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逃犯條例

催淚彈進化史:全球警權軍事化背後,誰是數錢的大贏家?

不管是英文的「Tear Gas」還是中文的「催淚彈」,都從概念上模糊了其殺傷力,將反抗者的痛苦轉化為製造商的利潤,推動現代暴力軍工體系的演進。

2019年6月12日香港金鐘,一名示威者在催淚彈的煙霧中。

2019年6月12日香港金鐘,一名示威者在催淚彈的煙霧中。攝:Sam Tsang/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夕岸

刊登於 2019-06-19

#逃犯條例#香港#夕岸

在應對反送中抗議中,香港警察用催淚彈、胡椒噴霧、橡膠子彈和布袋彈攻擊、驅散人群,導致至少70多人受傷。發生在香港的暴力當然並非孤例,警權擴大和軍事化是全世界社會運動的威脅。而使用槍管和氣罐釋放的催淚瓦斯,也早就是警察鎮暴的標配。弔詭的是,早在1925年,《日內瓦公約》就已經明令禁止催淚彈等化學毒氣在戰場上使用,絕大部分國家都簽署並遵守了協定。催淚彈使用領域的倒置,反映了20世紀政治暴力被「人道化」的過程,也側面勾勒出群眾運動和國家鎮壓間不斷拉扯與競爭的歷史。

2014年9月28日,防暴警察在香港金鐘施放催淚彈。
2014年9月28日,防暴警察在香港金鐘施放催淚彈。攝:Xaume Olleros/AFP via Getty Images

致命的非致命武器

發明於一戰戰場,催淚彈是以CS,CR、CN(已經停用)、辣椒素等一系列化學物質為基底製造的化學武器的統稱。在戰場上,催淚彈主要為了在僵持階段引出對方戰壕中的敵軍;而在街頭,催淚彈是為了在短時間內快速驅散聚集在一起的人群。催淚瓦斯更多時候是一種水汽,可以吸附在皮膚、土壤和建築材料上,所以才需要液體來進行清洗。

儘管催淚彈被當作非致命武器,歷史上因為催淚彈致殘甚至死亡的人數卻不在少數。催淚彈的殺傷力不僅在化學物質本身造成的流淚、灼燒和噁心,還在於不正確使用時造成的其他破壞,包括通風不暢導致的窒息,和容器襲擊造成的腦震盪,等等。

在密閉和通風不暢的空間投擲催淚彈會大大增加化學危害。2013年,埃及警察在密閉的警車上釋放催淚彈,當場殺死了37名穆兄會支持者。2014年11月,美國密蘇里州弗格森抗議的第二波示威中,警方在混戰中多次無差別使用催淚彈和橡膠子彈,導致臨街咖啡店都布滿有毒氣體。受傷的幾位當事人一氣之下把警方告上了法庭。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