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評論 評論

華思睿:德州槍擊案之後,如何面對互聯網最陰暗角落?

當主流平台在內容審查上出現問題遭遇質疑時,公眾輿論的壓力多少能迫使其儘快進行改進。但這一次,人們面對的不是一家在乎公眾形象的上市公司,而是一個來自互聯網陰暗角落的「無賴」,輿論壓力不僅對其無效,甚至還會助長其氣焰。


2019年8月15日,市民聚集在美國德州厄爾巴索悼念槍撃案的受害者。  攝:Sandy Huffaker / Getty Images
2019年8月15日,市民聚集在美國德州厄爾巴索悼念槍撃案的受害者。 攝:Sandy Huffaker / Getty Images

8月初短短一個週末內,美國德克薩斯州厄爾巴索(El Paso)和俄亥俄州代頓(Dayton)兩地接連發生大規模槍擊案,共造成32人死亡,51人受傷。其中厄爾巴索槍擊案吸引了更多的關注,不僅因為死傷更加慘重,更因為這是一起有預謀的、針對拉美裔的白人至上主義恐怖襲擊。

從今年3月新西蘭基督城(Christchurch)的清真寺恐怖襲擊,到4月加利福尼亞波韋(Poway)猶太教堂的槍擊,到這次厄爾巴索的襲擊,6個月內,白人至上主義者在全世界範圍內製造了至少3場恐怖襲擊。厄爾巴索槍擊案過後一週,挪威一間清真寺也發生了槍擊,所幸無人死亡,嫌犯同樣被認為可能是白人至上主義者。

新西蘭、美國加州波韋和德州厄爾巴索槍擊案的槍手行動路數都存在驚人相似:在發起襲擊前,他們都在網上發布了「行動宣言」,而後兩者更是在「宣言」中直接表示,自己的行為受到了新西蘭基督城恐怖襲擊的啟發,而這些「宣言」的發表地,都是一個叫做8chan的網絡社區。

事發之後,8chan成為眾矢之的,並遭遇服務商的「封殺」。然而這種「封殺」的性質和此前社交媒體巨頭採取的行動又有不同。在悲劇之後,我們如何面對互聯網的此類最陰暗角落,其實仍未有定論。

8chan,互聯網陰暗角落的「無賴」

8chan是一個成立於2013年的網絡亞文化社區,它最初是作為另一個規模更大的亞文化社區4chan的替代品而出現的。2014年的「玩家門」(Gamergate)事件中,因為4chan封殺了相關討論,大量用戶從4chan轉移到了審查更鬆的8chan上。這一社區幾乎沒有審查的環境,使其成為了厭女症、種族歧視者,以及另類右翼、白人至上主義者、新納粹等極端人群的聚集地,眾多不為主流互聯網平台所容忍的聲音在這裏找到了容身之處。

早在2015年,谷歌就以兒童色情為由將8chan從其搜索結果中移除。連該網站的創始人弗雷德裏克·布倫南(Fredrick Brennan)也對8chan如今的現狀深表失望,他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該網站早已違背了他創立網站時希望其成為言論自由烏托邦的初衷,希望能將其關閉。但該網站的控制權從2015年開始就落在了移居菲律賓的美國老兵吉姆·沃特金斯(Jim Watkins)手中,而沃特金斯曾明確表示自己會容忍白人至上主義者的存在,他說:「我不介意白人至上主義者在8chan上發表言論。他們信仰(白人至上主義)是有理由的。我不需要證明他們的理由是正當的。」

這一次,人們面對的不是一家在乎公眾形象的上市公司,而是一個來自互聯網陰暗角落的「無賴」,輿論壓力不僅對其無效,甚至還會助長其氣焰。

當Facebook、YouTube等主流平台在內容審查上出現問題遭遇質疑時,公眾輿論的壓力多少能迫使其儘快進行改進。但這一次,人們面對的不是一家在乎公眾形象的上市公司,而是一個來自互聯網陰暗角落的「無賴」,輿論壓力不僅對其無效,甚至還會助長其氣焰——厄爾巴索槍擊案發生後,該網站依然將「擁抱惡名」(Embrace Infamy)的口號掛在首頁,儘管管理員撤下了槍手發布「行動宣言」的原始版本,但其複製版本依然在網站上肆意傳播和討論。

面對這樣的無賴,人們找到了一家鮮為外界所知的科技公司,對其施壓,希望其能採取行動懲治8chan,這家公司就是為8chan提供DDoS(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防禦服務的Cloudflare。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的Cloudflare公司總部。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的Cloudflare公司總部。攝:Michael Short/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Cloudflare的「艱難決定」

Cloudflare並非是8chan網站服務器的存放空間,但它提供的防禦DDoS攻擊服務對於8chan這樣的網站來說必不可少——像8chan這樣極具爭議性的網站,沒有DDoS攻擊防禦,必然會迅速癱瘓。

Cloudflare並非是8chan網站服務器的存放空間,但它提供的防禦DDoS攻擊服務對於8chan這樣的網站來說必不可少

在槍擊案發生24小時後,Cloudflare最終宣布,將終止為8chan提供服務,公司CEO馬修·普林斯(Matthew Prince)在聲明中給出了封殺8chan的理由:「他們已經證明了自己不受法律約束,這樣的無法無天釀成了多起死亡慘劇。即便8chan拒絕對其充滿仇恨的社區進行審查的行為可能並沒有違背法律條文,但他們創造了一個以違背法律精神為樂的環境。」

對於Cloudflare來說,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這個決定比YouTube、Facebook等科技平台決定封殺陰謀論者Alex Jones來得更艱難。

儘管YouTube、Facebook、Twitter等面向用戶的科技平台在應對極端右翼時常常出現應對不力、手下留情的情況,但他們每天都會對違反社區規範的用戶進行懲罰乃至封號的大量操作。科技平台往往將「言論自由」作為藉口,為其在內容審核上的優柔寡斷而辯護,但保護言論自由的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中的主語是國會,作為私營企業的科技平台們並不受其限制,它們對平台上的用戶生成內容擁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這一權力也受到《通訊禮儀法》230條款的保護。

保護言論自由的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中的主語是國會,作為私營企業的科技平台們並不受其限制,它們對平台上的用戶生成內容擁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

即便如今科技平台已有了壟斷的趨勢,但當它們對違規用戶進行封號處理時,並沒有禁止被封殺者表達的權利——被封殺者只是不能在特定平台上表達,卻依然可以選擇在其它平台或者自己網站上發聲——只是拿走了他們的話筒,讓他們不能借助主流平台接觸到更廣泛的受眾。而這些極端右翼手中的話筒,正是科技平台當初交到他們手中的。在過去很長時間內,極端右翼的內容通過Facebook、YouTube的算法推薦,影響到了更廣泛的人群,面對這樣的「爛攤子」,科技公司自然也有責任自己進行清理。

而Cloudflare就不同了,它並非一家向普通消費者提供服務的平台,而更類似於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在8chan遭Cloudflare拒絕服務之後,其網站立刻崩潰,儘管此後臨時找到了替代服務重新上線,但很快再次宕機,至今依然無法訪問。可以說,當Cloudflare決定取消其服務時,後果是8chan(至少暫時)在互聯網上銷聲匿跡,其嚴厲程度遠超社交媒體平台的封號處罰。

對8chan、Daily Stormer這樣屢屢作惡並造成生命傷害的網站來說,封殺他們自然人人叫好,但究竟怎樣的內容需要Cloudflare出手封殺?作為跨國公司,Cloudflare需要面對的是不同國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法律,封殺的標準又應該如何界定?

在美國,政府無權要求Cloudflare拒絕為一個宣揚仇恨的網站提供服務,但它出於道義和輿論壓力採取措施,這沒有太大爭議;在德國,宣揚和同情納粹屬於違法,Cloudflare應政府要求拒絕為一個宣揚納粹內容的網站提供服務,這也不存在太大爭議;但Cloudflare在中國同樣擁有團隊,如果有一天,中國政府要求其封殺某「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網站呢?

Cloudflare在中國同樣擁有團隊,如果有一天,中國政府要求其封殺某「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網站呢?

這樣的擔心並非多餘,馬修·普林斯在接受科技博主Ben Thompson採訪時就提到了2005年雅虎向中國官方提供異議者郵箱信息導致異議者被抓一事,同樣的問題,Google、蘋果等面向消費者的跨國公司都回答不好,對於一家僅有數百員工、而且沒有任何內容審查經驗的中型公司來說就更困難了。

這也是讓Cloudflare猶豫的深層原因,它與言論自由無關,而是在於平台在制定規則時的連貫和一致性。和Facebook、YouTube等面向用戶的平台相比,起到「基礎設施」作用的Cloudflare更應保持克制。普林斯在聲明中表示,Cloudflare希望能遵循法治精神,這就要求其規則的透明和連貫一致。只有在遇上如8chan、Daily Stormer這樣的不斷無視規則的惡意用戶時,才能被迫出手。這樣的選擇必然無法讓所有人滿意,在未來也可能會遭遇更多挑戰,但可能是Cloudflare目前的最佳選擇。

2019年3月18日,五十雙白鞋放置在英國教堂前,以紀念新西蘭基督城槍擊事件失去生命的受害者。

2019年3月18日,五十雙白鞋放置在英國教堂前,以紀念新西蘭基督城槍擊事件失去生命的受害者。攝:Hannah Peters/Getty Images

拒絕提供平台固然有效,卻治標不治本

當然,Cloudflare取消為8chan提供服務遠沒有「斷網」來得嚴重,該公司自己也很清楚這一點。普林斯在聲明中提到了另一個被Cloudflare終止服務的極右翼網站的例子——Daily Stormer。兩年前,夏洛茨維爾(Charlottesville)白人至上主義者集會事件發生後,Cloudflare在壓力下宣布終止在組織集會中扮演重要作用的極右翼網站Daily Stormer的服務,該網站隨後宕機,但一段時間後就重新上線。只要8chan的控制者願意,它也很可能最終恢復運營。

對於已經極端化了的人群來說,即便8chan最終永久關閉,他們依然能找到其它替代品。據媒體報導,挪威清真寺槍擊案的槍手在作案前沒有在8chan上發帖,但找到了另一個平台發布了自己的「行動宣言」。

主流平台拒絕為極端右翼提供服務,的確能阻止更多人受到極端思想的影響。

不過,主流平台拒絕為極端右翼提供服務,的確能阻止更多人受到極端思想的影響。在陰謀論者亞歷克斯·瓊斯被眾多平台封殺一年後,他的Infowars網站依然保持更新,但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從前;右翼作家米洛·揚諾普洛斯(Milo Yiannopoulos)2016年因為煽動對他人進行騷擾被推特永久封殺,此後又因為戀童癖辯護的言論曝光而被迫從Breitbart網站辭職,此後銷聲匿跡,上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還是因為被曝出揹負了百萬鉅債;而同樣被Cloudflare封殺的Daily Stormer如今影響範圍也大大收縮,失去了再次組織像夏洛茨維爾「團結右翼」(United the Right)這樣的大規模集會的能力。

佐治亞理工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社交及資訊網站Reddit封殺了數個充斥仇恨言論的板塊後,相同用戶發表的仇恨言論減少了80%至90%,被禁板塊的用戶湧向了其它類似的板塊,但這些板塊中的仇恨言論也並沒有顯著增加。

可以預見,儘管8chan如今依然無法訪問,但只要其控制者有足夠意願,它最終依然可以在互聯網的陰暗角落繼續存活,不過影響力也會大大減弱。史丹福大學研究網絡亞文化的學者Becca Lewis預測說,如果8chan宕機的時間足夠長,極右翼運動在網絡上的組織可能會發生重大變化。

儘管8chan如今依然無法訪問,但只要其控制者有足夠意願,它最終依然可以在互聯網的陰暗角落繼續存活,不過影響力也會大大減弱。

而白人至上主義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互聯網之前就已經出現了,這不是互聯網的問題,單單依靠互聯網也無法解決。《紐約時報》的分析表明,厄爾巴索槍擊案槍手在「行動宣言」中所慣用的「侵略」、「替代」等詞彙,早已進入了主流右翼世界,被福克斯電視台主持人和評論員重複放大,還不斷在特朗普的演講中出現,這些人帶來的影響要遠遠超過一個8chan。至於美國的槍支暴力問題,更不是靠小修小補就能解決的。

科技公司主動採取措施,當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極端內容的影響力,避免更多人的極端化,但如果問題根源無法解決,這一切都是杯水車薪。

(華思睿,旅美媒體人)

觸摸世界的政經脈搏
你觀察時代的可靠伙伴

已是端會員?請 登入賬號

端傳媒
深度時政報導

華爾街日報
實時財訊

全球端會員
智識社群

每週精選
專題推送

了解更多
華思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