防疫安排,並非單靠食衞局決定,被問到是否反映商務考慮凌駕公共衞生,許樹昌表示認同;在亞洲博覽館「方艙醫院」籌建過程中,許樹昌也未有獲邀視察;而被問到政府專家組是否仍然存在,許樹昌表示,「仍然存在」。

2020年7月24日,隆亨長者之家約五十名院友需要撤離送往西貢,一個老人度假中心檢疫。
2020年7月24日,隆亨長者之家約五十名院友需要撤離送往西貢,一個老人度假中心檢疫。

8月1日,港府發新聞稿指,「特區政府在過去七個月抗疫工作中與專家顧問的互動和默契」,個別媒體對於政府和專家之間的溝通作出「誤導性報導」,港府表示遺憾,並指在7月31日的抗疫專家顧問委員會會議上,已向四位專家作出解釋。

目前,香港每日新增病例數量仍在高位。梁子超表示,儘管疫情開始呈現慢行的趨勢,但公眾不能掉以輕心,因為病毒已經進入社區,出現在街市、安老院等場地,稍有鬆懈容易引發大型群聚感染,而政府維持社交距離的措施已經實施近兩週,市民容易出現抗疫疲勞。

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郭健安教授對端傳媒表示,病例數目前未呈幾何式增長,說明目前的防疫措施是有效的。此前,郭健安的團隊一直嘗試通過病毒數學模型,推演和估算本地病毒傳播的模式和阻截病毒疫情擴散措施的有效程度。郭健安指出,流行病學的數學模型就好像中學數學課的「方程式」,按疾病的特性,輸入一些假設,來編寫方程式,再進行運算,最後得出疾病的估算結果。其中,計算得出的有效傳播系數(RT)非常關鍵,它代表疾病的傳播力有多高,數字越大,表示疾病越難控制。

比如,當年 SARS 的 RT 是 3.5 ,即一個患者平均傳給 3.6 人,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的 RT 已經回落至1左右,疫情相對平穩。

根據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教授及分部主任高本恩於7月29日發布的最新研究結果,病毒即時繁殖率下降至1以下,病毒傳播進一步減慢。他認為,若現時的社交距離措施一直持續,這一週每日新增確診個案回落至少於100宗,第三波疫情最快將於8月底完結,可能出現連續7日零確診。
許樹昌希望這一預估是正確的,並強調政府仍要依據專家的意見,嚴格執行社交隔離措施。

讀者評論 19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不是反对增援,而是增援的流程、原因真的都很不透明啊…

  2. @madlex 通透

  3. @manijia
    你講科學自然不能理解,而講政治講愛國就好容易明白。第一,港共要配合中共淡化中國疫情,你一封關,證明了中國疫情確實嚴重,豈不是打阿爺嘴巴?新年時期香港人已有開始戴口罩的意識,這部分新聞放到國內微博,不乏如下面評論區一樣的親共分子暴跳如雷:“你憑甚麼看不起我們!”,同樣的道理。第二,民主派比藍絲廢老敏感得多,率先由醫護界提出封關救港。若是聽從民主派的意思,保皇黨和港共的顏面何在?如此大的彩頭送給對方,立法會選舉還要不要贏了?所以必須絕不聽從。第三,豁免檢疫的人員所在的界別,均為建制派老闆主導,或是政府相關人士。他們要做生意,如何能受影響?不如將火頭引到限聚令,可順手打擊反對派。

  4. 好奇怪,4-6月期間,在檢測能力有限,且為未見社區爆發的情況下,不是應該嚴把進出關,特別是入境人員的快速檢疫嗎?貨運等出入頻繁人士應只豁免強制隔離,但不應豁免檢疫。這樣才能最大限度保持區內的正常生活,而非把重點放在限聚,這是捉錯用神,完全是錯誤的策略吧。

  5. 祖国统一再来围观表示:

    刚刚看了呕家麟的各种言论,真是令人作呕。可鄙的港独废物,怯懦的抗议港蛆医护,都应该被千刀万剐。

  6. 不封關,撐不住,大爆發,延選舉,求國家。五步曲,大一統。

  7. 全世界都可以说“境外输入”, 中共国应该准确严谨的说“境外回流”

  8. @GoldfieldAsia
    「香港官員已沒有了公信力,他們執行所有抗疫行動時就應該讓大眾知情。」
    所以現在連大眾也懶得通知,索性閉門造車,直接套用了。

  9. 继续bb吧 也别派大陆的支援力量来好了 你们开心就好

  10. 评论区下作,还有人在说武汉肺炎

  11. 廈門PX事件中,市民反對建造設施,有言:“我們不懂化學,但我們懂中國。”結果亦印證了他們的市井智慧正確。從醫學角度來探討港府請求中國派人抗疫已無意義,當政權以保存面子講究政治為優先時,結果與防疫目的出現偏差,一點都不奇怪。

  12. 你認為港共政府的抗疫政策真的以科學及醫療角度出發?別傻,香港專家組成員許樹昌醫生已明確指出他們已有數星期沒有跟政府官員開會。而延遲立法會選舉一事,並沒有聽說哪個專家向政府建議或支持有關做法。現在“邀請”中國專家到來,明顯要製造中央出手救港的假象,這劇本跟2003年沙士一模一樣,只是做得更拙劣更下作而已。香港人會否受騙?也有的。例如愛国藍絲,又或不問世事的港豬,畢竟工聯會的何啟明,以及cctvb的陸浩明都將沙士說為香港肺炎了。現在一個官拜勞福局副局長;一個成為cctvb當紅主持。連弱智的都能取得如此成就,真是勵志故事。在當權者的角度而言,重寫歷史易如反掌,1984沒看過嗎?真理部做事沒領教過嗎?

  13. 首次看到大陆支援香港测试的新闻,我的第一反应是北京想要传递:
    1. 香港不行必须靠大陆, 还有
    2. 大陆的抗疫策略全球最佳
    的信息给人听。就很难相信京港政府能有多少care。

  14. 政府的官員後知後覺,一來令檢測數上不了, 二來令香港疫情出現裂口發生第三波, 。現時是不是已到了危急時期而放棄所有原則伸出援手的時候? 我認為不是, 如果未到那時候, 那過程更需要關注合作的細節而不是官員說了算。香港官員已沒有了公信力, 他們執行所有抗疫行動時就應該讓大眾知情。問責有關官員是當務之急

  15. 感覺香港的醫、衛專家地位大不如前,終於也追上了中原的腳步了。

  16. 不要因為內地的原因,就一切都反對。內地好的經驗,香港直接拿來用有什麼不好?

  17. 反对医疗支援真的是无聊!

  18. 我感覺這裡quote的文匯報有點太多。

  19. 为何不能动员或临时征用私院的医护与个人诊所的医护呢?占全港一半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