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逃犯條例

曾瑞明:香港時勢火熱,哲學能勾勒什麼?

崇尚理性的哲學在這時勢還有沒有用?哲學活動有什麼價值?我們要「行動」,需要「戰略大師」,但我們需要哲學家嗎?

2019年8月5日,全港大罷工,示威者在金鐘集會並看書。

2019年8月5日,全港大罷工,示威者在金鐘集會並看書。攝:陳焯煇/端傳媒

刊登於 2019-09-29

#端 x SHKS#逃犯條例#香港#香港研究

【編者按】:本文為「SHKS」(Society for Hong Kong Studies)獨家為《端傳媒》供稿。SHKS成立於2017年,是由全球21個國家、250多位學者組成的多學科、多院校合作的獨立研究組織,協會關注香港本地、香港與中國及亞洲的關係,涉足領域包括政治、歷史、社會及文化研究等,主要目標是促成本地與國際、學者與學子之間的對話與合作,並鼓勵概念、理論及研究方法上的創新。從2019年2月起,SHKS將每月在《端傳媒》上刊出新近的研究成果,敬請關注。

「香港人,加油!」在反修例運動中經常聽到,它比「光復香港,時代革命」來說,較易入口,雖然相當空洞,但卻又十分重要,因為它高舉了香港人這身份。「加油」則有向上之意。在香港的語境,幾近任何情況都可用「加油」,它代表鼓勵與支持。

無論如何,香港人的身份已經形成,這種形成不是討論而成,也不是純思辯的結果。它是各種集體行動、經驗,共同的願景所構成,哲學不能邀功。另一方面,意見兩極化下,理性空間已明顯收窄。崇尚理性的哲學在這時勢還有沒有用?哲學活動有什麼價值?我們要「行動」,需要「戰略大師」,但我們需要哲學家嗎?

如果我們真的需要哲學,我們會需要什麼哲學?著重公義、自由和平等的自由主義(liberalism)?讓我們提昇精神力量,對抗虛無的尼采哲學?中國哲學如莊子的逍遙哲學可以讓我們在亂世中保存逍遙的心靈?我相信這些哲學思想都能把握價值追求、心靈治療、精神提振的需要。哲學著重明辨是非,講道理的精神,也是對抗這1984式社會的重要壁壘。香港近年多了本地哲學普及書藉的出版,電視或傳媒也見更多的哲學文章或節目,也足見社會其實有哲學需要。

不過,這都是個別的(piecemeal),而非系統性的處理。系統性的處理,是指以哲學理論, 陳構和回答香港的問題。香港人有香港人的哲學。然而,千頭萬緒,該如何建立系統?我們要什麼系統?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