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被疫情改變的生活

瘟疫最熾時,一場影展是怎樣作戰的?以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延期為例

「影展」最珍貴的意義乃是「在場」,電影創作者、電影和觀眾齊聚一堂交流;只是因為瘟疫,這一切不再相同⋯⋯

2020年3月3日台北,一名觀眾在電影院內看電影。

2020年3月3日台北,一名觀眾在電影院內看電影。攝:陳焯煇/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謝以萱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0-05-30

#影展與產業#線上藝術#TIDF

大規模關閉電影院、劇院、博物館、學校等公共場所,禁止不同規模的群聚活動,確保社交距離⋯⋯短短數月,這些瘟疫時期的日常幾已成為人類「集體記憶」。疫情期間台灣本土所受影響雖相對較輕,但自一月下旬為防「社區感染」發生,大型活動如台北國際書展等紛紛延期或取消。其時正值農曆年後,本是新一年度各種文學、電影、表演藝術等大型文化活動即將展開的時期,對台灣影迷來說,最期待的當然是年初奧斯卡獎季過後,將在台灣接力出現的各類影展,只是今年,這些影展皆因疫情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引介亞洲觀點的重要平台

台灣每年大大小小影展多達數十個,幾乎每月都有大型影展,每年影片放映量多逾1000部,八成以上是院線看不到的電影。對觀眾來說,影展提供了院線電影之外的多元選擇,是觀賞到異於好萊塢電影、日韓商業電影以外獨立、藝術電影的重要管道。特別是紀錄片,由於台灣映演紀錄片的管道有限,除了公共電視「紀錄觀點」節目製作、播映紀錄片,以及部分紀錄片有機會上院線和串流平台以外,觀眾若要觀賞到國內外優質的紀錄片作品,就得仰賴影展,尤其是兩年舉辦一次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

TIDF是台灣熱愛紀錄片、喜歡挑戰不同於劇情電影的影迷最重要的電影盛會,平均選映130-150部國內外紀錄片,約200場放映,其中約有120-130場會安排映後座談。在10天的主影展期間,吸引約25000觀影人次,是台灣目前活動規模僅次於金馬國際影展和台北電影節的影展。作為亞洲最重要的國際紀錄片影展之一(其與亞洲另一重要的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正好一個是單數年舉辦,一個是雙數年舉辦),TIDF是引介具亞洲觀點之獨立紀錄片作品的重要平台。例如,當中國許多獨立紀錄片播映管道被官方關閉之際,2014年TIDF與北京獨立影像展(栗憲庭電影基金)、中國獨立影像展、重慶獨立影展、雲之南影展合作,規劃「敬!CHINA 獨立紀錄片」單元,選映如趙亮《上訪》、胡杰《星火》、馬莉《京生》、顧桃《犴達罕》等反應中國真實社會景況的紀錄片,為這些被官方視為「禁片」的作品,開闢播映與討論的場域。

2016年之後,該單元更名為「敬!華語獨立紀錄片」,除了持續邀約中國紀錄片工作者例如張贊波《大路朝天》、周浩《大同》、徐若濤《表現主義》等針貶中國政權的犀利之作,並擴大選映包含香港在內的紀錄片作品——陳梓桓《亂世備忘》、林子穎《地厚天高》。此外,「不只是歷史文件:港台錄像對話1980-90s」單元與香港錄映太奇共同主辦,將紀錄片討論的光譜,擴及1980年代初期於港台崛起的錄像藝術家,在歷經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1987年「台灣解嚴」,1989年「六四天安門」與1997年「香港回歸」等重大事件之後,如何透過錄像藝術介入社會議題,重新思考影像紀錄在關鍵的歷史轉折點所展現的獨特感性與洞察力。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