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2 月 19 日,家住台北的惠嘉楠度過了此生最煎熬的 30 天,她不知道這種日子何時才能結束。
1 月 23 日,除夕前一天,武漢宣布封城的傍晚,惠嘉楠正前往桃園機場,準備接從武漢探親回台的兒子石宇航一起過年。一趟原本只有兩小時多的航程,一等就是 30 天。
現年 44 歲的惠嘉楠,武漢人,十多年前在大陸認識了來自台灣的先生石瀟陽。兩人相戀、相愛、結婚,並在台灣生下石宇航。今年剛滿 16 歲的石宇航,小時候曾在武漢生活過,白天父母上班時,他就由外公外婆照顧,晚上再回到爸媽家。
六年前,惠嘉楠與先生發現石宇航患有癲癇。癲癇是一種慢性病,因不同原因導致腦部疾病或病變,引發腦細胞不正常的陣發性放電的症狀。嚴重時患者會突然性陣攣發作、意識喪失、口吐白沫。此症狀會受到當下心理因素所影響,需要靠藥物控制。幾經思量後,由於台灣醫療條件有助於小孩的病情,惠嘉楠跟先生決定還是放棄在大陸的一切,搬回台灣定居,不再工作、專心照顧孩子,只在閒暇時擔任志工。如今的惠嘉楠,一口普通話已是台灣腔調。
長大後的石宇航,儘管在台灣就讀小學、中學,如今已經升上高中,但仍常常惦記武漢的外公外婆。今年一月中旬,石宇航主動向母親說,想在春節前去武漢找外公外婆,因為祖孫三人已經兩年沒見面了。儘管有點擔心石宇航的病情,但當時惠嘉楠心想「也就幾天時間」,決定讓兒子隻身到武漢探親,自己則留在台灣處理家務。
石宇航訂了 1 月 20 日晚間 6 時 40 分的機票,搭乘東方航空,由桃園機場飛往武漢天河機場。就在這一天,武漢官方通報的確診病例從 62 例驟增到 136 例,其他省份也出現了確診案例,中國國務院則下達《習近平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
短短三天的探親之旅,在春節的炮竹聲與快速惡化的疫情中,演變成一場惡夢。1 月 23 日凌晨兩點,武漢市政府突然宣布封城,市内交通隨即終止。各家航空公司的電話開始佔線,無法順利聯繫上,一直到下午開始,人在武漢的台灣人才收到旅客通知——航班全線取消。
在機場等不到飛機降落的惠嘉楠,聯繫了武漢的家人,確定石宇航沒能順利搭機返台。她開始四處求助,找上海基會,「海基會給我幾個名字與電話,說是台協的人,讓我去聯繫,接著我就被拉近一個名為『武漢台協信息群』的微信群,剛進去時,裡頭才 30 個人左右,到第一批班機之前,變成 300 多人的群。」
據媒體報導,由於一百多名以上的台灣民眾打電話求助,海基會在武漢封城後後函請大陸海協會,以包機的方式接回滯留台商。《端傳媒》日前與海基會再次求證此事,他們只表示目前統一由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稱指揮中心)對外說明,並未證實曾發函海協會的消息是否為真。
接下來的七天之內,兩岸包機的消息一直沒有突破進展,其他國家早已開始撤僑。而美國政府率先發起行動,其他國家如日本、韓國、土耳其、法國、英國、加拿大等國也開始跟進。美國政府派出波音 747-400 貨機接僑民回國,成員名單中包含外交人員,此次撤僑行動由美國國務院決定和執行。之所以用貨機接回國民,是希望先行運送醫療物資到中國,此外也包含可以簡易拆裝座椅方便消毒等因素。
至於鄰近的日本與韓國,則是連續幾天都出動飛機接回公民。根據《NHK》的報導指出,日本政府在與中國政府協商撤僑事宜時,是以支援醫療物資等條件協商。1 月 26 日安倍晉三先表示將採取一切手段將國民帶回日本,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致電給中國外交部,詢問是否有需要日本幫忙之處,中國外交官王毅則回應口罩不足。緊接著,日本政府就分五批包機接續撤僑。
正當其他國家的民眾,陸續搭上該國準備的包機回家時,惠嘉楠還在微信群裡為了不同出處、不同說法的消息而困擾。這些消息有的是台灣的新聞、有的是大陸台協人員的說法,惠嘉楠和石宇航無法從中確切得知自己的班機在何方。對於身在中國大陸的台灣人來說,究竟自己是何處的「國民」?在這種時候,成了一個問題。
在平日,因著兩岸特殊政治情勢,不管是身處台灣的大陸人、或是身處大陸的台灣人,原本就會產生人在異鄉的感受,且「大陸台胞」與「來台陸配」的身分,與其他的「外國人」又不相同。這些矛盾,平日大家都懂,但在疫情爆發、疫區封城之前,對普通人來說,這些都只是生活上的不便。疫情爆發後,這種「兩岸都稱自己是一國卻在各種體制上不是一國」所造成的他者矛盾,便掩蓋不住了。
最大的矛盾,具體展現在兩岸政府協商「撤僑」過程中。首先在溝通管道上,兩岸與各國不同,並不是由兩方「外交機構」進行協商,而是通過陸委會口中的「既有溝通管道」進行協商。以這次的包機事件為例,就是兩邊的民航主管機關以春節加開包機的模式對接「包機」事宜。但這個管道究竟通過哪些程序,對接到兩邊政府或台人,多方的認知有所不同。
惠嘉楠回憶,自從聽從海基會的指示,被拉進「武漢台協信息群」後,能做的只有等待,並把包機的進度轉達給石宇航知情。在這段期間內,有越來越多台灣人也被拉進群裡。
隨著時間過去,最初的一個微信群,逐漸長成各式各樣的消息群,像是以信息交流為目的的「武漢台協信息群」、「讓我們,一起回家」,或是以所在地區分的「湖北中部返台群」、「湖北北部台北基隆宜蘭」「湖北台灣南部群」等。也有人不是通過海基會得知包機消息,而是通過當地台商友人輾轉得知海基會、台協、台辦的聯繫方式,接著再被拉進不同的微信群。
比如說,剛到武漢工作三個月的台灣人張翊翎,她先詢問當地台商朋友,此後被拉近一個名為「武漢新天地」的交流群,「我們這個群看起來是個沒有官方色彩的組織,類似訊息交流會。其實後來的新聞裡時常提起的(武漢台胞救援會會長)徐正文,我根本就不知道這人是誰。但我們這個群裡也有第一批包機回台的人。」
然而,無論有多少個群,都不保證能換來一班包機。在 2 月 3 日第一批包機回台之前,兩岸政府對於包機是否成行,說法都相當模糊。
1 月 27 日,陸委會法政處處長蔡志儒在記者會中表示,截至目前為止,一共接獲 158 通民眾反映受困湖北,當中大多是短期性質出差、旅遊、探親等原因,並表示正積極協商,希望盡快接回國人。而海協會同一天則發布消息指出,「近幾天,台灣媒體有關報導以及台灣方面有人聲稱已就各種管道與對岸協調,包括與海協會溝通協商,與實際情況不符」。
1 月 29 日晚間九點,與石宇航非預期性分開的第 9 天,惠嘉楠看到一個署名武漢台資企業協會會長蕭永瑞的聲明文件檔案《 2020 滯留武漢的朋友們》寫著:「大家好!歷經多日的全方位、多層次協調、溝通,很遺憾的向大家報告,關於安排特別溝通協助大家提早返台一事,功敗垂成!…市區台辦會將積極協助我們滯留的台灣的朋友們…。我們一起同在武漢,與武漢同在。結合全國的力量,武漢疫情肯定能克服。」
惠嘉楠回憶,當時收到聲明有些錯愕,但原本就群裡的徐正文很快就接手群裡的聯絡事宜,「畢竟他也有朋友的妹妹滯留在那」。接著,她看見徐正文在群裡發消息表示希望徵召整理資料的志工,她自願加入。
2 月 1 日,徐正文在台北與滯陸台人家屬召開記者會表示湖北省還有五百多名的台灣人滯留。但記者會後,徐正文與幾名志工卻被群裡的台協人員移出群組,此事引發不少人的疑問:「為什麼把鋼鐵俠(徐正文的暱稱)踢出去?」
武漢市台辦也在這一天表示,連日來都有掌握滯留台胞的情形,並會通過不同社交軟件,向台灣民眾和家屬傳遞防疫資訊,此外也有運送物資給滯留台胞。對此,石宇航轉述確實有聽到台辦的人會送物資的消息,但當他們要去大樓外領取時,就發現被拿走了,他們完全不知道被誰拿走,以及是否還有下一波的物資。
2 月 2 日,湖北省台辦發表將啟動包機,蕭永瑞接受中央社採訪時表示,也改口表示接獲通知將安排包機,並會以(返台的)急迫性進行區分,協助台灣民眾返台。
經過多天「協商」,包機總算有些眉目。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回台台商都必須先被安置在部分閒置軍營、園區,並採取單間隔離的措施。然而台北市長柯文哲則公開爆料台北市被分到的是位在陽明山的台銀宿舍,讓包機事件一開始就在台灣受到高度關注。
2 月 3 日午夜,載著 247 名滯留台胞的飛機降落至桃園機場。第一班包機起飛前夕,群裡的大家都以為很快有第二、第三班,因此紛紛向飛機上的乘客送上「一路平安」「祝福各位安全抵台」「一路順風」等祝福語。與此同時,還有一批批從湖北省各地出發的巴士,正準備前往武漢天河機場搭乘第二批班機。
未料,飛機降落後,竟在台灣引發連串風波。2 月 4 日晚間 8 點,防疫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在例行記者會上宣布,這班武漢包機上,出現一名確診病例。陳時中在宣布消息時,數度哽咽,說道,「我們雖然不希望統計上有相關確診病人,反過來想,這很有可能救他一命,讓我們的醫療界盡最大的努力來幫助他。」這一幕引發台灣網友熱議,當晚有超過十萬筆留言湧進衛福部的官方粉絲專頁替陳時中打氣,要部長「加油」「記得睡覺」,支持台灣官方防疫工作的民意,水漲船高。
同時,網路上也開始出現包機名單耳語,認為這名確診案例可能是以不正常管道「塞」進來的,而不在原本名單內。2 月 5 日上午陸委會則召開記者會說明:「首批人員運送前,我方已預先告知須以武漢暫時出差者、有慢性病、有長期特殊用藥與密切醫療照顧者為優先,也獲得對方同意,但查對旅客資料,上述人員多數未在其列,故接下來的旅客運送,希望對岸可以與我方達成一致。」證明了上機乘客確實與原本名單有落差。
眾多媒體開始質疑徐正文主導名單的過程,輿論更直接認定徐正文徇私「塞自己人」、「做人情」,並質疑第二班包機名單的公正性,原本預定起飛的第二班、第三班包機,開始出現轉向。按照國台辦說法,東方航空早就提出第二批運送計劃,原訂在第一班包機起飛的後兩天,再開兩班包機,運送將近九百名台灣民眾回台,但卻遭到台灣拒絕。
陸委會在第一批包機返台後的聲明中,再三強調要以弱勢者為優先,其中特別提及一名滯留武漢的血友病患者,並強調這名患者的藥劑只夠用到 2 月 8 日,陸委會對於這名患者不能在第一批包機中回台,感到十分遺憾。這再度引起民眾譁然,批評包機名單黑箱,讓第二班包機起飛的時程更遙遙無期。
「我希望他快點回台灣,他留在那只會多消耗家裏的食物。如果他回來了,爸媽就不用這麼常出門買菜,少一點風險。」
惠嘉楠回憶,就她所知,這名血友病患者一開始就不在「武漢台協信息群」裡,但她有一位友人認識血友病患者的媽媽。據她表示,由於這位媽媽比較晚得知包機的訊息,因此沒能趕上第一班包機,本來打算搭第二班回去,沒想到第二班包機取消,她只能持續等待,而台灣政府與台商、湖北台辦也居中協調,運送救命藥劑給這位血友病患者。
事後,這位血友病患者的媽媽於 2 月 10 日在網上發表貼文,在文中感謝湖北台辦居中協調,使得藥劑可以通過私下管道運送至她們手上。這則動態引起部分網友不滿,認為她單方面感謝大陸政府,忽略台灣政府在醫療資源上的支持,也被搜出她此前支持韓國瑜、強調「共產黨很好、台灣很亂」等言論,但這些風波都已是後話。在2月5日,台灣民間對於這位年輕的血友病患者未能搭上第一班包機,都只有同情與不捨。
連環不斷的意外,導致石宇航欲搭乘的包機「消失」,這完全在惠嘉楠預料之外。
「我的孩子在那邊,沒有帶(癲癇)藥在身邊。然後我爸媽身體很差,兩個都有高血壓,一個還有糖尿病。現在只要我媽出門買菜,我的心成天揪在一塊。」惠嘉楠說,
2 月 12 日,與石宇航分開第 23天,惠嘉楠看到消息,湖北武漢市將對所有住宅小區實行全封閉管理。而距離武漢市 466 公里遠的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則是從 13 日零時起實施「戰時管制」,所有居民不得離開處所,民生物資由專人送。
惠嘉楠的老家在武漢市的武昌區,管制措施不如十堰市張灣區這般嚴厲,但她表示由於疫情越來越嚴重,家人現在也被限制行動。期間每一次出門採買食物,都是一個巨大的風險。
惠嘉楠說,現在家中存糧越來越少,石宇航對當地人生地不熟,無法單獨出去採買,徒增老人家的負擔,外公外婆為了不想讓石宇航餓著、想讓孫子吃好一點,時常不聽惠嘉楠的勸,不停跑到外面採買食物,有時距離家裡最近的超商沒有食物,就跑到更遠的下一家超商採買。
「我希望他快點回台灣,他留在那只會多消耗家裏的食物。如果他回來了,爸媽就不用這麼常出門買菜,少一點風險。」惠嘉楠說。
「防疫如同作戰」
在這波疫情中,不少分隔兩地的兩岸家庭,都有過「彷彿重回1949」的恍惚感受。台灣政府目前所實施的邊境管控,幾乎是解嚴後最嚴格的狀態:中國大陸居民若非擁有長期居留證的人不得入境;港澳人士除了擁有居留證、商務屢約等也不得入境;外籍人士若在過去十四天內居住或入境過中國大陸,也不得入境(不含擁有台灣的居留證)。
此外,自從第一班包機引發風波後,台灣政府的態度也日趨嚴格,輿論甚至開始討論「陸配子女」是否能入台的問題。2 月 11 日,陸委會發佈「中配子女返台措施」,表示現行的管制措施下,可以專案的方式讓部分「不具中華民國國籍」的陸配子女入境。
「假設我沒有親友在武漢的話,也許我會跟大家一樣,希望大家都不要回來。我總不能保證我會敞開心胸說,所有人能進來多少都進來。」
在記者會上,陸委會主委陳明通以「小明」故事來解釋政策:「有台灣人在大陸經商、娶了中國配偶後,生了一個孩子叫『小明』,後來一家人回台,小明也在台灣受教育、使用健保,並利用專案長期居留或居留探親在台生活,這次過年小明回中國,因為禁止進來,但這些小孩本來就長期在台居住,只是沒有戶籍不能回來,只針對這部分讓他們回來。」
實際上,這則故事是在解釋中國大陸籍人士,若擁有台灣的「長期居留證」或「長期探親證」的人都可入境,差別在於後者需以專案申請。因為這兩者大多皆是平時間長期生活在台灣,且需要通過等待成為中華民國國籍的人。根據統計,符合專案長期居留證或長期探親證的國人或中配的子女約有 1900 人。
在對疫情的恐懼氛圍之下,不少台灣民眾認為這就是防疫漏洞,部分意見激烈者,甚至批評他們「不是台灣人」。陸委會在接受猛烈抨擊的 24 小時之內,調整 4 次政策細節。直到 2 月 12 日,陳時中在例行記者會上,宣布正式撤回前一天陸委會所頒布的政策,表示現行狀態,如果沒有中華民國國籍的人士(包含長期居留證)皆不得入境,並說:「當初國籍沒選台灣,現在應該自己承擔」。
網路上對陳時中的強硬言論一面叫好,像是有網友開始表示陳時中撿到槍,製作「阿中部長」的霸氣圖像等。這種「撿到槍」的氣氛,是延續 2020 總統大選期間的流行語,起初是蔡英文回應習近平《告台灣同胞書》中表示明確拒絕一國兩制,而出現的流行語。此後延伸出,只要有政治人物公開嗆中國,都能算是「撿到槍」。
在這氣氛之下,惠嘉楠很清楚感覺到:石宇航回家的路,是越來越遙遠了。
「自從第一班包機之後,我就不敢看新聞。」惠嘉楠知道,作為輿論中的「眾矢之的」──陸配媽媽──她的聲音是相當微小的。
「我不敢看(新聞),因為那讓人非常難過,可是我也能理解大家的心情,因為換個角度想,假設我沒有親友在武漢的話,也許我會跟大家一樣,希望大家都不要回來。我總不能保證我會敞開心胸說,所有人能進來多少都進來。怎麼講,我只覺得現在(我兒子在武漢)是健康的,再待下去可能就不健康了。我每天早上起來都是發抖的,沒辦法吃東西,感覺不到餓。他在武漢多待一天,就多一分危險,但我相信比我們家困難的人還有很多。以前聽人家說人間即地獄,我從來不這麼覺得,但這段時間以來,我每一天都在地獄中。」惠嘉楠說。
疫情之下,兩岸的曖昧不再
在歷經「陸配子女是否能回台」的爭議事件之後,陸委會與海基會的態度轉趨低調,每當被問起第二批包機進度,幾乎統一口徑:「一切以指揮中心為主」,或反覆強調三項原則:「人員名單必須與我方協商達成一致、陸方確實做好檢疫工作、我方需準備好隔離處所」並呼籲陸方儘速達成協議。
但同時間,國台辦與湖北台辦則接連發文砲轟台灣政府刻意拖延,發言人馬曉光指出:「 2 月 9 日台灣方面不但沒有同意東航運送,反而橫生枝節,提出『擬由華航班機執行下一航次任務』,乘客以 200 人為限。當天並提交一份121人的『優先返回名單』」。
面對這一局面,台灣方也有自己的考量。指揮官陳時中在 2 月 14 日的記者會上說,因為考慮到台灣的醫療量能,且如果由華航載客,還是基於檢疫的考量。現階段中國湖北的醫療人力、物資吃緊,為了能確實進行檢疫,並對機上旅客與機組人員進行照顧,希望由我方提供相關專業人力。
實際上,如果比對各國政府「撤僑計畫」,幾乎都是由該國提供包機前往武漢當地載民眾。但在兩岸當中,由誰的「國籍航空」出動載人、載的是「胞」或「僑」,都成為政治議題。
過去曾擔任馬英九兩岸政策顧問的趙春山,此前接受《端傳媒》訪問時,就曾表示涉及兩岸事務的協商過程,難解之處在於曖昧性,但這曖昧同時也具有創造性,他以「一中各表」最為例子說明:「以一中各表來說,『各表』是理解。你想想,大陸怎麼可能承認各表,就像我們不可能承認各表一樣,但我沒有否認你,你也沒有否認我。這些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創造性模糊空間。」
這一「創造性模糊空間」可以說明兩岸當今的包機爭議何以致之:「防疫視同作戰」的緊張氣氛,加上類似石宇航這樣的慢性病患者,對兩邊政府都形成時間壓力,遂讓兩岸平日的曖昧模糊難以為繼,兩岸間各種從未止息的「戰時體制」與「暫時體制」,讓包機撤僑工作變得格外困難。
眼見第一批包機回台的台商都已經完整經歷隔離十四天返家,第二批包機的進度卻依然沒有著落,而隨著湖北省疫情持續未能被控制,包機要起飛的機率,更加渺茫。惠嘉楠不斷聯繫海基會,得到的答案全是「再等等」,而第一批包機前的幾個活躍微信群,現在都呈現自由漂浮狀態,沒有誰主責、沒有人主動聯繫,大家就是各自等待。
在一個名為「武漢第二梯返台」的群組裡,目前還有 50 名台灣人在裡頭,他們分別將自的用戶名改成了所在位置以及幾人要搭機,這跟其他的群組相似,主要還是信息交流為主。
2 月 7 日,當陸委會宣布暫停小三通客運,並且正研議關閉大三通時,群裡瀰漫著不安的氣氛。
「回去以後可能就回不來了 現在慎重考慮要不要回去了。」
「很沒安全感其實」
「之前是『武漢每天不一樣』,現在是『政策每天不一樣』」
「空等的感覺太難受了」
「所以現在互踢皮球,陸方說台方拖延,台方說陸方拖延?」
不少台灣民眾在漫長的等待中,逐漸放棄對包機的期待,「我也知道台灣政府有一些保護大家的要求,但我不覺得以湖北現在的狀況有辦法應付台灣的要求。」張翊翎補充,隨著時間越拖越久,大家就會考量到未來復工的需求,「如果說我回來台灣,之後是不是能夠回來返工,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每一位滯留武漢的台灣人都有不同的難題,惠嘉楠除了擔憂石宇航的健康之外,也煩惱著開學後可能被歧視的風險,「教育部說 2 月 25 日開學,我的小孩已經沒希望正常開學了。不管接下來他什麼時候回來,加上隔離的 14 天晚上學,大家一定知道他怎麼回事。我們真的已經很希望不要給大家帶來任何麻煩。」
提到孩子可能被同學歧視,惠嘉楠忍不住落淚。但在受訪過程中,惠嘉楠大部分時候的口氣都相當平和、冷靜,很少對兩岸政府有太多抱怨,只是四處詢問,第二班包機有沒有什麼進展了沒?惠嘉楠惦記著「孩子已經快一個月沒有出門了」,聽起來心理狀況非常糟糕,持續惡化的疫情,不停侵蝕著她的心。
最後,她分享了一段武漢人在網上發的帖子:「我知道你們怕我們,我們也沒有辦法,我們就只能離你們遠一點,可是我也是善良的人,所以我知道你怕我,我就離你遠一點,但你不要不給我們活著的機會。」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惠嘉楠、石瀟陽、石宇航、張翊翎皆為化名)
啊作為一個大陸人,真的好煩這種\”\”泛政治化\”\”。政治真的無處不在嗎?那豈不是悲劇。評論有提到石同學可能面臨的歧視並非對染疫者的排斥,而實則是基於政治的異樣眼光。可是——也許這是我的片面想法吧——看中天衛視,讀旺報又如何呢?就算他們家真的是重點統戰對象,和當地中共組織比如台協關係不錯,那又怎樣呢?站隊正確與否,甚至要上達生命的高度嗎?恕我直言,這有點讓我聯繫起當年二戰時的美國日裔集中營…其實我一直覺得,就算台灣已經實質性獨立,或許以後還會法理性獨立也無所謂,台灣,大陸仍然應該是雙方最親近的同胞姊妹、擁有與他國邦交所沒有的特殊情感紐帶。唉果然政治是不能太情感化的嗎?….其實,好像也能理解那些台灣人的想法,就是覺得好受傷啦。
从第一次包机事件就可以看得出,中国官方不论何时,何领域都热衷于政治操作。
在英国、德国撤侨的过程中,连同时拥有英、德和中国国籍的配偶都不允许登机,理由是中国政府不承认双重国籍,而中国籍居民一律不得离开武汉。
那么第一次包机返台的旅客中,为何还有中国籍配偶?所谓封城令不是已经禁止所有中国籍居民离开武汉吗?其次,撤侨包机流程必定需要对上机旅客进行提前检疫,将确诊、疑似与健康旅客分开,防止交叉感染。而中国不允许台湾派出检疫人员,导致在第一次包机中出现确诊病例,罔顾机上其他旅客安全。
如此组织、安排与操作,还期望台湾继续接受包机返台?
文中石同学的母亲虽然痛心,但是要明白这就是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共业。
有一個問題可能要台灣的在學年輕人才能回答:
石同學回到學校後,真的會因為武漢肺炎而被同學歧視嗎? 他母親該擔心的是這一點嗎?
一般人經過十四天隔離後,返回日常應該是無礙,至少目前看起來是如此。
但是如果石同學真能搭乘東航回來,有這麼單純嗎? 第一架包機之後,這已經是明顯的政治問題。
為什麼他能回來? 因為台灣舉國上下屈服於中國壓力、唯命是從。
因為他,因為他們,所以年輕人原本歡天喜地的以為2020年打贏了親中勢力的滲透,卻輸給了自己同學在疫情爆發時跑去武漢當人質。
為什麼他能回來? 因為他在”优先名单”,因為他跟其他普通台灣人不一樣。
因為他們家跟中共官方關係良好,因為他們有特權,因為對岸打來時,他們家會喜迎解放軍。
或許同學會質問他,為什麼你會在那個時間點跑去武漢,你是不是都只看旺報、家裡是不是只看中天,周末你們是不是都跑去西門町揮舞五星旗?
–
如果石同學跟同學間關係良好,那這些可能都不是問題,疫情所導致的歧視更是無傷大雅。
可如果石同學跟同儕間的關係不好,大陸台辦的發言就會讓他付出代價。
真有趣,之前端的報導裡提到其他國家將發燒人員排除在撤僑包機之外,也沒看到有人提起不人道、操作政治等問題。
台灣方面因為基本原則都被大陸官方搞得錯漏百出,故而關上大門卻活該被罵?
是因為把台灣人當中國人,所以才不把台灣人當人嗎?
@andi16:
不過目前問題就是在於許多在武漢的中華民國國民因為沒有包機無法回台,文中的石同學似乎也沒有說不是中華民國國民喔。
很簡單啊 這位石性青年要是中華民國國籍那就可以回台灣,要是不是國民,那現在是非常時期,就等到防疫結束了以後再回來,一切照著法律規定走
@anonymous3:
台灣方面對包機事宜的底線要求如何是罔顧人命? 能否請您詳細補充看法。
再說,大陸境內的疫情控管已經穩定下來,治療也有成效,死亡率只有台灣的一半,馬上就要進入尾聲。
台灣的疫情卻是準備失控,人人自危,隨時準備停班停學。
那有讓同胞在毫無防護下搭乘班機回到火坑的道理?
我覺得台灣接回台胞就跟捐口罩一樣。
有能力就接回,有口罩就捐。管他是不是優先對象,管口罩是不是送給前線醫院。
接回來的難道就不是人? 其他搶走口罩的難道就不是人?
沒有接到人,就繼續接收啊! 前線醫院沒有拿到口罩,就繼續捐啊!
管那麼多流程問題幹嘛? 搞那麼多政治幹嘛? 大家都是一片好心,都想救人不是?
手上有口罩的沒被分走最後一片口罩之前,就是沒有良心,就是偽善。要防疫? 那是你的問題,不是我的。
看看评论,就知道其实两岸同属“中国人”,政治挂帅,罔顾人命是双方都乐此不疲的爱好。
在中國,只能千骨買金吧?
當初國籍沒選台灣,現在應該自己承擔,這句話講得很好。希望共產黨千萬要好好照顧這些滯留者,以顯出千金買骨的社會主義優越性。否則全體台灣人都會看在眼裡,選中國國籍的下場。
認同 @c_c。
訊息落差並不成立,文中的石宇航是來台六年、從台灣出發的,很明顯就像那位血友病童媽媽被翻出曾發過文對母子能在封城前成功進去表示慶賀一樣,當初並沒有把台灣這邊的警告當一回事吧。
希望這位媽媽明白,若真是純粹基於對疾病的恐懼,不會在第一班包機的各種落漆與醜聞曝光後才掀起輿論反彈。要求政府該如何就如何、不再通融退讓,是對將國家尊嚴、醫療資源與防疫需要為一些人自己造成的後果犧牲為理所當然的要求的拒絕。
中共已經把那套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價值觀運用到外交領域,國強必霸。韓國撤僑的時候也受到了刁難,預先安排的兩架客機在起飛前幾小時才被告知只能允許來一架。英國撤僑本來預定起飛時間在上午10點,結果最後被告知,只能等到深夜才能起飛離開
如果換作正常國家撤僑,就未聽聞中共政府刁難,ㄧ換作台灣,中共非要以傲慢之姿矮化窄化臺灣溝通管道及協商,惡意不配合民進黨政府任何合理要求,只為政治策略。ㄧ直以來中共就沒把百姓當人看,如果中國人有辦法不作奴隸,敢去問責中國政府,今天也不會有這些救不到人的悲哀。
臺灣有足夠的政策討論及透明度,問題是中共並沒有,很多疑問是產生自中共的不透明,希望中國人要理解,只(能)檢討台灣,無濟於事
建議補上陸軍機二度繞台的時間,對中共來說從來都是政治問題不是防疫議題。
如果都像文中的陆配母亲那样理性平和有同理心,也许现在民众间的对立情绪不会这么严重。。。
信息的落差导致对疫情的认知不同,底下的评论说1月16号发了旅游警示,可是大陆这边1月16号的时候多数地区还很平静,连来自武汉的人还在到处出差,并且坚称肺炎得到了控制。
回應一下所知的狀況。目前台灣的防疫力度是很大的,雖然有一千床的負壓病房,但這不僅只供新冠肺炎者使用,其他諸如流感的重症病人也會收治。
關於小明,當初說陸委會提出的政策,但被疫情指揮官反駁。在這裡,我會理解為兩種不同立場做出的決策,陸委會以兩岸人民事務立場,疫情指揮中心以防疫能力和政策考量。台灣的醫療水準好,但也是建立在醫療血汗人力上的。在台灣用這麼大的力道在防疫,這幾天還是疫情緩慢成長(一例疑似受台商感染本土案例,衍生親屬3,一例未有出國史,感染源調查中),常常會看到大家提出是不是到社區感染的狀況。
我並不認為這是民族主義的問題,而是當年SARS 太過慘痛。當年死去的醫護人員的家人說,他的孩子不是英雄,他是被害死的,並為此付出很多努力提倡醫療教育與透明。我自己則是永遠忘不了,和平醫院倉促封院後,醫護人員反問:憑什麼要我們救他們,只能在院內玻璃牆內貼大字報抗議的場景。這個問題,和文中圖表提出的連署,是類似的看法。
我也很希望長期生活在台灣的人民可以回來。但如果醫療考量是確有必要,我也無法說因為實現我這個美好期待,要讓醫護人員暴露在風險中,(以國台辦近一週送好幾百人,我想台灣目前檢疫的要求和強度,一人一房,生活完全封閉隔離,應該負荷不了)更影響的後續醫療能力的平衡,讓更多目前住在台灣的人民暴露在更高的風險裡。
不知道他們知不知道,國台辦在一月28或是29還發表聲明說:在湖北武漢的台胞過得很好,不需要包機遣返…
1/16就發布旅遊警示了,1/20還要去,後果自負。
美国用货机撤侨时候到底有没有先给中国运来物资?各种版本的说法看到太多次了
最后一句,真的让人落泪。先是允许小明入境、后来又全盘推翻,感觉大家都在民族主义的道路上越行越远……
心好痛,大家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地球人,为什么要搞成这样
太感人了,但一时语塞不知道说什么。两岸渐行渐远,什么时候是一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