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在文學裡充滿各種象徵意義,從《聖經》到卡謬的《瘟疫》、馬奎斯的《愛在瘟疫蔓延時》、薩拉馬戈的《盲目》,瘟疫從來不只是單純的瘟疫。即使在科幻小說裡出現的瘟疫也一樣,它擁有更多的形態,而且不限於細菌與病毒;更可以發生在過去和未來,時間幅度橫跨幾百年。抗疫時期,在家日子總是多的,如下推薦12本關於瘟疫的科幻小說列為10類,以大腦與宇宙的思維幅度參照現實。
01 香港關機 與 紅VAN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
作者:Mr. Pizza
有種文化
2012(上集)
2013(下集)
香港關機
作者:喬靖夫
蓋亞出版
2012
《香港關機》在香港《信報》連載期間已引起廣泛注意,《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原在香港高登討論區連載,繼而出版實體書,最後成為電影。兩個故事把香港丟入近乎末日的危機裡。
在《香港關機》裡,香港人在一夕間發現政府高官跑掉,市民和外界完全隔絕,用現在的說法,就是封城,但比封城更可怕的是連通訊網絡也不見了。大家走到街上尋求答案,也有人不求答案只求自保,香港在進入無政府狀態下不只出現人食人的宗教,也發生內戰。《那夜凌晨》的故事更極端,一架小巴上的乘客在行駛途中,發現車外的人和其他車都消失,整個香港就只剩下他們這十七個人。細讀這個故事字裡行間的氛圍會發現,其實最令香港人害怕的,並不是末日。
02 末日之戰:政府不想讓你知道的事
末日之戰:政府不想讓你知道的事(World War Z: An Oral History of the Zombie War)
作者: 麥克斯.布魯克斯(Max Brooks)
譯者:簡政章
遠流
2013
因曾改編成電影,本書成為這單裡知名度最高的一本。不幸的是,電影和小說的唯一關連只有書名那幾個字,內容是全新創作,惟視野和深度都遠遠不及原著。
小說由多個第一身口述史串成,零號病人來自中國重慶市的一條村莊。中國政府為轉移視線,遂向台灣出兵,但無阻瘟疫向全球蔓延。各國最初以為這瘟疫只是小兒科,連美國也適逢大選年不想引起恐慌而歎慢板。後來證實這瘟疫會將人變成喪屍時已覆水難收。數以百萬計的人只好越過國界逃亡,引起鄰國的軍隊開火,可是變成喪屍的大軍對痛楚無感,只會勇往直前。
這故事精彩之處,絕不是若干部份接近現實,而是在作者以極其寫實和細膩的方法描寫這場持續達十多年的殭屍大戰下,人類的短視和官僚政府的無能。而國與國之間的互不信任更令人厭惡。比起眾多喪屍電影只是在一個城市裡發生(本書的所謂電影版其實也不例外),小說是把喪屍故事當成一場世界大戰來寫。在結局,雖然人類傷亡慘重但也挺過來,而國際關係也重洗新牌,這點在現實裡也極有機會發生。
03 The Years of Rice and Salt
The Years of Rice and Salt
by Kim Stanley Robinson
Bantam Books (US)
HarperCollins (UK)
2002
假設黑死病消滅了歐洲不只三分一人口,而是99%,接下來的人類歷史會怎樣發展?我們華人會說,世界並不只是西方,當時明朝正統治接近兩億人。不過,身為白人的作者去重新審視白種人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比重絕不是易事,羅賓遜也絕不留情。
《米與鹽的年代》分成十章,每章都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人物以輪迴方式串連,成為中國人、日本人、印度人等非歐洲人種(看到和大衛·米切爾(David Mitchell)的《雲圖》(Cloud Atlas)的關連嗎?)。在故事由公元1405年橫跨至2045年的整整六個世紀裡,歐洲被穆斯林佔據,美國原住民要抵抗中國人和穆斯林入侵,這些陌生的虛擬歷史讀起來像真有其事。作者的潛台詞就是,即使沒有歐洲文明,人類文明也會發展得很好。
羅賓遜以經典作《火星》三部曲馳名,但與其把他定位為太空科幻作家,倒不如說他持續關注人類在未來的生存狀況,而這又離不開環境和社會正義。2017年他推出《New York 2140》,把筆鋒轉向描寫被水淹的未來紐約市,低層住宅從此位處水平線下,但人們仍住在高層。紐約面臨水位上升的威脅是不爭的事實,但未來會否真的如小說裡描寫般的極端,2140年就有答案。不過,在黑天鵝愈來愈頻繁出現的時代,就算我們挺得過瘟疫,下一場大災難只會是更難解的難題。
04 眼鏡蛇事件
眼鏡蛇事件(The Cobra Event)
作者:理查.普雷斯頓(Richard Preston)
譯者:陳念怡
遠流
2017
現代科技驚悚小說(Technothriller)這類型以米高.基頓(Michael Crichton)和湯.格蘭西(Tom Clancy)為鼻祖,比起科幻小說動輒處理幾十年甚至數百年後的遠未來,科技驚悚小說著眼的是當代和近未來,裡頭的科技也不見得是不可能出現的科技,而是往往用研究中的科技進行推演,營造出逼真無比且令人深刻反省的情節,甚至帶點驚世意味。在Harry Potter引起的奇幻小說風潮捲席全球前,米高.基頓和湯.格蘭西的是歐美暢銷書榜的常客,那也是讀者從小說裡培養危機意識的年代。
理查.普雷斯頓的《眼鏡蛇事件》(The Cobra Event)當年在一眾驚悚小說裡突圍而出,在於時任總統克林頓閱後大驚,指示官員調查萬一美國發生如書中所說的生化襲擊會如何應對,並建議撥款研究。此書面世時,根本沒有人利用生物戰劑當武器,但在911後一波波炭疽郵件襲擊,在在印證科普作家出身的小說作者預見能力之強。不過,就如程樹德副教授(現已退休)在此書台灣版(2007年,遠流)推薦序所說,作者在書中不經意流露出美國「單邊主義」和「反恐心態」的意識。時易勢易,今天讀這書,又要用全新的目光去判斷。
05 海天龍戰
海天龍戰
作者:葉言都
知識系統/貓頭鷹出版社
1987/2008
《海天龍戰》是台灣作家葉言都唯一一本科幻著作,卻足以讓他在華文科幻佔上一席之地。
這本短篇集初版於1987年,經台灣作家張系國創辦的知識系統出版社出版,在2008年由貓頭鷹出版社重出。書裡五篇作品寫於台灣戒嚴時期,深烙在作者腦海裡的,是台灣和中國之間劍拔弩張的局勢。本書多篇作品以兩個一海之隔的對立國家為背景。在點睛之作〈我愛溫諾娜〉(獲「七十四年時報文學獎科幻小說獎」)裡敵國準備發動「萬船齊發」的攻勢,讓大量貧民登陸,主角便研究以人造颱風反擊。在〈迷鳥記〉和〈綠猴劫〉裡,戰爭用上生化武器,分別以候鳥和猴子為病毒載體。
作者固然不乏墨筆在超限戰的技術細節上,但更動人的是主角被捲入殺戮時的悲哀和無奈,而這是不論政治形勢怎樣改變亦相同。是以即使三十年後讀來,中台兩個的國力已出現變化,世界局勢也翻轉了好幾遍,但《海天龍戰》仍然好看,仍然令人感到驚心動魄。
06 Clay’s Ark
Clay’s Ark
by Octavia E. Butler
St. Martin's Press
1984
這書單裡唯一的女性作者,卻不是「瘟疫科幻」唯一的女作家。名氣更響的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不用我多介紹,她的多本小說在眾多末日科幻的書單榜上有名,也不乏中譯本。Octavia E. Butler的作品至今仍然在華文翻譯書裡缺席,不過,在歐美科幻迷裡她具有相當份量,代表作是由三部小說組成的《Lilith’s Brood》。人類被外星人捕獲,但故事並不是爾虞我詐或你死我活的宇宙大戰,而是探討種族差異及身分認同。
《Clay’s Ark》是她的《Patternmaster》系列裡的最後一本。太空人返回地球時,帶來的外星微生物感染了一群人,這些微生物改良了他們,卻也意圖控制,於是他自我隔離以免傳染給其他人類,可是繁殖慾望驅使他們去找其他男女加入他們的大家庭,也生下變種人。繁殖成為這群人的重要生存目標。
女作家有別於男作家的地方就是格外關注女性的福祉。《Clay’s Ark》裡的女性成為奴隸,淪為生育工具,就像愛特伍的《侍女的故事》,或者P·D·詹姆斯(P.D. James)的《人類之子》(The Children of Men)。
美國要經過一場戰爭才廢除奴隸制度,林肯在1863年簽署《解放奴隸宣言》,關於兩性權利的《平等權利修正案》要在1972年才獲國會通過,但其實至今仍然未獲所有州份批准,因此在女作家筆下,一場瘟疫就可以把女人變回奴隸,但願她們的「預言」永遠不會實現。
07 Blood Music
Blood Music
by Greg Bear
Arbor House
1985
在這本介乎硬科幻和科技驚悚的長篇小說裡,感染全球的不是瘟疫,而是 noocytes ,細胞機械人。一名生物科技專家因被辭退,把正在研究的淋巴細胞生物機械人注射入自己體內帶走。這些機械人在他體內高速演化,擁有自我意識,繼而改變他的體質,包括治好他的近視和高血壓,連智慧也提升。它們甚至驅使他去找一夜情,從而透過性接觸傳染給其他人,目標就是感染全人類。
故事的敍事觀點隨著感染快速轉換到一個又一個人物身上。我們看到細胞機械人發展出愈多愈多傳染他人的能力,包括征服美洲後,把自己變成郵件來橫跨大西洋去到歐洲,最後甚至離開地球,要遠赴其他星球征服宇宙。
這故事裡的細胞機械人並不會令人類死亡,反而令人得以演化,可是這樣的超人已不再是本來的人類。作者借此拋出這個故事的核心命題:讓你變得更強大,但你也不再是自己的主人,你願意嗎?
08 The White Plague
The White Plague
by Frank Herbert
G.P. Putnam's Sons
1982
Frank Herbert的名氣在華文圈一直不算響亮,但他其實是歐美科幻界的重量級人物。他的《沙丘》(Dune)系列多次獲影視化,連名導大衛連治(David Lynch)也搬過上大銀幕,甚至Alejandro Jodorowsky開拍不成的經歷也可以成為紀錄片《Jodorowsky's Dune》。最近一次由執導《天煞異降》(Arrival)和《銀翼殺手 2049》(Blade Runner 2049)的名導 Denis Villeneuve 操刀,並已進入後製階段(希望不會因應肺炎停工)。
這系列最令人反思的,就是未來人類湧去爭奪貴重香料的一個沙漠化星球上竟然奉行封建制度(設定在影射什麼值得另寫專文討論)。撇除裡面的人類演化、環境學和科技題材,這個充滿政治角力和超能力的故事簡直和奇幻故事沒有差別,特別是巨大的沙蟲。
從《沙丘》可看出Frank Herbert投射的世界觀:人類的本質不但不因科技發展而改變,反而連政治制度也可以大大倒退。這點在The White Prague裡延續。主角為了替被愛爾蘭共和軍炸死的妻兒報仇,利用本身分子生物學的專業知識修改病毒,使病毒只利用男人為載體,卻專殺女人,並投放到愛爾蘭(支持恐怖份子),英國(壓逼愛爾蘭人)和利比亞(訓練恐怖份子)三個國家,威脅其他國家把此三國的國民送回祖國,否則發動相應襲擊。故事不是找出主角並阻止他,而是他成功發動了瘟疫,其後各國政府又如何應對,而受到死亡威脅的人類,積累下來的憤怒足以吞噬我們這個星球。
09 末日逼近 與 手機
The Stand
by Stephen King
Doubleday
1978
手機(Cell)
作者:史蒂芬金(Stephen King)
皇冠文化
2007
史蒂芬金在華文世界裡最出名的是給改編成電影的《閃靈》(台譯《鬼店》),或者改編自短篇集《四季奇譚》的電影,但我認為他最精彩的作品,卻非《末日逼近》(The Stand)莫屬。
他的《迷霧驚魂》(The Mist)和《穹頂之下》(Under the Dome)都是一群人突然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裡,不過沒有一部比《末日逼近》更龐大。實驗室泄漏病毒,殺死了地球九成人口,餘下的人要面對善惡的考驗。
在 《手機》裡,感染人類的不是病毒或細菌,而是手機。它令人變得瘋狂,像喪屍般襲擊其他人。你要活命,就要向手機開戰!在機不離身、生活必須依賴的手機的時代,這個科技夢魘的可怕度比起瘟疫不惶多讓。
10 Earth Abides
Earth Abides
by George R. Stewart
Random House
1949
《Earth Abides》是歷史學家兼小說家 George R. Stewart 唯一一本科幻小說,卻足以躋身史上最佳「浩劫後(post- apocalyptic)小說」之林,連史蒂芬金的巨著《末日逼近》也受其啟發。
大部份人類受一個疾病感染而死去。主角倖存且和一個女性生兒育女,以延續人類文明。他的子孫並不懷念人類浩劫前的生活方式,也對人類好不容易累積下來的知識和技術不感興趣,而去過近乎原始人的生活,主角由起初的無可奈何變成欣然接受,並認為這種生活也沒有什麼不好,反而認為人類重建文明只會重蹈覆轍。
這種毫不進取的態度,對從科技帶來各種生活便利的人來說肯定不中聽,可是,來到廿一世紀第二個十年,當瘟疫捲席全球,眾多工業停頓,空氣污染減少,地球得以獲得喘息,從外太空看的地球變回漂亮的藍寶石(希望不是假新聞),這本超過半世紀前面世的小說提出的看法,也許是不錯的選擇。
World War Z的情节,也太巧合了……
啊沒看清楚是科幻瘟疫
居然沒有卡繆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