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晚報:林鄭月娥稱特首指派法官無損司法獨立,批反對者不把「一國」放眼內

2020年5月23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率領港府主要官員會見傳媒,表示全力支持制定「港區國安法」。

2020年5月23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率領港府主要官員會見傳媒,表示全力支持制定「港區國安法」。攝:陳焯煇 / 端傳媒

刊登於 2020-06-23

#國家安全法#一國兩制#香港法治#中美關係#香港民主運動

林鄭月娥稱特首指派法官無損司法獨立,批反對者從不把「一國」放在眼內

「港區國安法」草案部份細節近日曝光,其中審理「國安案件」的法官由特首指派一項,引發香港法律界及輿論的非議、憂慮司法獨立將受行政干預。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今早辯稱,特首是「特區之首」,相信特首指派法官不會影響司法獨立

林鄭月娥強調,中國政府對國家安全有「根本責任」、因此在港立法並無違反「一國兩制」,而假如「一國」受到損害,「兩制」也將失去穩固基礎。對於反對立法的人,她批評他們「從來沒有把『一國』放在眼内」。

林鄭月娥承認對法官認識不多,但對每位法官均高度信任

林鄭月娥今早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期間談及「港區國安法」立法。她形容特首不僅是行政機關之首、同時也是特區之首,特首指派法官並不構成行政機關干預司法機關。

林鄭月娥自稱對法官的認識不多,但又強調自己對每一位法官均有高度信任。據她解釋,「港區國安法」實施以後,特首會在各級法院指定法官名單,再由司法機構負責分派法官處理案件,相信不會影響司法獨立。她又表示,日後指派法官之前會聽取首席法官的意見。

香港大律師公會副主席葉巧琦日前表示,對由特首指定法官處理「國安案件」的類似做法「聞所未聞」。就此,林鄭月娥不點名批評提出相關質疑的人士是「孤陋寡聞」。

拒正面回應追溯期,僅稱中國法則也有「既往不咎」概念

另外,林鄭月娥提到此前有人建議限制審理「國安案件」法官的國籍、而草案最終沒有設限,認為這反映中方對香港司法制度的高度尊重及充份信任。

林鄭月娥形容中方早前通過新華社公佈的草案說明摘要,已經釋除公眾的不少疑慮,包括說明「港區國安法」根據中國憲法及香港《基本法》制定、法律基礎沒有半點模糊,而法例只針對四類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的行為,也列明應當尊重人權及保障自由,強調法例健全「一國兩制」。

林鄭月娥稱「港區國安法」奪用了不少《普通法》原則,例如假定無罪、一罪不能兩審等。至於中方草案說明摘要並無提及的追溯期,她僅表示中國法則也有「既往不咎」的概念。

至於中國日後會否有執法機關到港全面執法,林鄭月娥沒有正面回應,僅指出港府承擔在港維護中國國家安全的主要責任,港府在領導及工作層面都會加強執法能力,包括在警務處及律政司成立專責部門。

關於中方草案說明摘要指出,日後港人參選或就任公職應依法簽署文件確認、或宣誓擁護《基本法》,林鄭月娥以立法會議員目前都須宣誓為例子,稱不覺得相關規定有增加要求。

終院首任首席法官李國能:中方擁特定情形管轄權、特首指派法官均損害香港司法獨立

香港終審法院首任首席法官李國能在《明報》及《南華早報》撰文,指出「港區國安法」訂明相關案件在特別情況下由中國法院審理、由特首指派法官審案等條文,將損害香港的獨立司法權。他認為在最低限度之下,法例應該規定特首指派法官時、必須依據首席法官或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的建議。

李國能在文章形容,「港區國安法」草案至今尚未公佈實屬不幸。他引述中方草案說明摘要提到,在特定情形下中方機構或對極少數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案件行使管轄權,而行使管轄權時相關案件會在中國處理和審理,被告不能享有香港司法程序的保障。他指出,儘管中方管轄權只能在最例外的情況行使,但仍然會破壞香港法院獲《基本法》授權行使的獨立司法權力。

另外,李國能認為草案說明摘要提及特首有權指定法官審理相關案件,也會損害香港司法獨立。他指出根據《基本法》,特首是按獨立委員會、即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的推薦而委任法官,當中建基於法官的司法及專業才能,而法官會獨立行使司法權力、不受任何干預,且司法機構獨立於行政機關,因此應由獨立的司法機構決定審理相關案件的法官。

李國能指出,單憑特首指派法官,會欠缺挑選法官時所需知道的法官經驗和專長,加上特首作為即將成立的「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之主席,不適宜獨自指派法官。

李國能認為立法之後,最低限度的安排是特首指派法官期間,必須依據首席法官或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的建議,以確保挑選法官是基於專業和獨立的基礎。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今早會見傳媒期間,承認自己對法官的認識不多、但強調對每一位法官均有高度信任,同時提到日後指派法官之前會「聽取」首席法官的意見,另不點名批評就相關做法提出質疑的人士是「孤陋寡聞」。(編註:詳見上一則新聞)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駁回鳳凰衛視旗下電台的廣播申請,勒令48小時內停播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於當地週一(22日)公佈,駁回鳳凰衛視旗下「鳳凰優悅廣播電台 AM690」(URadio AM 690)在美國繼續播報華語節目的申請,並勒令該台於48個小時內停播。

「鳳凰優悅廣播電台」在墨西哥註冊,而總部設於加州洛杉磯,廣播範圍覆蓋整個南加州。聯邦通訊委員會指出,該台申請廣播牌照期間,沒有如實披露所屬公司(指鳳凰衛視)擁有中國政府背景,因此駁回申請、並禁止電台繼續廣播。

就聯邦通訊委員會勒令「鳳凰優悅廣播電台」停播,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表示歡迎,認為這是對中方發出清楚訊息、表明不再容許中方利用美國大氣電波作宣傳。他形容今次停播命令,是對抗中共試圖控制美國民眾所見、所聽、所想的重要一步。

聯邦通訊委員會:電台提出申請時沒有披露所屬公司的中國政府背景

鳳凰衛視的總部設於香港,官方也對外宣稱是「香港媒體」,但在香港以「非本地電視節目服務」牌照運營。

今年4月6日的白宮記者會上,鳳凰衛視記者王又又獲得提問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機會,但她先作一輪冗長陳述、聲稱中國企業為美國疫情提供了大量支援,隨後才問及美方會否與中國合作抗疫。這引起特朗普質疑王又又「為誰工作、是否為中國政府工作」。

王又又隨即與中國撇清關係,宣稱自己「為香港工作」。特朗普質問鳳凰衛視「由誰擁有、是否中國」;王又又回應稱那是「香港鳳凰衛視」,基地設於香港。特朗普追問鳳凰衛視「是否由中國政府擁有」,王又又回答指那是「私人媒體」。特朗普至此沒再追問。

王又又與特朗普的這一輪對答,一度在網絡引起議論。

央視等被列為「外國使團」,中方使館批華府做法武斷

同樣在當地週一,美國國務院宣佈將中央電視台、中國新聞社、《人民日報》及《環球時報》視為中共宣傳渠道,並將它們正式列為「外國使團」,意味它們須向華府呈報在美僱員名單及資產。

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回應事件,批評華府做法武斷、毫無道理,完全不能接受。發言人強調中國媒體報道時「秉持客觀、真實、準確和不偏不倚的原則」,認為事件再之反映美方所謂新聞自由的虛假及雙重標準。

(編註:有關央視等四間中國官媒被美方列為「外國使團」,詳見端傳媒6月23日早報。)

李克強與歐盟領袖舉行視像會晤,要求歐盟放寬對華出口限制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當地週一(22日)通過視像,與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舉行第22次中歐領導人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隨後亦以視像方式,與歐盟領袖對話。

李克強在視像會晤上表示,中歐雙方面對「2019 冠狀病毒」疫情衝擊,應當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維護產業供應鏈穩定,爭取年內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早日簽署中歐地理標誌協定。他重申中方堅定不移擴大開放,也希望歐盟放寬對華出口限制。

歐盟方面,米歇爾及馮德萊恩均表示歐洲沒有因為疫情而減弱對華合作,歐洲願與中方就疫苗研發、復工復產加強合作,以至擴大雙邊貿易規模,推動綠色低碳、數碼經濟等,也同意致力於年內達成歐中投資協定。

米歇爾在會後對傳媒透露,他在會上表達了歐盟對中方計劃在港實施「港區國安法」的嚴重關切,並呼籲中方遵守對港人及國際社會的承諾,維持香港高度自治及保障港人自由,確保香港的政治多元、民主及人權水平。

另外,米歇爾提到中方任意拘留瑞典籍的香港前「銅鑼灣書店」股東桂民海(中方稱:桂敏海),以至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凱(Michael Kovrig)及商人斯帕弗(Michael Spavor),並對中方相關做法作出批評。

馮德萊恩則表示,歐盟認為「港區國安法」違反中方對國際社會的承諾,嚴重損害「一國兩制」及高度自治,若繼續展開立法將面臨非常負面的後果,歐盟期望中方三思。

習近平隨後也透過視像與歐盟領袖對話。他重申中國要和平、不要霸權,強調中國會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並認為這將為歐洲提供新一輪合作機遇及發展空間。他強調中歐是夥伴、而非對手,雙方沒有根本利害衝突,「合作遠大於競爭,共識遠大於分歧」,而中歐兩大經濟體應該發揮「雙引擎」作用,拉動世界經濟復蘇。

美俄就延長《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展開談判,中國未派代表出席

美國及俄羅斯就是否延長《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展開談判。美俄此前邀請同樣擁有核武的中國出席談判,惟中方最終沒有派代表到場,引發美中一輪「Twitter 大戰」。

美俄之間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將於明年2月到期,兩國此前邀請中國加入條約談判,但一直未獲中方承諾參與。至當地週一,美俄雙方代表在奧地利維也納展開談判,最終中國沒有派員出席。

會議開始前,美國軍備控制特別代表比寧斯亞(Marshall Billingslea)在 Twitter 上載照片,顯示會場已為中方代表安排了談判席,桌上擺放了中國國旗,惟談判桌前空無一人。比寧斯亞在帖文批評中方缺席談判,形容中國政府執意將迅速擴充的核武庫、以至其他諸多議題隱藏在「秘密長城」(Great Wall of Secrecy)之後。

中國外交部軍控司司長傅聰隨後發文反擊,形容比寧斯亞所上載照片的場景怪異,並譴責他未經中方同意而在談判桌上擺放中國國旗的行徑卑劣。另外,中國駐維也納外交使團也在 Twitter 發文,諷刺比寧斯亞發帖是「行為藝術」。

據傳媒報道,俄羅斯當局亦有發文談及今次談判,但沒有就美中之間的爭議表態。《華爾街日報》引述俄羅斯駐奧地利大使 Dmitry Lyubinsky 表示,由於今次是俄美之間的談判,談判期間會場並無擺放中國國旗,因此認為比寧斯亞所發佈照片是故意擺拍。

彭博社:蘋果下月將未獲中國政府審批的手機遊戲下架,料兩萬款遊戲絕跡中國 App Store

彭博社報道,蘋果公司下月起會將未獲中國政府審批的手機遊戲,自中國地區 App Store(應用商店)下架,預料多達兩萬款遊戲將受影響。

報道提到,根據中國監管部門規定,所有付費及包含應用程式內購物的手機遊戲必須呈交當局審批,而審批一般需時數個月。目前,中國玩家仍然可以在 App Store 下載相關遊戲,這是由於蘋果公司仍然容許遊戲開發商在等候審批期間將相關遊戲上架。

例如模擬擴散傳染病的遊戲《瘟疫公司》(Plague Inc.)此前因武漢市爆發「2019 冠狀病毒」疫情而受到關注,更一度在中國地區 App Store 穩佔下載榜首長達數週,直至今年3月才被中國當局以「含有非法內容」為由下架。

彭博社報道指出,蘋果公司下月將改變這種做法,屆時會將尚未取得審批許可的遊戲自中國地區 App Store 下架,意味中國玩家不會再有搶在官方禁止之前體驗相關遊戲的機會。報道引述消息人士指出,蘋果公司早在今年2月通知遊戲開發商,提醒他們在本月30日前為旗下遊戲取得中國當局的許可。

有協助企業在中國發行應用程式的公司估計,中國地區 App Store 目前有近六萬款手機遊戲,當中至少三分之一未經審批,這約兩萬款遊戲將受蘋果公司的新政策所影響。

市場調查機構指出,蘋果 App Store 去年的數碼貨品及服務總銷售額約為610億美元,其中以中國為第二大市場、佔總銷售額的約五分之一。機構預料蘋果公司將未獲審批的遊戲下架之後,同類交易將會大減三成。

英超賽場上空出現「白人的命也是命」標語,球會般尼譴責、承諾追究

當地週一(22日)一場英格蘭超級足球聯賽舉行期間,有疑為客隊般尼(Burnley F.C.)球迷的人士租用小型飛機,在球場上空拉起「白人的命也是命」(White Lives Matter)橫額、對全球近期反對種族主義的運動浪潮唱反調。般尼會方隨即發表聲明致歉,承諾會追究責任,包括終身禁止相關人士進入般尼主場。

美國黑人弗洛依德(George Floyd)遭遇警暴致死事件,在全球各地掀起反對種族主義及警察暴力的運動浪潮,當中口號「黑人的命也是命」為人熟悉。為響應種族平權,英超賽會在本輪賽事安排各隊球員穿上球衣背面印有「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的標語,賽前也設有球員單膝下跪十秒的環節。

然而本輪最後一場比賽、即般尼作客挑戰曼城(Manchester City F.C.)開賽不久,球場上空突然出現小型飛機拉着橫額、展示標語:「White Lives Matter Burnley!(白人的命也是命,般尼!)」

般尼會方在半場發表聲明,向主隊曼城、英超賽會以至所有推動反對種族主義的人士作出「毫無保留的致歉」,並強烈譴責橫額帶出的冒犯訊息。般尼會方承諾追究責任,終身禁止涉事人士進入般尼主場。

般尼隊長美爾:涉事人士毫不了解反種族主義運動宗旨

般尼隊長美爾(Ben Mee)賽後接受傳媒訪問,主動要求在回顧球賽前先談橫額事件。他形容球場上空出現的標語令他感到羞愧和尷尬,批評有一少撮球迷絲毫不了解反種族主義運動的宗旨,認為相關人士應該返回廿一世紀的當下、好好接受教育。

曼城領隊哥廸奧拿(Pep Guardiola)也嚴辭譴責相關行為。他指出眾所周知、也沒有人會質疑「白人的命也是命」,相反仍然有人忽視「黑人的命也是命」,因此運動浪潮才會強調這句標語、試圖說服人們認同。

中國成功發射「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最後一顆組網衛星

中國今天早上成功發射宣稱自主研發之「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最後一顆組網衛星

據中國當局公佈,「北斗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於今早9時43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衛星飛行約30分鐘後進入預定軌道。經過在軌測試入網後,當局會進行北斗全系統測試調整,隨後正式提供全球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今次發射原本定於上週二(16日)舉行,但因測試期間發現搭載衛星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存在產品技術問題,因此押後至今早進行。今早發射成功,意味「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完成。

中方宣稱「北斗系統」為中國自主研發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而且定位精準度可以媲美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北斗系統」部署就位可讓中國擺脫對全球定位系統的依賴,確保中國的社會、經濟及軍事通訊安全。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