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 ON風物深度

用遊戲建構記憶:香港遊戲藝術家關子維

人的記憶到底是怎麼運轉的?關子維的答案是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形成了強烈的空間記憶能力,故此,想要製作一個記憶系統,他選擇電腦遊戲的空間和物件承載過去。

關子維在遊戲藝術展覽講座中。

關子維在遊戲藝術展覽講座中。楊靜

特約撰稿人 楊靜

刊登於 2019-07-07

#當代藝術#Game ON

當關子維還是少年時,香港的機舖(遊戲廳)依然繁盛。但他並非常客——他對紅白機上的打打殺殺興趣寥寥,並不喜歡競技性遊戲。直到一天,他又在機舖等同學打完遊戲一起回家,忽然視線被一對少年情侶吸引。十四、五歲的男孩坐在一台摩托模擬器上,面孔正對顯示屏,全身心投入在某個飆車遊戲;他的小女友就站在一旁,充滿愛意地看看他又看看屏幕。在觀察兩人二十分鐘之後,關子維忽然明白,這個男孩並不是在炫耀車機,也不是在向機舖其他男性炫耀女友,他是在通過這個遊戲,帶著女友在遙遠而陌生的城市遊車河。

就是那個瞬間,他明白了電子遊戲的靈魂所在——模擬某種體驗,雖然大部分我們看到的遊戲是在模擬戰爭或是競賽、打鬥,但其實也有遊戲試圖模擬一些比較浪漫和詩意的經驗。不過,還是要等到很多年後,這個不愛打遊戲的少年才用遊戲這個模擬機器來搭建記憶宮殿。

關子維。
關子維。

時間快進2011年,還在讀書的關子維想要建造一個記憶系統,把人的記憶都存儲在其中,永不忘記。他 DIY 做了一個簡易的芯片,可以同時接收音頻和視頻訊息。他將芯片貼在眼睛腿上,一週七天、一天24小時都戴著這副眼鏡,連著戴了十八個月。他事無巨細地「記住」發生在身邊的一切事情,希望將來有天回想這段時間,記不清某一個細節的時候,可以用自己設計的軟件系統,精準查到視聽訊息。

十八個月的紀錄材料造就了巨大的數據庫,這時他才直觀感受到,自己「記下來」的東西實在太多了。下一步,就是給數據庫建立搜索引擎。但他估算一下,如果一個人開發,起碼要一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整個工程。也許有其他技術或敘述的方法來製作這個記憶工具?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