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電影

柏林影展日記:另一部 DAU. degeneratsia,曾經給過好評的觀眾也憤然離開了

五星與一星的評分對壘下,捍衛的是關於影像的極致藝術和人的道德准則。

《DAU.Degeneration》劇照。

《DAU.Degeneration》劇照。圖:網上圖片

特約撰稿人 十二辰子 發自柏林

刊登於 2020-03-07

#蘇聯#柏林影展#電影

【作者按】說實話,已經很久沒有一部電影能使觀眾群如此分道揚鑣,在五星與一星的評分對壘下,捍衛的是關於影像的極致藝術和人的道德准則。

隨著DAU系列第二場《列夫·朗道:衰退》(DAU. Degeneration,中文暫譯名)長達六個小時的放映結束,我們看起來似乎離這個由手持影像和隱藏其後的龐大計劃越來越近。然而,這部更加複雜的影片非但沒有消除第一部《列夫·朗道:娜塔莎》(DAU. Natasha)引起的巨大爭議,反而將觀眾對 DAU 項目計劃甚至是導演伊利亞·赫爾扎諾夫斯基 (Ilya Khrzhanovsky)個人在道德層面的討伐推向了新的頂點。

在開始《衰退》的討論之前我們需要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此時幾乎現場所有觀眾都已經對「DAU」系列的背景和先前《娜塔莎》引發的爭論有所瞭解。無論是通過社群媒體對此片的狂轟濫炸,還是零星窺探所得影片背後的項目計劃,又或是僅僅獵奇於前作的大尺度床戲,每一個觀眾都或多或少的對《衰退》產生了心理預設。如果說選擇去看《娜塔莎》還可以只是停留在「聽說有這麼一部電影」的模糊階段,那麼決定坐下來去觀看這六個小時《衰退》的人,則一定有所準備,甚至也有所期待。

既然已經不能做到毫無準備的去觀看這部電影,那我們乾脆把問題拋得更徹底一些。長達六個小時的《衰退》究竟講了什麼?它與上一部作品《娜塔莎》有什麼關聯?觀眾能通過這部《衰退》看到什麼?DAU 究竟帶來了哪些思考?……我們始終需要帶著疑問去打開這部影像。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