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深度

剛結束1989體制的蘇丹,能否避免阿拉伯之春的悲劇?

三十年後,蘇丹人又走向街頭,又結束了一個強人時代。可接下來怎麼辦?

2019年4月18日,蘇丹抗議者在首都喀土穆的軍事總部外集結。

2019年4月18日,蘇丹抗議者在首都喀土穆的軍事總部外集結。攝:Ozan Kose/AFP via Getty Images

端傳媒記者 布犁

刊登於 2019-05-18

#蘇丹#阿拉伯之春

2019年4月11日,撒哈拉沙漠國家蘇丹的首都喀土穆(Khartoum),聚集在街頭的人群歡呼雀躍。歌聲與舞蹈和國旗灑滿街道。年輕人拍下歡慶的畫面,發在了Youtube、Twitter、Instagram和Tik Tok(抖音海外版)——一個時代結束了。從1989年開始即置身蘇丹權力中心,在位超過三十年的強人總統巴希爾(Omar al-Bashir),在人們長期的街頭抗議之後,被軍方逼宮下台。

這場幾乎沒有流血的政變,被許多人認為是阿拉伯世界「第二輪民主化」的又一個例證。在「阿拉伯之春」過去近十年後的今年,北非國家阿爾及利亞爆發街頭抗議,執政20年的布特弗利卡(Abdelaziz Bouteflika)總統辭職下野。這僅僅比蘇丹巴希爾政權的結束早了一週多。

在蘇丹,街頭運動已經持續超過半年。長期的經濟不景氣與西部達爾富爾(Darfur)地區的內戰狀態令人煎熬。貨幣貶值,糧食與日用品漲價。麪包價格上漲三倍,成了壓垮舊秩序的最後一根稻草——2018年12月,蘇丹人開始走上大小城市街頭表達抗議,要求巴希爾政府下台。後者在2019年年初宣布緊急狀態,希望鎮壓運動,然而軍方卻臨陣將槍口指向了巴希爾。

不過,巴希爾下台並不意味着舊秩序離場,也不意味着民主化的想像就能立刻給予蘇丹人美好的未來。強人下台後,政治博弈在軍方與街頭民眾之間展開:軍方要求成立一個軍人佔據多數的過渡權力機構,經過一段時間,再將權力交接給文官政府。而抗議民眾要求立刻實現過渡。一個多月過去了,5月14日,軍方和抗議者就臨時政府的架構達成一致,然而其後的5月15日,軍方又以抗議者部署了街壘為由暫停了談判,並給出了72小時的期限,要求抗議者撤出路障。形勢又變得嚴峻起來。

軍隊的權力,仍然是籠罩在喀土穆上空的陰影。在進入齋月的喀土穆,街頭抗議的人群仍然日夜聚集。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兩段並不久遠的歷史:十年前的「阿拉伯之春」;三十年前,發生在蘇丹的伊斯蘭主義政變讓巴希爾上台。

今天的蘇丹,能避免重蹈覆轍嗎?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